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逍遥颗粒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和逍遥颗粒,均为6g/次,3次/d;对照组30例口服维生素C,0.3g/次,3次/d;嘱两组患者均外用0.05%维A酸,1次/晚,治疗期间避免日晒,共治疗60天,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逍遥颗粒治疗黄褐斑疗效好,且副作用少。

  • 标签: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逍遥颗粒 黄褐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白芨颗粒+PVA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6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白芨颗粒+PVA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子宫肌瘤缩小的临床疗效。结果56例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除2例术后1个月因黏膜下肌瘤术后感染行全子宫切除术,54例患者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以月经增多紊乱改善最为明显。结论使用白芨颗粒+PVA颗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易恢复的优点,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为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芨颗粒 PVA颗粒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中药配方颗粒因其安全、稳定、可控的特点,且用量少、易服用,同时保留了传统中药饮片的特色和优势,日益为广大医患认可,但是其质量标准不统一,药理机制尚存争议,临床应用中中药配方颗粒仍不能取代传统中药饮片,二者必然是长期并存的关系。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饮片 优势 劣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芪补血颗粒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考察西芪补血颗粒临床拟用量的安全性。方法大鼠给药相当人临床拟用剂量50倍的剂量,通过观察给药后大鼠的一般反应、体重、摄食与饮水、血液学及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研究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食水量、凝血功能、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影响,也未见与药物毒性反应相关的明显中毒靶器官及停药后的毒性延迟反应。结论西芪补血颗粒的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西芪补血颗粒 长期毒性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参芪平喘颗粒的定性鉴别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参芪平喘颗粒中黄芪、甘草、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结论本质量标准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参芪平喘颗粒的定性鉴别。

  • 标签: 参芪平喘颗粒 薄层鉴别 黄芪 甘草 丹参
  • 简介:摘要临床疗效研究是推行一种新剂型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传统中药饮片改良剂型,它具有简单,快捷,调剂方便,质量稳定可控,服用方便等特点,笔者主要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研究方面进行综述,目的为了更好了解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疗效研究的进展,更好推进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临床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翘煮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颗粒成型性、滤过性、干膏收率和连翘酯苷A含量等为指标,优化连翘煮散颗粒的药材粉末粒度、润湿剂用量、干燥时间等因素,以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CRH)为指标考察连翘煮散颗粒制备、储存的湿度要求。结果制定了连翘煮散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将连翘粉碎成中粉,按0.225mL/g均匀喷水充分润湿混匀,采用挤出法制备成型,60℃干燥60min,取出,整粒,包装即得。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 标签: 连翘 煮散颗粒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山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复方山楂颗粒 制备 质量标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日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接收的高脂血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降脂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5例,使用血脂康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5例,对比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21例,一般39例,无效1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有效38例,一般23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67%,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使用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降脂颗粒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天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当归、白芷、天麻、苍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含量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可鉴别出方中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132~1.132μg;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值为1.2%。结论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天苍颗粒的质量。

  • 标签: 天苍颗粒 质量标准 2,3,5,4&prime -四羟基二苯乙烯-2-O-&beta -D-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苁蓉益肾颗粒联合荆防颗粒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病例均来源于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就诊的门诊患者,共98例,按就诊时间编号,参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口服苁蓉益肾颗粒2g,每日2次联合荆防颗粒,每日一付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依巴斯汀片(商品名思金,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40503)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0天,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疗效标准及症状与体征的积分标准,分别统计出治愈、好转、无效例数,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并对两组治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72.00%,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苁蓉益肾颗粒联合荆防颗粒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苁蓉益肾颗粒 荆防颗粒 慢性寒冷性荨麻疹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多指标对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干法制粒制备颗粒剂。方法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II为指标性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八味茵术颗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减压干燥得到的干浸膏进行干法制粒,单因素考察压轮压力、压轮转速、送料速度,并且对处方进行工艺筛选,制备八味茵术颗粒。结果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8倍,提取2次,提取时间0.5h、0.5h。干法制粒处方和条件为干燥浸膏粉99.0%;硬脂酸镁1.0%;压轮压力20MPa、压轮转速4.8r/min、送料速度为15r/min,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颗粒。结论综合多指标优化了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可行性、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八味茵术颗粒干法制粒制备工艺。

  • 标签: 八味茵术颗粒剂 正交试验设计 干法制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止泻保童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其中人参、黄连和诃子肉进行了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黄连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制定了止泻保童颗粒中人参、黄连和诃子肉的TLC方法,并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进行了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在0.04656~0.23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48.2X+0.13(γ=0.99995),平均回收率为96.82%,RSD=1.55%。结论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回收率良好,可有效控制止泻保童颗粒的质量。

  • 标签: 止泻保童颗粒 TLC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芍红颗粒中四种药材的TLC鉴别法。方法鉴别白芍的TLC条件为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1.25︰3︰0.1为展开剂,喷5%香草醛硫酸溶液;鉴别红花的TLC条件为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鉴别川芎的TLC条件为以正己烷︰乙酸乙酯=5︰1为展开剂,在紫外365nm下观察;鉴别蔷薇红景天的TLC条件为三氯甲烷-甲醇-丙酮-水(6︰3︰1︰1),用碘蒸气熏15-20分钟。结果在该鉴别条件下,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专属性高,为复方芍红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复方芍红颗粒 白芍 红花 川芎 蔷薇红景天 薄层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制定利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组方中的主要药物黄芪、黄精、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检测波长为203nm时,黄芪甲苷在1μg-20μg之间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9%,RSD=1.57%。

  • 标签: 利心颗粒 黄芪甲苷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痛风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液流变和血脂的变化,验证中药痛风颗粒冲剂的临床疗效和对痛风患者血尿酸、血液流变和血脂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痛风的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口服痛风颗粒冲剂(黄芪、萆薢、土茯苓等)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苯溴马隆和苏打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酸、血液流变和血脂指标的检测。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血液流变和血脂降低明显。对照组尿酸有降低(P<0.05),但血液流变和血脂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痛风颗粒可降低通风患者血尿酸、血脂和血液流变。

  • 标签: 痛风 脾肾论治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为我院中药配方颗粒的合理使用,采购计划与量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本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收集2018年1月—5月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采用Excel统计中药配方颗粒处方量、使用量,依据处方量选取使用频率排名前25味的中药配方颗粒,并将这25个品种的常用剂量与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以补虚药、温里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品种居多,而使用量最大的品种为附片,占总处方量的64.87%,而使用频率排名前25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大多数用药剂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临床中仍存在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量不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现象,可能与医生的用药习惯有关,也可能是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为固定剂量,导致临床使用剂量不够灵活,此现象需引起注意。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安全性 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儿厌食康颗粒质量标准。方法对麦芽、山药、莲子进行定性鉴别。对颗粒剂中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进行检查,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颗粒剂中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点样量在0.66~3.30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板精密度为1.3%异板精密度为2.6%。平均回收率为96.5%(RDS为1.6%)。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健儿厌食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熊果酸薄层扫描法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为明确我院门诊颗粒剂处方的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及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对我院颗粒剂门诊2011年12月份抽取2168张(其中包括手写处方346张,电子处方1822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合格处方126张,占抽查处方的5.81%,可知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还有很大的空间。

  • 标签: 不合格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 规范处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