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医学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时期医学专科学生的特点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校辅导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有效管理医学专科学生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医学专科生 学生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高校辅导是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在对班级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先知而后行,辅导工作将更有的放矢,更有成效。

  • 标签: 高校 辅导员 先知而后行
  • 简介:摘要探讨护理自考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开展护理自学考试有积极意义。考生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辅导学习促进了考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促进了考生信息处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社会交流与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开展辅导助学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考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考生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

  • 标签: 护理 自考 辅导 学习 能力
  • 简介:摘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将心理疗法的理论运用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对于强化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区分开来,重新解读故事,重建自我及人际关系。心理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将自我困扰和人际困扰外化于自身和他人,从更加理性积极的视角解读自我与他人,并能增强大学生丰富体验和有效应对的能力。本研究主要阐述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目的是拓宽心理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绘画心理疗法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心理疗法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手卫生活,积极宣传、培训手卫生知识;加强全院手卫生设施的建设;考核各科室手卫生状况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结果开展手卫生活后,手卫生执行率大幅度提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明显上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使用量大于20ml/床的科室由活动前的3个上升到14个,小于5ml/床的科室由22个下降到5个;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35%上升到53%,医院感染率活动前的3.29%下降到2.3%。结论医院开展手卫生活能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提高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运用。方法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增加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生活、独立性、社会交往等四因子评分以及量表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实施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干预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为规范护理的工作行为,提高护理的专业护理知识水平,提高职业素质,更好地协助护士服务患者。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培训,加强自我防护、预防医院交叉感染,不断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士非护理时间,真正把护士从繁杂的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能集中精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促进护士贴近患者,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对我院22名护理进行规范化培训,2014年8月对15名护理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本文将针对我院“规范护理培训,提高护理整体素质”活动,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 标签: 护理员培训 整体素质 规范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生活时间及社会支持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相同年龄段的3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后于对照组一同填写LES和SSRS问卷调查,对两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SRS量表显示社会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和总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但是客观支持和总体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支持不具有统计学差异。LES评分显示总体正性事件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负性事件评分观察组为和总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负性事件以及社会客观支持程度是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复发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双相情感障碍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2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常规行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患者的ADL。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患者ADL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可明显提高脑卒中ADL,传统诊疗规范中纳入积极正规的现代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预后。

  • 标签: 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情绪情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共48例,应用吉他西滨化疗,同时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共48例,在应用吉西他滨治疗基础上加用以认识行为疗法为主的特定的护理干预,观察二组患者的疗效及情绪情感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情绪情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特定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吉西他滨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情绪情感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应用。

  • 标签: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情绪情感 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项目是现代大学教育中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文章通过几年来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项目的经验,思考和探讨如何发挥老师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从不懂科研到让他们爱上科研并很好的去完成科研项目,从而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收获。

  • 标签: 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 大学生创新性项目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可造成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能力的损害,为了解恢复期患者ADL能力损害情况反规律,以便有效地指导这类病人的ADL康复训练,本文选取了恢复早期30例,中后期30例,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结果ADL能力损害程度早期组大于中后期组(P<0.05),但在ADL10项活动中,除床椅转移和行走两项损害早期组大于中后组(P<0.05)外,余八项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还发现,不论哪一组其洗澡、整洁修饰、上下楼梯、上厕所反穿衣等五项活动多为中重度损害,进食、行走、床椅转移两项多为中度损害,大小便控制基本无改变。提示从恢复早期开始就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ADL训练,并加强对以上五项损害较严重的ADL的训练,以尽早及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ADL评价 Bra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3所大学大1~大4学生263名,采用生活习惯问卷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分布情况显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的大学生占16.0%以上,缺乏锻炼者占26.6%。②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肯定意识越高,生活习惯越良好,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肯定意识越低;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年级”、“独生与否”是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因素,而运动指数的预测力大于其他变量。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可以抑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 标签: 生活习惯 自我肯定意识 运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驾驶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降低该类患者用药风险,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查2015年全年门诊处方780张,对驾驶的用药情况、品种、应用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驾驶患者常有使用应当慎用的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为抗组胺药物、其次为抗感冒复方制剂及抗偏头痛药。结论驾驶药物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强药物规范化管理,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

  • 标签: 驾驶员 副作用 过敏反应 药物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活动能力、智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康复治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以及护理8周后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Gesell智力测试量表(D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8周后患儿的ADL评分、DQ值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之上对脑性瘫痪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智能的改善。

  • 标签: 脑性瘫痪 生活活动能力 智能 儿童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CSS)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包括药物、康复、心理等治疗干预),对照组50例仅给予药物治疗,分别予治疗前、后3个月进行评价包括ADL、CSS、简易知能量表(MMSE)、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评估,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NS)、血脂等并进行对照分析及比较。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CSS、ADL、MMSE、HAMD、HAMA及血脂等方面均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的综合干预,其运动功能和CSS、ADL能获得更快、更好、更大程度改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预防和干预焦虑、抑郁和认知障碍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干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医院产科产妇由于死胎而产生的过度哀伤的临床干预方法以及体会。方法在医院产科中均匀选择由于死胎引产而住院的25例患者,采用哀伤辅导临床介入法,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哀伤心理治疗,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这些产妇进行心理测评,然后比较临床干预的效果。结果实施哀伤辅导临床干预后的患者,哀伤程度明显改善,处理的结果具有医学上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产科产妇受死胎打击程度比较大,哀伤辅导临床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妇的哀伤程度。

  • 标签: 产科 心理测评 哀伤辅导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我国卫生部门下发的医疗机构药学管理规定及国内外相关的用药教育指南,结合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当中的实践工作内容进行探究,从患者的用药教育与用药辅导等工作内容入手,针对不同药剂、不同人群以及特殊药品的用药教育情况进行重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与辅导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临床药师的实际工作细则,提出相应的优化与创新意见,主要包括开展规范化、系统化的用药教育及辅导,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与认识情况,以此希望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实际效果,降低患者出现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我国药师工作的进步。

  • 标签: 药师 用药教育 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