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双相障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早发型双相障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甘敏

(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50例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自杀自伤、健康妥协、攻击暴力、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行为、吸烟饮酒、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发型双相障碍存在比较多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临床应该加强患者各个疾病时期的重视,实施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早发型双相障碍;危险行为;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276-01

双向障碍属于重性精神障碍,主要特点包括活动、心境紊乱且反复发作,紊乱时心境可能高涨或者低落,精力可能增加或者减少,这些表现在发作间歇期能够得到彻底缓解。大部分双向障碍都是在青少年甚至儿童时期起病,这类患者被界定为早发型双相障碍[1]。本研究通过与健康者对照,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50例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者视作对照组。观察组包括22例男患者,28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18.2±3.3)岁;对照组包括23名男性,27名女性,年龄平均为(18.5±3.1)岁。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调查方法

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具体信息有性别、姓名、年龄、病情分期、初次发病年龄、发病次数、病程、抑郁发作次数、抗精神病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史、焦虑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精神障碍家族史等。

另外通过AHRBI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进行健康危险行为的评价,因子包括吸烟饮酒、无保护性行为、破坏纪律、攻击暴力、健康妥协、自杀自伤,每个因子包含有个问题,条目共有38个,每个因子进行1~5级评分,1代表从不,5代表总是,得分越高,证实健康危险行为严重程度越高。

1.3统计方法

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研究数据,计量单位经标准差(x-±s)表示,在两组间之比经t检验,而计数数据经[n(%)]形式表示,组间之比由表达,对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差异比较存在统计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AHRBI问卷结果

观察组各项因子评价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3.讨论

本研究对50例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与50名健康者进行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双相障碍组患者自杀自伤、健康妥协、攻击暴力、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行为、吸烟饮酒6个因子的评分以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者。上述全部因子的危险行为涵盖了早期型双相障碍患者整个病程的病情特点,因此提示临床不但要对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足够重视,也不能忽视稳定期、缓解期患者的防范工作[2]。

从统计学数据得知,双相障碍属于一类具有较高自杀率的精神障碍,接近一般的成年双相障碍患者有自杀倾向,并且双相障碍死亡的患者中超过5%是由于自杀导致。冲动、抑郁情绪、创伤等都是驱动自杀和自伤的因素,一些患者企图通过这一行为规避以往不良经历[3]。

本研究回归分析显示,自杀自伤行为中破坏纪律、吸烟饮酒是危险因素,破坏纪律中攻击暴力以及健康威胁是危险因素。另外也有研究发现自杀自伤行为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为保护因素。

由于本研究仅以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此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片面性。往后应该进行更大样本、更深入的具体分析,以准确掌握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的危险行为及危险因素,以便临床能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刘艳红,陈林,司天梅等.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和心境障碍问卷筛查双相障碍或抑郁症自杀风险可行性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6):334-338.

[2]段艳平,陈林,刘艳红等.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5):357-361.

[3]向慧,毛睿智,赵国庆等.双相障碍患者共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2):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