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其健康状况关系着民族的命运,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对其健康状况和与健康相关行为进行探索和研究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健康现状和影响其健康的相关行为,提出了有益于其健康的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 相关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50例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自杀自伤、健康妥协、攻击暴力、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行为、吸烟饮酒、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发型双相障碍存在比较多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临床应该加强患者各个疾病时期的重视,实施相应防范措施。

  • 标签: 早发型双相障碍 危险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其营养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和促进身体健康提出的策略。方法在市内选择1766名中3到6岁的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重或偏胖的儿童与其不挑食偏食、常吃甜食和西式快餐有关;营养不良的儿童与其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有关(p<0.05)。结论1766名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欠佳的发生率均较高,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才可提高儿童的健康状况。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饮食行为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校大学生的健康状态,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相关性。方法调查我校2011年大学新生的健康状况,分析其检查结果,探讨其与饮食行为相关性。结果2011年新生体检实际参加体检人数为7442人,其中所检项目正常者为7017人(不包括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患病),占体检人数的94.29%;肝功异常及其它疾患425人,占体检人数的5.71%。综合新生入学体检检出异常及新生既往病史,合计患病人数572人,占体检总人数的7.69%。其中不按时进食、节食、暴饮暴食、蔬果过少、饮水量过少的学生,健康体检异常者较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校大学生健康状况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有疾病存在,其与饮食有一定的相关性,需要学校及时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 标签: 健康状况饮食大学生饮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后其行为变化的情况。方法从在社区医院内接受治疗或进行询问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出52例患者,调查并询问患者以往的行为习惯及用药情况,并将其进行记录,作为教育前资料;然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着重让患者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开展教育活动,施行随访工作,并在社区内举行小型的健康交流会,以6个月为周期,在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重新调查,了解其行为习惯和用药情况,作为教育后资料。结果经过对两个时间段患者行为情况的调查,从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整能力、运动安排能力、自我血糖和血压监测、下肢按摩能力以及饮食管理能力这6个方面的评分可以看出,教育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利用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社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状况,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自我管理 高血压 糖尿病 行为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6例老年慢性梗阻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SF-36总评分为(72.07±5.92)分,患者ESCA总评分为(75.69±3.98),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为(116.82±20.66)分。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与患者的SF-36总评分和ESCA总评分均呈现正相关,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可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健康行为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

  • 标签: 老年COPD患者 生活质量 自护能力 健康行为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相关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可行的对策。方法选择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妇的一般情况,患者糖尿病饮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自身行为行为家庭因素对患者饮食行为的影响。结果所发问卷全部回收,从调查结果来看,有接近一半的患者缺乏饮食控制知识和血糖控制方法,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少食油炸及肉类食品,多食绿色蔬菜,但也有不到一半的孕妇有意无意的进食肉皮、肥肉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家族病史、经济状况、饮食知识的掌握是影响患者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糖尿病饮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孕妇及家属的知识水平是规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孕妇 饮食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携带PICC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探讨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102位携带PICC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行为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其中多个维度与后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5,P<0.05)。结论健康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促进健康教育,帮助携带PICC患者提高健康行为水平。

  • 标签: PICC 健康行为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教育组和常规组,教育组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文化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常规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知晓率、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教育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合理运动、饮食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健康组患者的并发症、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规范健康行为,有效的控制了血糖,减少了并发症。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与糖尿病康复间的关系,为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8例在本社区服务中心建档的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住院和出院后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出院后未再给予健康指导。十六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自我监测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及康复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与遵医行为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促进糖尿病康复;通过对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的遵医率与疾病康复的相关性比较,更有利于在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运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分为两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8例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暴力行为的评分。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暴力行为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护理干预 暴力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相关知识掌握及其相关行为。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全区5个街道中的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775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为主,其次为高中,平均月收入水平约为1000—2000元,建证率达97.68%,卡介苗的接种率为95.48%,脊灰疫苗的接种率为97.68%,百白破疫苗的接种率为98.06%,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为98.45%,乙肝的接种率为100%,其中乙肝首针及时率为95.74%,五苗全程的覆盖率为95.48%,流动儿童家长对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何种疾病的知晓率最高,为99.35%,对卡介苗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仅为64.64%。二类疫苗价格在50元以下有45%的儿童家长可以承受。结论南京市雨花台区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和五苗覆盖率经过多年多年的接种宣传,建证率、单苗接种率、五苗覆盖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存在差距,提示我们在今后健康教育中重点加强卡介苗和百白破等相关知识的传播,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水平。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免疫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综合干预方式对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在我市任一社区选择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62例,并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老年人分别为32例和30例,研究组采取综合干预方式,如对老年群体进行集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适当的锻炼、为老年人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根据老年人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家庭访视及进行心理干预等;对照组采取单纯为老年人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方式。对实施干预的老年人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改变情况及相关行为的影响。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方式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饮食、行为习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的了解、骨质疏松情况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老年人。结论对于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健康责任感,对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些风险行为可起到及时矫正的意义,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提高骨质疏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性骨折 行为影响 综合干预 高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充市2012-2014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类雪球抽样方法,2012—2014年每年4—6月份对研究对象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包括HIV抗体检测和梅毒抗体检测,对MSM中HIV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4年共调查男男性行为者609人次,HIV感染检出率为10.02%,梅毒感染检出率为7.72%,HIV和梅毒双重感染检出率为1.97%。多因素分析显示,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的MSM人群发生HIV感染的风险是未患过性病者的3.719倍。结论南充市MSM的HIV感染率较高,提示HIV感染已在本地MSM人群中造成流行。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是MSM人群发生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 梅毒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驻南海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及与牙龈炎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口腔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驻南海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受试官兵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检查中主要记录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填写记录。结果本次调研共调查官兵582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8.4±3.2岁。68.4%的受试者可以做到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61.2%的受试者认可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有效方式。26.8%的受试者经常性牙龈出血,60.7%的受试者经常性口腔溃疡,但专科就诊率均偏低(<20%)。一天三次餐后的旋转式刷牙可以有效降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结论驻南海某部官兵的口腔医疗需要仍需满足,口腔医疗任务以及口腔卫生宣教任务十分艰巨。要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保障部队良好的战斗力。

  • 标签: 牙龈炎 口腔医疗 口腔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依据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尚未达标,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针对两组患者的行为依从性、知识及生活方式进行对比探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行为依从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显著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越健康,说明其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就比较显著,行为依从性就越好。

  • 标签: 生活方式 高血压 行为依从性 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社区中的20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对象,仅发放健康手册进行干预;研究组包含100例对象,给予综合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及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及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 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