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PICC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方法对我科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216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16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6例,分别为置管不成功3例,导管异位15例,静脉炎10例,皮肤过敏样反应8例,导管脱出5例,堵管4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护理人员规范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常见并发症防治措施,系统性的进行护理干预、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职能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不仅承担手术患者的治疗,同时肩负着控制感染的重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的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和复杂。据有关专家估计,医院感染1将会是以后医疗纠纷的新动向。医院感染如今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已经引起了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是通过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与吸烟的关系。方法1.按患者吸烟与不吸烟的发病年龄,观察发病年龄高峰。2.按患者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观察肺癌发病与吸烟的关系。3.分析老年肺癌的发病特点。4.统计方法参数采用配对X2检验。结论1.吸烟是肺癌的发病高危因素。2.老年患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并以鳞癌多发。3.肺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肺癌三级预防策略

  • 标签: 肺癌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贫血常见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贫血常见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果多数患儿为轻度贫血,且贫血发病率及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及减轻。不足4个月的患儿贫血因素主要是先天性造血功能障碍(储铁不足),5个月~6岁的主要是喂养因素。人工喂养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P<0.05。结论小儿贫血常见因素有先天性造血功能障碍及喂养方式等,不同年龄段贫血发病率及程度各异。为此提倡母乳喂养,不同年龄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小儿贫血 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差错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防止潜在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对我科发生的36例护理差错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结果护理差错主要是由于护理工作量大、不断更换班次、交接班不严格、工作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技术差等造成。结论护士在工作中应认真的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流程,加强责任心的培养,才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差错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作者认为治疗高血压,除了关注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以及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外,我们还应高度重视潜在的不良反应,如心脏抑制、代谢异常、肾脏损害、性功能障碍等。对不良反应采取预防策略,遵循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同时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清钾、血肌酐、血糖、血酯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 标签: 降压药 不良反应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4月24日—2017年7月24日我市手足口病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72.4%,5岁以上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8.6%,两者对比P<0.05。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61.2%,其他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38.8%,对比P<0.05。结论5岁以下患儿以及每年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综合性手足口病预防及控制策略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传染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复杂特殊情况下气管切开术的应对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0年至2011年的42例复杂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特殊病情。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前术中应对措施。对颈部包块肿瘤气管移位者可选择不同方式定位气管位置。凝血机制异常者术前改善凝血功能,暂停抗凝治疗,手术时认真缝扎止血。无法平卧的患者可先半坐位下行手术,至接近气管时再放下体位立即切开气管,放入套管,以免在切开气管前加重呼吸困难。小儿气切术前先插上管,再行手术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气切手术,其中,6例术后出血,局部纱条填塞,3例重新打开认真止血,电灼渗血处,把气管周围粘膜与皮下组织间断缝扎,气管周围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压迫止住出血。2例患者在切开气管后呼吸停止,立即予人工呼吸,接上呼吸机后呼吸恢复。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1例出现纵膈气肿,经穿刺排气后吸收,1例颈部较大肿物切除后气管塌陷呼吸困难,经更换加长套管后呼吸改善。1例喉梗塞严重患者行紧急气切呼吸停止经带呼吸机一天后恢复正常,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复杂特殊病情的气管切开术,做好术前的检查与准备,快速评估可能的风险,同时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与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治疗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我所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健康体检发现的龋齿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发病原因,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爱吃甜食的儿童患上龋齿的几率要比不爱吃甜食的儿童患上龋齿的几率大41.38%,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前刷牙的儿童患龋齿率要比睡前不刷牙的儿童患龋齿率小59.53%,两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患有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爱吃甜食、睡前不刷牙,因此,应该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应该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口腔,及早的对龋齿的发生进行预防

  • 标签: 儿童龋齿 发病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营养预防及干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件事情,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临床上其营养预防和干预的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做好相关疾病防治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疾病 营养预防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分析手术室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现状,探讨预防纠纷的策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病人、社会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护患和谐,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

  • 标签: 护患纠纷 医疗风险 职业素养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的9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合理的预防保健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控制水平。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合理的预防保健干预控制病情效果明显。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高血压 预防保健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为日后疾病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以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8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对照组,另以该院2015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3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观察组,并实施针对性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分析两组呼吸道传染病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为(10.84%),对照组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掌握其发病原因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几次大型传染病的肆虐,使社会和人们的传染病预防意识越来越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此,本文对公共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预防 具体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8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现代结核病防控(DOTS)策略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未接受该策略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疾病防控效果。结果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接受预防控制策略后,观察组的强阳性率、肺结核感染率均为15.91%,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79.5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DOTS策略可促进肺结核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使疾病得到更好控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而对照组仅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心脏介入治疗之后,为其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脏介入 术后护理分析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术后伤口感染MRSA的原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观察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实施的600例手术伤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发生6例术后伤口感染MRSA。感染率为0.01%。其中医务人员手卫生、手术室环境、患者自身伤口情况均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MRSA的因素。采取无菌操作、改善手术室及病房环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建立管理监护体系等方式予以预防,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结论对骨科术后伤口引发MRSA感染的因素予以预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愈成功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伤口感染 MRSA 原因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昌市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初筛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发病机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初筛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近5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初筛阳性病例共382例,人群发病率为36.49/10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梅毒80例,人群发病率为9.44/10万,年发病率平均递增101.24%;淋病273例,人群发病率为25.24/10万,,每年发病率平均递增-13.32%;AIDS6例(死亡1例)、HIV阳性23例(死亡2例),人群发病率为1.81/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职业分布均以农民、工人为主。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HIV阳性初筛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市梅毒、淋病、AIDS/HIV初筛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严峻。应根据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避孕套。

  • 标签: 梅毒 淋病 AIDS/HI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1.~2012.1入住ICU患者5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体位护理策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位策略(45o卧位)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体位 VAP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