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梗阻手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肠内置肠排列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结束后伤口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伤口感染率为25.3%,观察组为3.1%,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肠排列术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后伤口感染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 粘连性 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与治疗组(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两组,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其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切口感染率,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 临床效果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带有牙根信息的理想牙合三维牙列模型,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和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开发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使用人类真实牙齿模型,经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获得完整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根据标准弓形,参考Andrews六要素对三维牙齿模型进行排列,获得完美排列位置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果构建了具有不同类型的完美弓形和咬合位置的数字化三维人类牙齿模型。结论相对于利用二维牙弓曲线作为牙齿排列的参考,本文提供的标准排列的三维牙齿模型更具便捷性和直观性,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和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开发提供方法学基础。

  • 标签: 数字化 牙齿模型 诊断性排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肠梗阻手术与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梗阻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13.73%(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传统肠梗阻手术 小肠内排列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9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效果。方法择选2010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传统肠梗阻手术者作为对照组(52例),将行小肠内排列术者作为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2.35±0.51)d,腹胀消失(4.03±0.75)d,住院时间(6.13±1.02)d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临床上应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来修复骨缺损或促进骨愈合,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际中。而本院应用重组合异种骨来治疗病人,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我们应用RBX(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植骨例数尚少,经验不足,尚需临床大量应用积累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不过如果进一步对RBX(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加以完善,这将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重组合异种骨 临床
  • 简介:摘要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护士拔针后未及时将针头分离放入锐器盒所发生的针刺伤占总数的比率超过50%,因此应当提倡随身携带锐器盒。虽然病区治疗车上配备的锐器盒不具备便携性,体积较小的锐器盒可放于治疗盘中,但无可靠固定装置,且院感管理的限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护士难以做到随身携带。我们设计了一种便携式锐器盒组合托架,分为上下两层,治疗盘位于上层,污染物收纳盒和锐器盒组合置于治疗盘下层,通过托架固定且密闭。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可方便携带,对拔针后输液针尖及时处理,可大大减少锐器伤的风险,同时污染物和治疗盘上下分层可更好地满足院感管理的要求。

  • 标签: 锐器伤 锐器盒 设计
  • 简介:摘要钙拮抗剂(CCB)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卒中作用显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线治疗药物,尤其是对于那些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并发症和具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多项临床研究及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CCB+ACEI联合治疗高血压是最佳组合

  • 标签: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降压药物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串联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时机及疗效。方法对24例Ⅲ型胫骨Pilon骨折采用克氏针串联内固定和重建钢板固定腓骨,结合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8~20个月。手术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4例;良6例;可4例。结论胫骨远端克氏针串联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对已经受伤的软组织创伤较小,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一期愈合,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Ⅲ型Pilon 骨折 克氏针 内固定 串联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目前科学家们正紧锣密鼓地研究寨卡疫苗,开发新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寨卡疫情,但美国一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成功从现有药物中找到治疗寨卡病毒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种不同药物组合与不同组合剂量对妇产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5组的镇痛药分别为,A组为吗啡0.6mg/kg加高乌甲素16mg;B组为吗啡0.4mg/kg加高乌甲素32mg;C组为地佐辛0.6mg/kg加高乌甲素16mg;D组为布托啡诺5mg加高乌甲素32mg;E组为芬太尼0.01mg/kg加高乌甲素32mg进行镇痛,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h疼痛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VAS评分术后各时C组、E组评分均低于A、B、D组(P<0.05)且以E组降低幅度更大;OAS评分术后6h、12hE组低于其它各组(P<0.05);恶心的发生率C组低于其它各组,头痛、头晕的发生率E组低于其它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不同药物组合与不同剂量镇痛药物联合应用,进行多模式自控静脉镇痛,可提高妇产科手术后静脉镇痛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多种不同药物组合 不同组合剂量 妇产科手术 静脉自控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对于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在早期诊断检查时均进行了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及尿酶的检测,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对早期慢性肾病检出率。结果在我科治疗的50例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在早期肾病诊断中应用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酶的检查指标确诊患者为49例,检出率为98%。与肾活组织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组合指标在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慢性肾病的治疗争取了最佳时机,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组合分析 慢性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探讨在肺癌诊断中的优化及减少过度医疗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收集145例确诊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53例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并计算分析上述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单项检测各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以CYFRA21-1最高(73.10%),特异度以CEA(90.56%)最高。两项联检以NSE+CYFRA21-1灵敏度最高(81.54%)。三项联检以NSE+CYFRA21-1+CEA灵敏度最高(87.50%)。四项联检以NSE+CYFRA21-1+CEA+CA125灵敏度最高(87.93%)。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89.51%)。结论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组合中以NSE+CYFRA21-1+CEA组合对于肺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可减少患者费用负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肺癌或体检筛查的指标。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优化组合 早期诊断 过度医疗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病是当前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近年来该病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内分泌失调所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用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成为许多患者的选择。本文从多个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采用天然中药,粉碎加工制剂,无毒副作用,从而避免了肝肾损害,可以使患者放心使用。而且该中药作用直接,起效快速,在治疗过程中使乳腺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消除乳腺增生,根据临床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其总有效率可达98.7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病人(13膝),其中一男一女为双膝。年龄约5岁~16岁。均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髌韧带外侧半胫骨结节止点内移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获得3个月~4年随访,平均2.3年,全部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无脱位恐惧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采用Lyshohn1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平均评分92分。结论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半腱肌 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
  • 简介:摘要根据当前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研制了一种与野战医疗所配套的模块化快速组合式医用气体(包括氧气、负压气体、正压气体)集中供给系统,解决了批量伤病员在野战救治过程中同时需要医用气体的难题,保证了野战医疗所伤病员救治工作的顺利完成。该系统操作方便灵活,组建和拆除速度快,操作人员无需特殊培训即可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整套系统的建立与撤离。

  • 标签: 野战 模块化 快速组合 集中供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力优化组合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科室二级管理架构,结合层级管理(护士长-区域组长)、制定岗位说明书、改变排班模式-由每天轮岗改为每月轮岗、建立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定时发放临床满意度调查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仪器设备的培训、考核,落实复用物品的集中管理。结果通过人力优化组合,在落实集中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层级管理,业务范畴拓宽,临床满意度提高,器械、器具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都大幅度的增加。结论人力优化组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员工素质及员工满意度,减少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员工和护士长的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力优化组合 集中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例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17例实施康复护理组合,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实施康复护理组合的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组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