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手足口病广泛流行于5岁以下的幼儿群体中,幼儿也成为了手足口病的易染群体和主要传播场所。为了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流行,本文主要分析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的原因,并根据流行原因完善各项预防措施,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幼儿预防手足口病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 标签: 幼儿园 流行原因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和规范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规范我区托幼机构消毒方式,提高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质量,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预防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根据DB32/776-2005《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及《江苏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区58家幼儿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结果全区58家幼儿,每年监测样品638份,2013年合格513份,合格率80.41%;2014年合格574份,合格率89.97%;2015年合格602份,合格率94.36%。结论近三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区幼儿消毒质量总体呈逐年提高趋势,教室空气合格率相对较低。

  • 标签: 幼儿园 消毒质量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社区某幼儿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幼儿所有在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测量,视力检测,牙齿、常规内外科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463名受检儿童,身体完全正常的共264名,占57.02%。2岁以上儿童疾病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是龋齿(11.23%)、贫血(6.05%)、肥胖(4.97%)、超重(4.54%)、营养不良(1.08%)。另外,179名5岁以上儿童视力不良过半,检出率达到60.89%。结论该幼儿儿童健康状况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及早筛查,尽早矫正和治疗。同时龋齿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放松,应联合家长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 标签: 儿童 健康状况 调查 分析
  • 简介:本研究釆取随机抽样法对10个小、中、大班共258名幼儿违纪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违纪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男性儿童在中班违纪行为检出率比小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幼儿违纪行为的首要因素,幼儿的违纪行为与别人对他的否定态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违纪行为 班级 幼儿园 教育知识 中班 大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幼儿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幼儿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填写统一的调查表格,实时监测每日新发病例,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此次疫情共发病7例,罹患率为3.57%,均为轻型。该疫情主要集中在中1班,患儿年龄在4-5岁之间,提示4~5岁年龄段的儿童可能为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实验检查2例患儿肛拭培养EV71型、CVA16型及肠道病毒通用核酸检测,结果2例均为阴性。结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内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及幼托机构消毒和检查制度,综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 聚集性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幼儿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问题解决对策。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期间幼儿体检的儿童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儿童的体检资料。结果男童的肥胖情况比女童多,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贫血、超重、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视力减弱、龋齿情况相比,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儿童的体检结果大多比较严重,比如视力差、龋齿等,随着年龄增大情况更加严重,应改变儿童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 标签: 幼儿园 健康体检 问题解决 对策探究
  • 简介:摘要寄生虫病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为了解和掌握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的中学生、小学生、幼儿的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感染率为1.63%,蛔虫感染率为0.905%。达到我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蛔虫感染率不大于3%的要求。2012-2013年进行了驱蛔虫药物投服,蛔虫感染率从2011年的4.96%降到目前的0.905%,因此疾控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服用驱虫药物。

  • 标签: 西藏林芝地区 幼儿园 中小学生 肠道寄生虫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善手术护理质量用品管圈活动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的手术病患100例,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50)。两组都实行常规护理管理,A组加用品管圈活动。综合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比较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接台时间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8.0%,比B组的9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升手术护理质量,缩短接台时间,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几率。

  • 标签: 手术室 接台时间 品管圈活动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与供应一体化模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手术以及供应的一体化模式中采取品管圈活动(观察组),2017年2月—2017年5月则采用临床常规的管理方法(对照组)。经过一定时间的实施后,对比两组管理方式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方面的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在进行研究前的手术以及供应的基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对于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所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与供应的一体化模式应用效果较传统的管理方法更为显著,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包装内差发生率。?方法通过组圈、选定主题、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将品管圈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运用于包装工作中。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包装内差由0.29%降低至0.078%。无形成果显示,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力、自信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还可以增加团队凝聚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包装内差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监护环境对术后患者影响的极大,本文根据病情分析患者易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基础护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监护室环境 手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展开品管圈活动对于改善消毒器械管理的效果,讨论品管圈活动展开的意义,以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16年6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为(1)成立品管圈活动管理小组,(2)分析消毒供应器械管理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式与实施。记录并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医疗器械清洗情况、消毒灭菌情况以及手术器械包缺陷等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器械的情况发现,在品管圈活动实施以后,手术器械缺陷率由原来的27.30%降低至3.0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于消毒供应器械管理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够明显的降低手术器械缺陷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器械管理 消毒灭菌 器械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选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已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100例,感染4例,感染率4.0%,对照组100例,间可感染17例,感染率17.0%,(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问题解决能力(15.5±3.2)分、自信心(14.6±3.0)分、责任心(14.2±2.9)分、团队凝聚力(16.0±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感染率中的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门诊外科就诊秩序,营造舒适、整洁、安全、流程明畅的医疗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方法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进行门诊外科环境的管理,制定不同阶段的明确要求和实施措施,医护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结果门诊外科就诊环境洁净,物品放置规范有序,标识醒目,取用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外科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结论培养医护人员自律性,纠正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有效改进门诊外科就诊环境,提升医院窗口整体形象。

  • 标签: 5S理论 病房环境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3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科室内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QCC,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操作合格率和工作质量考核得分。结果实施QCC后,手术器械包装、清洗、灭菌装载合格率为100%、98.0%、99.0%,高于实施前的96.5%、93.0%、95.0%;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规范要求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中,能提高器械操作合格率、改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QCC 手术器械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间环境管理质量及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进行管理,并评价管理前后效果。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目测物品表面干净、干燥、无尘、无污、无碎屑,定期化学法抽查合格,环境表面清洁卫生质量达96%。结论运用六西格玛对手术间物品清洁进行管理,可明显提高手术间环境质量与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度,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安全、洁净的室内环境

  • 标签: 六西格玛管理 物品表面 清洁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包括手术差错发生情况、物品准备完善度、术后切口感染率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也随之升高,对圈员品质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安全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施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缺陷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实施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护理,既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护理缺缺率,又可提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护理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降低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的作用。方法成立由9人组成的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一次性耗材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对策改进,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手术一次性耗材率的浪费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实施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沟通不足及特殊器械的操作使用不熟练;经过品管圈活动,手术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由25.8%降至11.4%(P<0.05);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结论运用品管圈对手术一次性耗材的管理,降低了手术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一次性耗材 浪费率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品管圈应用于安全护理管理中,比较两组护理期间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及手术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92.31±2.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10±2.68)分,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护理质量 安全护理管理 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