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高发区筛查早期食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7月纳入40~69岁的天台县4313名居民作为食管的筛查对象,随机分成碘染色组2047例、常规内镜检查组2266例。比较两组早期食管病变的检出率和食管早诊率。结果最终纳入碘染色组2047例,早期食管病变检出率为6.40%;常规内镜检查组2266例,检出率为0.66%。碘染色组发现病变123例,普通内镜组发现病变13例,两者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碘染色组发现早期食管8例,普通内镜组发现早期食管2例,两者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碘染色内镜筛查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碘染色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早期食管放射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早期食管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放射诊断,并将具体的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资料、内镜检查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发现早期食管患者在放射诊断表现中的8个不同新征象能够从根本上反映患者食管病理特征,其表现的形态学出现的改变和电子纤维镜观察的结果相同。结论放射诊断在早期食管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完成定期、定性、定型、定位以及定量诊断等相关工作,从而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全面的指导,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放射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的X线征象及检查注意事项,提高早期食管的X线检出率。方法收集1995~2011年经手术或食道镜检病理证实的80例早期食管患者的病理资料并与X线钡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钡餐造影提示早期食管仅38例,5例报告食管炎性改变,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而其余37例钡餐造影均报告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有很大的局限性,检出率较低,必须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方可提高早期食管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150例早期食管患者,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早期食管位于胸上段6.7%,胸中段74.7%,胸下段18.6%。内镜下可见糜烂型34%、斑块型52%、乳头型8%、隐伏型6%。组织学见原位18.7%、黏膜内21.3%、黏膜下60%。结论联合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早期食管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胃镜检查 组织病理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早期食管病变筛查中采用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在我县高食管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对40~69岁的常驻居民登记并进行上消化道早筛查,以我院三年筛查出的早期食管及其前变患者为目标人群,选取接受治疗或随访的98例早期食管及其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食管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内镜检查,对镜下可疑病变进行指示性活检并经病理学确诊,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食道患者的检测率均为100.00%(7/7),两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对病变检测时,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分别为100.00%(55/55)、74.5%(41/55);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分别为100.00%(36/36)、94.4%(34/36)。结论对于早期食管病变患者采用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检测技术,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两种方式在诊断病变时,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效果大致相同,可是在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时,碘染色的效果明显优于窄带成像技术。

  • 标签: 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 碘染色 窄带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镜下食管根治术治疗食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在我院的50例食管并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行腔镜下食管根治术,对照组25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即开放式食管根治术。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做出比较并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下食管根治术治疗食管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放式食管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开放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的胃镜检查与分析,评价内镜下食管碘染色在早期食管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本院2010年01月至2012年12月经胃镜检查发现,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48例的资料。其中25例行胃镜下碘液染色。结果48例早期食管以糜烂型最多21例(43.8%),斑块型13例(27.1%),乳头型7例(14.6%),髓质型4例(8.3%)。溃疡型3例(6.3%).58例早期食管病变食管胸中段较多28例(58.3%)。58例早期食管以60~69岁较多25例(52.1%)。术后病理证实发现粘膜下较多29例(60.4%),粘膜内13例(27.1%),原位6例(12.5%)。结论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食管的主要方法,采用胃镜结合碘液染色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的诊断率。内镜下食管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的诊断中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小,效果好,漏诊率低,人群的顺应性较好,是值得高发区高危人群推广使用的食管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早期食管癌胃镜 碘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食管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食管的诊断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食管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共有34例,女9例,所有患者中共有36例年龄为50~76岁;其中鳞癌40例,神经内分泌3例,病变长度不超过1cm的有7例,病变长度在1~2cm之间的有19例,病变长度为2~3cm的有14例,病变长度为3~4cm的有3例。分析结果还显示所有患者中有12例患者是原位、14例为黏膜内、17例为黏膜下;其中原位患者最为常见的是充血型,黏膜内与黏膜下最为常见的是斑块型与糜烂型。结论早期食管多见于50~76岁之间的男性,且鳞癌比较多见,临床可以通过内镜和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这种检查措施是发现早期食管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病理特点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食管患者胃镜下的表现。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食管患者共36886例,其中胃镜下诊断为早期食管患者共168例,均采用PENTAXEPM3000系列胃镜检查,对疑有食管病变者行胃镜下活检及内镜下碘染。结果168例患者镜下提示发病在食管上段28例,占16.67%。食管中段106例,占36.09%。食管下段34例,占20.24%。病理组织学检查156例为鳞状上皮细胞,占92.86%。12例为腺癌,占7.14%。充血型20例,占11.93%。糜烂型112例,占66.67%。斑块型21例占12.5%。乳头型15例占8.93%.结论虽然早期食管的症状轻微,且缺乏典型性,但作为胃镜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探讨,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避免漏诊及误诊。提高早期食管的检出率,从而提高食管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 胃镜 碘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我院自2007-2011年共行食道手术45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营养支持及正确的胃肠道准备,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有效的胃肠减压、饮食指导及预防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5例均未因护理措施不当出现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食管的首选治疗,而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食管根治术后患者被动体位等导致的不适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食管根治术后的患者出现的不适,寻找原因,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提供床栏、餐桌;及时更换卧位;进行腰背部、肢体按摩;进行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及心理护理等,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患者情绪稳定,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病情恢复顺利,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12月期间收治的该病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采用良好、精细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病情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高龄(≥70岁)食管、贲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食管、贲门患者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占73.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高龄食管、贲门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机体器官;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重点在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围手术期 老年人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食管是我们国家的高发疾病,早期食管患者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较,食管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食管微创手术的方式较多,本文就食管手术方式作一论述。

  • 标签: 食管癌 微创 手术方式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238例胸段食管的手术治疗情况,分为高龄组(65岁以上)及低龄组(60岁以下)两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对围手术期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63.1%)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2%)较低龄组高(分别为12.1%与13.8%),住院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高龄组2例,低龄组1例。结论老年人开胸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了解开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加强对围手术期处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食管癌 外科治疗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食管在我国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研究认为食管病死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五位,临床应予以重视。据报道,在我国食管是导致癌症死亡原因的第四大肿瘤,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外科治疗方案仍然是对食管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案,但是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9%。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的治疗进展,对于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就此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待能够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局部晚期食管癌 临床治疗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患者放疗期间的饮食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食管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两组患者放疗损伤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放射损伤程度0-2级的有39例,占97.5%;对照组0-2级患者有19例,占4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食道化疗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可有效有效减少放疗反应,保证营养的摄入,有利于放疗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食管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12月43例食管患者施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43例食管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在食管的围手术期,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患者食管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手术中护理配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内行食管切除术的1685例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685例患者经过严密、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无一例是由于围手术期内护理、治疗不当原因导致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充分呼吸道准备,术后注意气道护理、营养支持,正确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能够有效提高食管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

  • 标签: 食管癌 围手术护理 术中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