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艺术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之间,正属于青春发育时期,本身就处于困难期、困惑期和负重期。他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是:年龄都处在"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青春期",个性鲜明、活泼好动、情绪丰富而强烈,且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容易冲动。

  • 标签: 心理健康服务 艺术类 职业院校 学生 类中 发育时期
  • 简介: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被教育者的认知、行为、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从而促进被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提高被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维护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渗透模式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实践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反(牙合)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牙合)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颌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摘要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和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大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未来规划,所以陷入到一种对未来,对自己不知所措的情绪中,导致对现在产生不利影响,变得不作为,不进取,消极对待自己。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是自认为比不上本科院校学生而更加迷茫。因此,我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迷茫的表现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以期改善这种迷茫心理,让大学生有目标的完成学业,走向未来。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 迷茫心理 职业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对Ⅰ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专项整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7年9月,我院开展了降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这一背景下,以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随机抽取的80例I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30例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37.50%。经点评,75例用药合理,合理率93.75%。结论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I切口围手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化,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PDCA持续质量改进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较为先进的企业和单位多愿意选择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这给学历相对来说较低的高职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并打击了其自主选择就业的积极性。而高职毕业生能力并不比高校毕业生能力差,因此解决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推动高职毕业生积极自主择业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心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与辅导措施。

  • 标签: 高职院校 就业择业 心理问题 调适与辅导
  • 简介:心理疏导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通过言语的沟通技巧进行“梳理、泄压、引导”,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泄和引导方法。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学生群体,他们多数是在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学生是老师和家长眼中“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

  • 标签: 心理疏导 职业院校 人本主义心理学 初中毕业生 学生群体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统计我院患者二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品种、用量以及联合使用等情况。结果(1)我院二精神药品共涉及9个品种,均为口服剂型,其中,278人使用佐匹克隆,149人使用右佐匹克隆,137人使用氯硝西泮,135人使用阿普唑仑,69人使用奥沙西泮,64人使用劳拉西泮,23人使用艾司唑仑,19人使用唑吡坦,8人使用苯巴比妥。(2)分析二精神药品联合使用情况发现,84.53%单用1种,14.28%联合使用2种,1.19%联合使用3种。结论总体分析,本院二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二精神药品中,新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相对广泛。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二类精神药品 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实施Ⅰ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我院方达和东软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分别筛查出干预前后的病例资料并分组,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Ⅰ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下降至干预后57%;遴选药物品种的合理性(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由干预前59.6%上升至干预后的96.8%;用药疗程从干预前2.05天下降到干预后1.46天。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监管措施实施后,我院Ⅰ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明显下降,临床应用趋于规范合理,但仍然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及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仍待进一步加强监管。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I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参考。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6月为时限,择取我院567例I切口手术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点评用药医嘱,汇总点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合理性。结果567例患者中,围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328例(57.85%),抗菌药物治疗性使用82例(9.17%),预防性使用157例(27.69%)。患者共计447例用药合理,合理率78.84%,120例用药不合理,不合理率21.16%,不合理类型包括无指征用药、选药不当、术前未用术后用、术后疗程超24小时等。结论我院I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及药学干预,以提高药物使用规范性与合理性,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手术 I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目前高职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学校为培养人才的港湾。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变,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目前需求类型。高职院校为保障所培养的人才符合标准,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职教学中,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对高级人力资源的要求,以及高校逐年扩招政策,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中女教师的比例逐渐增长,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建设祖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教师的从业心理压力,此外,高知女性因各种历史和社会原因,承担压力的水平和类型与男性教室亦有区别,因此从性别角度考量压力水平和应对策略格外重要。

  • 标签: 高校 女教师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核苷抗病毒药物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30例结合常规治疗手段,服用核苷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血清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核苷抗病毒药物在临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时其疗效显著,相对中成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病患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核苷类 抗病毒药物 肝硬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外弓推磨牙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在不拔牙的治疗中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矫正治疗。结果在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口外弓推磨牙的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结论在此次结果中显示,口外弓推磨牙的不拔牙的方式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中的效果较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口外弓推磨牙 治疗 安氏Ⅱ-1类错牙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住院老年精神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的情况。方法采用一天法对全部在院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统计苯二氮卓的使用人数、用量及持续时间。结果我院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实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93人,占37.5%,使用时间最长者为223天,最短为一天。同时使用两种苯二氮卓类药物者为4人,持续使用超过30天者52人,占使用人数的55.9%。使用剂量全部在最大用量范围内。结论我院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苯二氮卓存在使用时间长、使用人数多等不合理问题,需谨防出现滥用情况。

  • 标签: 苯二氮卓类 精神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只进行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进行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用药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心血管用药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进行他汀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研究组;进行他汀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强于只进行心血管用药的对照组。结论他汀与心血管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他汀类 心脑血管药物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Ⅰ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研究样本选自2015年1月—2018年5月入院的行Ⅰ切口清洁手术患者共70例,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与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70例研究样本中,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27例患者,所占比例为38.57%;使用抗菌药物的4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存在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时间错误以及药物剂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所占比例为32.86%。结论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的管理应加大力度,纠正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以及给药时间错误的问题,以保证Ⅰ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抗生素 应用分析
  • 简介: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每年的自杀率在十万分之十左右,而且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是关系到学生背后的整个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发展大计。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心理辅导 高等院校 民办 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 简介:心理委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就是从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激励等环节对心理委员的产生方式、能力提升、工作开展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支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组织健全、工作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队伍。选拔的规范化就是解决心理委员如何产生的问题,通过制定选拔的标准和程序确立心理委员的准入机制。

  • 标签: 心理健康知识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准入机制 大学生
  • 简介: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多,全国的艺术院校和艺术的学科专业也在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成为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相比于普通的大学生,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些独特的心理特点,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充分的了解和探索,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大学生全部的4年学习生活中,在宿舍的时间要占到70%以上,宿舍无疑是对大学生影响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

  • 标签: 学生宿舍 艺术类 人际冲突 原因分 精神文化需求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