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护士的睡眠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130名精神护士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摘要睡眠质量好者20名(15.4%),一般91名(70%),差者19名(14.6%);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偏大者居多。睡眠质量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则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结论精神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可能影响对患者正常的治疗过程。提示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布置工作班次。有报道显示1,成人中15~30%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及早醒新问题。精神护士作为一个非凡的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特征,睡眠质量新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们,且被人们所忽视。

  • 标签: 护士 睡眠质量 心身健康 睡眠质量调查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者一般均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为确保精神护士的自我安全,需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 标签: 防护 安全性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及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工作时间超过一年的护士33名作为研究样本,应用调查问卷形式来对精神护士的压力来源展开探究。结果精神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包含护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时间的分配问题、护理工作环境及护理过程中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及应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及管理层面。结论精神护士的压力来源具备多样性,应从护士自身着手实施对应干预措施,同时相关管理者及管理部门也应给予对应干预措施,以达到缓解精神护士压力的目的。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压力来源 干预措施
  • 简介:(山东省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266034)摘要精神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由于精神患者思维异常,行为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少病人否认有病,还会造成自伤或影响社会治安。病人的症状往往与生活经历、躯体和精神状态及社会环境、职业、文化背景等诸因素有关,因而形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作为精神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下面就精神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素质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7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士实行分组护理管理的目的及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管理,分为心身护理组、精神护理组、康复护理组、心理护理组。结果护士实施分组护理后,提高了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了执行力,减少了护理意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护士实施分组护理管理,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执行力提高,慎独精神增强,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整体护理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分组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护士的职业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工作的临床护士68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68例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为无的护士为0,工作压力为轻度的护士为5.3%,工作压力为中度的护士为48.5%,工作压力为重度的护士为46.2%。精神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个人方面及社会支持方面等因素。结论精神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易出现工作倦怠。管理者只有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机制,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够缓解精神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压力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设置精神康复专职护士岗位的效果。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随机分成实验组34人,对照组34人;实验组由专职护士(从事精神专科护理工作5年,知识较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精神康复训练,对照组按精神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应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对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NOSIE评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3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BPRS评分康复训练前后总分值的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神设置康复专职护士精神病患者的一项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回复社会功能,积极配合住院治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康复 设置 专职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士克服恐惧的心理方法。方法以临床工作经验为基础,对新护士进行精神理论、技能的培训、强调对环境和病人病情的熟悉、以及对危险性的评估和安全的管理等。结果新入精神护士逐步克服恐惧心理。结论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培训,填补了新护士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不足,消除他们原有的紧张情绪,克服了恐惧心理。

  • 标签: 精神科 新护士 恐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如何培养精神护士应具有的心理品质。方法结合相应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的体会,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及沟通技巧进行探讨。结果精神护士不仅应具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还应保持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的心态,同事应具有热心助人的品质,更应具有同情心,善于与患者沟通,体察患者的内心感受和感情反应,帮助疏导其心理压力。结论为了精神患者得到治愈率、生存率的提高,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专业知识 心理品质
  • 简介:摘要精神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与一般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它需要护理人员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劳动,同时还要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双重考验。再者,精神患者的特殊性造成精神护理工作的高危风险,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化解特殊工作压力的能力。本文从分析精神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入手,根据相关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相应解决措施,希冀能对精神护理工作高效开展有所帮助。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护士睡眠质量状况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措施改善护士睡眠状况及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自编调查问卷和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我市2家精神专科医院80名精神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81名精神护士中有22%存在睡眠问题。精神护士PSQI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PSQI得分随着年龄及值夜班年限的增长而增高(P﹤0.05);有睡眠障碍组工作压力源各因子及工作总压力显著增高(P﹤0.05)。结论精神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工作年限、夜班时间、精神工作的特殊性等有关。精神护士应适时进行心理减压,科学安排班次,减少或避免睡眠障碍的发生,保持身心健康。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帮助新护士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精神护士的角色转换。方法执行规范的岗前培训及带教。结果培训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和护理技能、应急事件处置能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岗前培训及带教工作,能加快新护士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减少护理安全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新护士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探讨精神实习护士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相应管理方法。实习生对精神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实质性的认识,缺乏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的能力。因此无论何时,只要是刚接触精神的实习护士均应进行岗前培训,入时的专科知识学习、重视临床带教、强化安全意识等提高实习护士的安全安全意识、对疾病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预见性和警惕性、沟通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等方面。让实习护士能愉快、充实、顺利的度过在精神的实习生活,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实习护士 安全隐患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50名精神轮班护士进行评定。结果精神护士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等(P<0.01),其他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低,良好的应对方式,包括医院方面及护士本身两方面的应对,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保持精神护士的心理健康,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士心理健康人性化管理。方法由于精神护士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他们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持续的应激对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了解影响精神护理人员的应激源,掌控应对应激的方法。结果能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提高工作质量。结论只有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才能使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应该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广泛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心理健康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护士工作压力及亚健康状况,明确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我院精神近年来在岗和进修轮转的30名护士接受问卷调查。1周后收取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2)精神护士亚健康症状的5个部分中,躯体状况得分最高,为(2.8±0.5)分。(3)身体疼痛部位调查结果显示,疼痛部位以腰部最多(28人),颈肩部其次(15人)。(4)精神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t=5.852,P<0.O1)。结论(1)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是引起精神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2)精神护士在极大工作压力下,身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3)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 标签: 精神科 亚健康 工作压力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