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胞外高浓度ATP情况下神经细胞的存活状态,探讨ATP对脑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神经细胞按照加入ATP浓度对实验进行分组。用台盼蓝方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倒置显微观察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显微镜对视野内的细胞进行拍照。结果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3、6、9、12、15mmol/L)的ATP作用三小时均使神经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且成剂量依赖性。结论胞外高浓度ATP能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随着ATP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腺苷三磷酸 神经细胞 细胞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柳州地区妊娠期妇女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为孕妇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妇产科门诊634例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三组,采用博晖BH5100-S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元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均有4种微量元素缺乏,缺乏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铁、镁、锌、钙。随孕周的增加,各组缺铁、镁缺乏的发生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钙、锌缺乏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州地区不同孕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存在一定差异,以铁、镁缺乏最为普遍,提示妊娠期妇女应定期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根据自身孕龄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母体和胎儿双方需求,提高优生优育几率。

  • 标签: 微量元素 孕妇 缺乏
  • 简介:摘要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1。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27.3%,且便秘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便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与诸多因素有关,目尚未完全阐明。近期研究表明,胃肠道动力下降、血清肠道神经递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5羟色胺等含量异常是慢性便秘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目前iNOS及5-TH对慢性便秘在影响、形成机制及治疗方面还欠缺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就iNOS及5-TH对便秘形成可能关联及机制进行综述,初步探索便秘的血清学量化指标。

  • 标签: 便秘 iNOS 5-TH
  • 简介:摘要国内外学者对构树皮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加关注,发现其不仅是优良的纸浆材料,还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现对构树皮中活黄酮类活性成分及药理应用进行综述,旨为合理利用研发构树皮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构树皮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肌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因手术、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三种疾病而输血的患者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同时对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定以确定其cutoff值。结果因手术输血后患者的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与输血之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输血后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较输血前显著升高。结论对接受输血尤其是长期输血的患者应监控其自身免疫状态,以期减少或避免因自身免疫而造成的额外损伤。

  • 标签: 自身免疫 自身抗体 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游泳对雄性小鼠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每天游泳5分钟,3组为每天游泳10分钟。四周后取血,测定每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结果游泳5分钟,10分钟组的小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游泳可增强小鼠体质,使其坑衰老能力增强,SOD活性增加。

  • 标签: 游泳 SOD 血清 活性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宜昌胡颓子根的抑菌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药理活性。方法用纸片法和平板涂布法研究宜昌胡颓子根的醇提物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抑菌实验显示宜昌胡颓子根的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结论经对宜昌胡颓子根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为下一步开发利用宜昌胡颓子提供了研究基础。

  • 标签: 宜昌胡颓子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苦瓜的药用价值极高,其根、藤、叶、花、果实、及种子皆可入药。现有研究显示苦瓜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抗肿瘤、抑菌、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功效。本文通过查阅整理近些年国内关于苦瓜活性成分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 标签: 苦瓜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茯苓多糖是茯苓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着重要的医疗与保健作用。为了更好开发和利用茯苓,本文结合近10年文献对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进行阐述,增强对其认知。

  • 标签: 茯苓多糖 衍生物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程 预后
  • 简介:摘要红花兼具药食两用功效,为红花植物的干燥管状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红花中有效活性成分主要为查尔酮类的红花黄色素、红花红色素。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就红花中有效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对红花的活性成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红花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60例患者对比研究,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糖尿病并脑梗死对体内氧化应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确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疗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 体内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与孕妇机体甲状腺功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91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一般资料相近的孕妇9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机体甲状腺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孕妇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促甲状腺激素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检测早期重度子痫孕妇的甲状腺功能非常必要。

  • 标签: 孕妇 重度子痫 甲状腺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中药制成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的炮制手段,可能对药材活性成分及药效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药不同炮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中药材活性成分及药效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合理制备提供依据。

  • 标签: 中药 炮制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TK液在灭菌孵育期间对大鼠带瓣管道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取下主动脉带瓣管道,(1)对照组带瓣管道不经灭菌孵育直接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2)实验组A带瓣管道置于含有RPMI1640培养基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3)实验组B带瓣管道置于含有半量RPMI1640培养基,半量HTK液及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4)实验组C带瓣管道置于含有HTK液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对灭菌孵育后的带瓣管道进行细菌学、细胞活性、组织学检测。结果各组灭菌孵育后的带瓣管道均未检出细菌及真菌,除对照组之外,实验组C带瓣管道的细胞活性保存最好,组织结构保存最完整。结论在灭菌孵育期间采用HTK液,能提高大鼠带瓣管道的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的保存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在灭菌孵育期间,HTK液中的组氨酸缓冲对能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色氨酸及酮戊二酸作为能量底物,对缺血状态下的带瓣管道提供能量。

  • 标签: HTK液 带瓣管道 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外逃的特点及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住院且发生外逃现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其外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找寻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有海洛因、冰毒、氯胺酮等,均为非法类物质,其中9例患者为2~3种物质滥用;多数患者为首次入院者;患者外逃时间多为晚上7~9点医院非正常工作时间,方式多为破窗而逃;外逃时患者精神症状消失;外逃多是因为苦闷、无聊等原因;10例患者出逃后均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非法类新型物资导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外逃发生率较高,出逃原因复杂,时间多是医院非正常工作时段,因此应结合其特点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防止患者外逃,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 标签: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外逃特点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延伸服务。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ITAQ(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有助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提高用药依从率以及自知力,对社会和谐发展十分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延伸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精子顶体酶检测的3912男性患者,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0~30y、31~35y、36~40y和≥41y,4组。采用改良Kennedy法进行精子顶体酶活性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子顶体酶活性逐渐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逐渐升高。≥41y组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与20~30y和31~35y两组差异显著(P<0.05)。各年龄组中,少精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顶体酶活性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负相关。

  • 标签: 男性年龄 少精 精子顶体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确诊接收的5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参数、肺功能、X线胸片以及肺部总有效动顺应性相比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十分显著,且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所需时间优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