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于1993年首次将创面封闭负压引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并获得成功。1994年,裘华德教授将该技术引入我国,经过一系列改造,不断得到完善。现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独立生产各自品牌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套件,其种类不下百种。本研究试图收集常见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套件,实测其各项物理系数,利用Abaqus软件构建其相应的有限模型,通过计算机运算、分析,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基础研究拓展视野,替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改进的方向。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BAQUS软件 有限元模型
  • 简介:摘要通过有限法对附加钢板髓内钉加固骨折股骨与仅用髓内钉加固骨折股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分别建立附加钢板髓内钉固定骨折股骨的有限模型与仅用髓内钉固定骨折股骨的有限模型。对两种有限模型施加相同载荷,分析模型中股骨与固定器的应力分布及压力情况。附加钢板髓内钉模型上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钢板上,仅用髓内钉固定的模型上的最大应力出现在股骨上;步行工况下,附加钢板上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第一个螺钉上为134.7Mpa,比爬楼工况下大。爬楼工况下,股骨上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中间的螺纹孔上为55.9Mpa,比步行工况下大。与仅用髓内钉固定相比,附加钢板髓内钉固定更加稳定,股骨上的应力均匀且小。

  • 标签: 股骨骨折 髓内钉 附加钢板 骨不连 有限元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嵌体修复近中一合面一远中(MOD)洞型下颌第一磨牙的计算机三维实体和有限模型并进行初步应力分析,为临床嵌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含MOD洞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三维有限模型,用三种材料行高嵌体修复,合面中央窝集中施加45kg载荷,分别采用垂直加载和舌面与牙体长轴呈45°加载方式,对下颌第一恒磨牙MOD洞型底部和牙颈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采用高嵌体修复时,产生在牙本质应力分布趋于平缓,无论是垂直载荷还是舌向载荷,在洞型底面和牙颈部应力水平均较低。结论对患牙根管治疗后的MOD洞型,用高嵌体修复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可以提高缺损牙体的抗力,减少临床上牙折的发生。

  • 标签: 三维有限元 下颌第一磨牙 高嵌体 应力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种植体-人工骨-下颌骨复合三维有限模型,为研究植骨高度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及种植体微动的影响提供模型支持。方法用ANSYS10.0绘制出螺纹型种植体、局部下颌骨骨块及人工骨三维立体模型,并分别组装,分别对种植体模型施加200N垂直和斜向60°两种方向的载荷,对种植体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及种植体微动分析。结果建立了植骨0mm、1mm、2mm、3mm、4mm、5mm、6mm、7mm种植体-人工骨-下颌骨复合三维有限模型。结论建立了与实体有高度相似性的种植体-人工骨-下颌骨复合三维有限模型,为深入研究适宜的植骨高度提供模型支持。

  • 标签: 牙种植体 有限元分析 种植体骨界面 应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或肿瘤转移而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其创伤小,缓解疼痛及纠正后凸畸形效果好,近期疗效肯定,而远期因其强化椎椎体高度丢失、邻椎继发骨折等并发症而使其争议颇大。继发骨折的邻椎位置是否与骨水泥分布位置有关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通过有限分析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不同骨水泥分布位置对相邻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为椎体后凸成形术个体化实施及其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温体外循环术温度管理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体外循环行深低温循环技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停循环时间、手术中最低鼻咽温度以及最低肛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自动复苏率更好,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术中温度管理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复苏,降低患者并发症,使深低温技术更加有效。

  • 标签: 体外循环 温度管理 护理 深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合理用药系统的监测结果,运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查干预前(2016年)及干预后(2017年)住院医嘱,从药物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特殊情况应用三大类别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结果2016年,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5.05%,2017年仅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旨在积累高血压的防治经验,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以我科门诊45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历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450例患者使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率为92.8%,控制率为91.7%。采用单药治疗220例(48.9%),采用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230例(51.0%),单药控制率为86.7%,2种药控制率为94.7%,3种药控制率为97.4%,4种药控制率为91.6%,联合用药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以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结论联合2种和2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比单药的控制率高。

  • 标签: 高血压 固定人群 控制率 药物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压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患者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降压联合降脂治疗降压有效率为81.67%,降脂有效率为85.83%。没有病例发生冠心病及脑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结论联合治疗应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高血压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压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患者2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降压联合降脂治疗降压有效率为65%,降脂有效率为85%。没有病例发生冠心病及脑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结论联合治疗应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高血压 降脂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短效降压药与长效降压药治疗夜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16例多次测定有夜间高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短效组、长效组,分别给予短效、长效降压药,对比两组患者降压有效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降压有效率分别为68.97%,89.66%,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效降压药对夜间高血压患者疗效由于短效降压药。

  • 标签: 短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药 夜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厄贝沙坦是一种具有长效强力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来源以及其合成途径,从而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人体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厄贝沙坦还能降低醛固酮的水平,进而促进血容量下降,使血压降低,与此同时还具有升高血钾含量的功效。氢氯噻嗪的药效是促使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遏制降压功能,并降低血钾水平。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高血压病情的治疗上拥有较好临床效果,该药可以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有更少的不良反应产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鼻出血患者时使用高膨胀止血海绵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鼻出血患者共65例,均使用高膨胀止血海绵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5例患者在使用高膨胀止血海绵进行局部填塞止血后,有59例患者鼻出血得到有效改善,治愈率为90.8%。结论在鼻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高膨胀止血海绵,能够迅速止血,而且操作简便、患者的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膨胀 止血海绵 鼻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效果。方法选取4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容积,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LNG-IUS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缩小子宫容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肌瘤 子宫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内镜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会厌囊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除12例术中囊壁破损外其余均完整切除,术后随访除3例失访外,均无囊肿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喉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会厌囊肿具有视野清晰、精确度高、操作简单快速、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会厌囊肿 支撑喉镜 喉内镜 低温等离子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抗高血压复方制剂的临床最新进展;目前正在开发的抗高血压药物由单一制剂广泛发展为复方制剂;国内已市很多种,更齐全的复方制剂正在研发和即将上市。相信复方降压制剂的研发会造福更多高血压患者,便高血压致残率和致死率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文将复方降压制剂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降压药物 复方制剂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