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对军队提出了机构精简、战斗力强和反应迅速的高要求,而军校作为培养军队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强大后备基地,需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合格军事人才,这就要求军校学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军事理论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武器及设备的操作。为了在短短几年内将军校学员培养成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日常高强度的军事科目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造成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拉伤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军校学员肌肉拉伤的普遍原因,提出日常军事科目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预防措施,对肌肉拉伤后相应的治疗与恢复给出几点建议。

  • 标签: 肌肉拉伤 军校学员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深低温同种异体韧带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术后运动情况,对7例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材料为深低温同种异体韧带,术后对膝关节在负重。跳跃和旋转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年,7例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良了,可进行乒乓球运动。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可作为自体材料良好的替代物。

  • 标签: 同种异体交叉韧带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阔韧带肌瘤的超声表现与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术后病理结果为阔韧带肌瘤的50例病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50例病例中超声确诊40例,误诊10例,确诊率80%;误诊率20%。结论超声检查对阔韧带肌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子宫 阔韧带肌瘤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单束重建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技术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分级和Lysholm评分)、稳定性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测量)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解剖单束重建组轴移试验的结果有优于传统单束重建组的趋势。结论解剖单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相比,在临床评分和前后向稳定性上均无明显优势,但解剖单束重建可以更好地控制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 标签: 解剖重建 前交叉韧带 轴移试验 旋转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ACL。手术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6—51岁,平均34岁。所有患者均采取自体半腱肌、半膜肌。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4月。结果术前抽屈试验21例为(+);Lachman试验术前21例阳性,术后全部为阴性,膝前痛4例,术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按照美国膝关节协会(theAmericankneesociety,AKS)优18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术中准确定位,胫骨止点采取挤压螺钉及锚钉双重固定是重建的关键,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予以康复指导,是ACL重建的好方法。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自体半腱肌 半膜肌
  • 简介:摘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首选手术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ACL重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很大发展,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比如手术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的固定方法、手术技巧、术后的康复和治疗等。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 固定装置 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19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辅助下探查关节腔,对合并伤处理2例半月板损伤行修整术,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行重建术,1例软骨损伤行软骨游离体取出。再做膝内侧小切口修补内侧副韧带,胫股骨端MCL止点损伤行Smith-nephew带线锚钉修复,体部撕裂用可吸收缝线修补。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Lyscholm评分标准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效果优良。

  • 标签: 关节镜 内侧副韧带
  • 简介:摘要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是一类与慢性退行性病变、炎症、反复应力损伤及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易引起胸椎管狭窄而导致脊髓受压,进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以免因脊髓受压时间过长而产生不可逆损伤,影响患者预后。对此类病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并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骨化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具体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必要的手术治疗与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康复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了一定好转,康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的ACL损伤患者,常规重建手术后,还需具体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康复治疗与护理,引导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以有效改善手术治疗与预后效果。

  • 标签: ACL损伤 膝关节功能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股沟区肿块为首发的子宫圆韧带囊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论妇产科医生加深对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认识,术前仔细体检及超声检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手术中熟悉腹股沟区解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圆韧带 囊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对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均我院治疗后,84例患节膝关节韧带均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早期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健康的关键。

  • 标签: 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及在现代治疗中关于重建替代物及等长构建的概念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治进展形成进一步的介绍及了解,为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诊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影像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影像资料,包括形态、信号改变及伴随征象等。结果22例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病例均表现为前交叉韧带弥漫性增粗增宽,韧带纤维走行连续无中断,T1WI前交叉韧带形态欠清,呈中等信号,T2WI呈弥漫高信号,其内可见走行连续完整的低信号韧带纤维。7例合并韧带腱鞘囊肿。3例患者伴有严重骨软骨炎。结论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具有比较典型MR影像学特征及伴随征象,结合临床有助于正确诊断。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黏液样变性 腱鞘囊肿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有关的资料,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的研究进展予以简单分析,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实际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术后康复锻炼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共4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将患者的X线诊断结果、磁共振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结果X线诊断和磁共振诊断结果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磁共振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为95.83%。结论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效率。

  • 标签: 磁共振 交叉韧带 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12例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探讨MRI的诊断价值。结果12例患者的MRI检查结果均表现异常,诊断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5例、部分撕裂7例。MRI直接、清晰、完整地显示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形态特征与损伤程度。损伤后MRI主要表现为前交叉韧带正常形态消失,不均匀增粗、增厚、韧带内信号增高、紊乱,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韧带回缩、韧带假团块。结论MRI能较为准确地帮助确认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对诊断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法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