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使带教老师和学生在较短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高质量,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并较好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带教方法。方法带教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实习过程中相互评价、相互提意见和建议,注重信息的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结果老师和学生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双向性 临床护理 教学方法 探讨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新医改双向转诊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思考其深层次的原因。指出调整好各方的利益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从根源“经济利益”入手,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才能有效疏导解决医改中的种种矛盾。建议政府着重从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方面来协调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三方的利益,避免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竞争,有助于通过开展对口支援和相互协作,构建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新医改的蓝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双向转诊管理为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协调,做到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方法建立了医院和社区转诊制度的绿色通道,我们派专人去登记每日出入院患者的资料,有专人管理双向转诊,落实患者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加强双向转诊的跟踪服务。结果提高了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降低了病人的治疗费用,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增加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结论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促进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了我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提高了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利用率,在经济和利益效果佳的状态下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 标签: 双向转诊 延续服务护理服务 实施 对策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向转诊是医改模式下促进不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改变患者就医难的一项措施。本文总结了双向转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方案,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 标签: 双向转诊 问题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监测中日间首次血压在日间平均血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440例,对日间首次血压与日间平均血压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日间首次血压均数明显高于日间平均血压(P<0.01)。首次血压增高组和降低组的均数比较平均血压的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中首次血压存在“白大衣效应”和“逆白大衣效应”的双向效应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首次血压 高血压 诊室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设计合理、测试精确的视力。方法按照Webr-Fechner定律,以9√10倍公比十进制增率,视力小数记录,取1′视角,以眼结点为圆心,5米半径圆弧所对之弦为圆形视标笔划宽度。选用1365例2730只眼,与标准对数视力做了对照检查。为免与国际标准视力小数记录混淆,在视力记值右上角标“˙”,以示区别,读作“圆形记录”。结果绘制圆形视标,在5′×5′视角的圆面积内绘1、2或3个黑色辨点,辨点直径及辨点与辨点之间距与该排视标辨点设计直径相等,圆面积外环线绘制为极细的黑色点线。圆形视力为106cm×75cm一开纸张大小,视标从上至下12排,每排5个,共60个。各排视标列、行距与该排视标的直径相等。被检者以能读出视标内1、2或3个黑辨点数目为检查目的。1.0˙为正常视力,1.1˙以上为超常视力,0.9˙以下为异常视力。与标准对数视力对比,圆形视力视力0.06˙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3.6,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0,视标行相差4排。圆形视力视力0.1˙~0.5˙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4.0~4.4,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3~4.7,视标行相差3排。圆形视力0.6˙~1.0˙视力者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应当为4.6~5.0,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4.8~5.2,视标行相差2排。圆形视力1.1˙~1.2˙视力者按标准对数视力的理论设计视力为5.1~5.2,而实际对照检查结果为5.2~5.3,视标行相差1排。以上对照检查结果视标行平均相差2排。将对照检测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临床意义。结论圆形视力设计符合Weber-Fechner法则,视标设计为圆形,被检者辨认是通过点与点间关系所识别,更确切反映视网膜几何成像原理。视标增率是十进制几何级数递增,视力小数记录算术级数递减。视标、视力设计整体对被检者拥挤效应均匀,便于视力比较、平均和统计。圆形视力设计合理、临床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视力表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制下糖尿病双向转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两组A组和B组均48例。A组实行家庭医生制下双向转诊,B组于家庭医生制下不实行双向转诊。分析两组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A组的血脂达标率为47.92%、血糖达标率为50.0%,明显比B组的29.17%、33.3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83%,明显比B组的83.3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糖尿病患者施以家庭医生制下双向转诊,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双向转诊 家庭医生制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维生素B2的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主要利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的双向流膜的分离技术,充分的应用到了维生素B2的提取纯化过程当中,因此需要对其双向流膜的分离技术进行做出全面的了解,最终实现对其技术的不断研究。在本文当中首先对双向流膜分离原理进行了概述;其次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双向流膜分离技术在维生素B2的纯化技术当中的应用做出了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双向流膜 分离技术 维生素B2 纯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ZX-Ri自血免疫双向调节疗法”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疗效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临床分组比较的开放性研究,选择各类型白癜风1300例,以3个月临床治疗效果为准,记录数据,观察分析。结果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保持在98%,其中3例患者中途选择放弃治疗。结论ZX-Ri自血免疫双向调节疗法在治疗白癜风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尤其针对初期白癜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类型组发现,不同发病部位、性别、年龄段、时期白癜风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差异,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因此技术值得在白癜风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 标签: ZX-Ri自血免疫双向调节疗法 白癜风 免疫力 体内微循环 内调外治
  • 简介:摘要半半里证是金·成无几注解《伤寒论》时曲解张仲景本意而主观臆断的谬误观点,后人均以为是张仲景的观点,而流传至今贯穿于现代中医学的各种教材里

  • 标签: 半在里半在外 半表半里 谬误 张仲景 成无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向信息沟通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对照组为2016年6月—2016年9月谈话的367名护理人员,观察组为2016年9月—2016年11月谈话的367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常规沟通,观察组护理人实采取双向信息沟通。结果与患者进行双向信息沟通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双向信息沟通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使护士长与护士之间在传达信息进行沟通时更为便捷,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双向信息沟通 护理管理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松江区精神障碍患者双向转诊的运行现状,探讨双向转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根据2013年我院门诊和出院患者数据,通过收集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转诊成功和未实现转诊的原因。结果2013年我院双向转诊的患者总数为272人次,转入患者30人次,占总人次的11%;其中转出患者242人次,占总人次的89%。转入与转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转诊以男性患者为主,达63-66%之间,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居多,为80%以上。结论目前松江区精神障碍患者双向转诊,特别是上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并需社会共同参与。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双向转诊 对策
  • 简介:摘要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可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服务,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双向转诊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及其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双向转诊 医改 医疗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药柜评分的设计和在门诊中药房当中的运用。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2年6月我院发生的小药柜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记录,并结合这些问题设计小药柜评分,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门诊中药房施行。研究使用小药柜评分前后相关不规范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施行小药柜评分后中药使用错误次数减少47次、药品丢失次数减少21次、药品储存错误次数减少19次、药品过期后未处理次数减少22次。结论利用小药柜评分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药柜内中药的管理进行改善,并且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小药柜 评分表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压疮风险评估,指导护理人员加强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预防,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选择Braden量表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工具制定压疮风险评估。对住院高危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防范措施。结果应用风险评估减少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增强了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结论压疮风险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压疮 风险评估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性眼病变进行临床检测,探讨糖尿病性眼病变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本院会诊检查的22例(44眼)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22例(44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BUT检查、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法、糖尿病眼底检查等各项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糖尿病容易引发患者的眼损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BUT检查、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法、糖尿病眼底检查等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性眼病变的及早发现和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眼表病变 临床分析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自然分娩中实施优质接生以降低会阴切开率的研究。方法引进外院优质接生登记,选择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自然分娩者中优质接生1153例。对会阴切开例数及概率进行统计。结果在引进优质接生登记实施三个月与未实施登记的前三个月进行对比,会阴切开率降低28.77%。结论实施优质接生登记后会阴切开率及裂伤程度明显下降,助产技术得以提高,促进了产妇产后更好的康复,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其优点十分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斜视手术中角膜保护对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接受斜视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行斜视手术,其中对照组未行角膜保护措施,观察组对患者角膜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2.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下眼睑中央泪河高度(TMN)、眼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眼影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斜视手术中行角膜保护措施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对患者眼的不良刺激和影响,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斜视手术 角膜 保护 眼表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