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E是否可以联合Lac指导术后患者复苏。方法研究入选120例非感染术后患者。抽取T0和T6点时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评价BE和反应组织灌注指标的相关性以及BE和反应流量指标的相关性。根据T6点时BE和Lac分成4组,比较组间△PCO2、ScvO2、6小时乳酸清除率、12小时乳酸清除率。结果T0点时BE和Lac有相关性。T0和T6点时BE和△PCO2、ScvO2有相关性。BE≥-3mmol/L组内,Lac达标与否,组间△PCO2、ScvO2、12小时乳酸清除率均达标;Lac≥2mmol/L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不达标。BE<-3mmol/L组内,Lac达标与否,组间△PCO2、ScvO2、12小时乳酸清除率均不达标;Lac<2mmol/L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达标。结论BE可以联合Lac指导术后患者复苏,BE比Lac提前反映患者的循环状态,避免单用Lac导致的复苏过度或者复苏不充分。

  • 标签: 术后患者 复苏 碱剩余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VF/ICSI-ET治疗周期中第三天(D3)移植冷冻后剩余可利用胚胎继续体外培养的囊胚形成情况及意义。方法将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可利用胚胎通过序贯培养至囊胚阶段,将可利用囊胚进行冷冻,在未妊娠患者下一周期将其解冻移植,比较同时期通过冷冻解冻D3移植后的胚胎的植入率、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结果402例不孕症患者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胚胎2807枚形成囊胚2001枚,可利用囊胚1074枚,将可利用囊胚冷冻;其中43例未妊娠患者的65枚囊胚在下一周期解冻后移植,其植入率47.0%极显著高于878例患者的1814枚卵裂期胚胎解冻后移植的植入率21.3%;而妊振率65.1%显著高于解冻后卵裂期胚胎的妊振率37.9%;多胎率和流产率无性显著差异。结论囊胚体外培养可以筛选出具有发育潜能的剩余胚胎提高可利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

  • 标签: 剩余胚胎 胚胎培养 囊胚 序贯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笑气吸入应用于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中的镇痛效果。方法120例需行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笑气吸入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治疗结束后调查2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感受,进行疼痛VAS评分、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笑气吸入组HR、SpO2变化平稳(P>0.05);对照组HR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无明显变化(P>0.05)。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两组均不良反应。结论笑气在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笑气 光动力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结合中成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个期间内,选取仅采用光动力治疗的3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内选取采用光动力结合中成药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光动力结合中成药在治疗中重度痤疮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光动力 中成药 中重度痤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运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6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可以有效的保证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同时不会提升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 标签: CO2激光 光动力 尖锐湿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eagle犬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28天的毒代动力学。方法18只Beagle犬分成3组,分别以1.5、4.5、10IU/k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28天。于第1、15、28天用ELISA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重组人胰岛素的血药浓度。结果在1.5~10IU/kg剂量范围内,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AUC和Cmax与剂量呈正比,同剂量下多次给药的Cmax和AUC与单次给药比较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素多次给药不会引起药物明显蓄积。

  • 标签: 重组人胰岛素 Beagle犬 毒代动力学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UCA)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67例UCA进行采用ALA-PDT治疗,7~10天治疗1次,共1~5次;治疗后1、3、6月进行随访;结果患者治愈率89.6%,复发率10.4%,少许患者出现轻度水肿、刺痛,1例患者出现尿道黏连经扩尿道后恢复正常。结论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

  • 标签: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学疗法 尿道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层导流护理在光动力治疗黄斑变性中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O15年1月-2O16年12月接受光动力治疗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层导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能力、患者满意度及复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配合能力、患者满意度及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分层导流护理对接受光动力治疗黄斑变性的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分层导流护理 光动力 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软技能改善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检查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检查成功率。

  • 标签: 护理软技能 尿流动力学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DHS与PNFA手术治疗49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DHS组20例,PFNA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4~18个月,平均10.6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骨折复位效果,股骨颈螺钉的位置,He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内固定失败率导致再次手术发生率比DHS组(P<0.05),结论DHS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并发症方面有优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DHS PFNA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并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患者78例的病历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单纯接受光动力疗法,观察组39例,采取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光动力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单纯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后者可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皮肤 恶性肿瘤 光动力疗法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和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5d、术后3个月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术前各观察指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及直肠肛门移植反应阳性率均为最低水平,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肛肠动力学会有所下降,但术后3个月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肛肠动力学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尿道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尿道尖锐湿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CO2激光进行治疗,外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涂抹,连续三周,每周复查一次,治疗效果的评价需要在治疗完成以后的4周、8周、12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之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10%,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4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前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尿道HPV感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尿道HP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中不同子宫处置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寻在常规腰硬联合麻醉下对产妇更优的麻醉方式。方法60例择期剖宫产随机分成A、B组(n=30),在胎儿娩出后,A组将子宫暴露在腹腔外娩出胎盘、缝合子宫、清洗腹腔,B组在腹腔内完成操作。观察二组产妇在术前、胎盘娩出期、子宫缝合期、腹腔清洗期四个时间段内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发生率和产妇舒适度以及辅助药物治疗率。结果舒适度(优)A组9例(30%),B组22例(75.8%);心动过缓A组10例(33.3%),B组5例(17.2%);低血压A组8例(26.7%),B组4例(13.8%);其中需辅助镇静镇痛完成手术的A组10例(33.3%),B组3例(10.3%);用阿托品治疗心动过缓的A组5例(16.7%),B组3例(10.3%);用麻黄碱治疗低血压的A组4例(13.3%),B组2例(6.9%)。两组在舒适度、心动过缓、低血压上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A组手术方式对产妇生理扰乱更大,对麻醉管理要求更高,麻醉应适时辅助镇静镇痛治疗以消除产妇痛苦方能获满意麻醉效果。

  • 标签: 剖宫产 处置方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动力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保证动力系统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正确使用动力系统,缩短开颅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掌握动力系统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及术后保养,延长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动力系统 正确使用 基本结构 维护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测的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泌尿科被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对所有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探讨。结果通过检查得知,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诊断,65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其中,8例膀胱表现出顺应性的增加,所占比例为12.31%,20例患者的逼尿肌表现出不稳定的现象,所占比例为30.77%,45例患者的膀胱出口表现出梗阻的现象,所占比例为69.23%。尿动力学检测对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功能进行准确的反映,通过检测与分析,对其具体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显示,得出以下结论,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03.4±24.1)、初始尿意容量为(148.5±70.5)、最大容量则为(235.6±112.4)、剩余尿量为(78.5±32.5),最大尿流率为(6.4±0.7),表明患者的膀胱功能受到了相应的损害,逼尿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结论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测的价值比较显著,可对患者的尿道功能进行有效的反映,在其病情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还可为其治疗手段的确定提供相应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患者 尿流动力 临床检测 逼尿功能 膀胱功能 最大尿流率
  • 简介:摘要糖尿病胃轻瘫(DGP)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约为50%一76%,临床症状主要为胃排空延缓,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状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控制有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比较明确的关于DGP的发病机制,有学者提出可能与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心理因素等有关。临床上对患者多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对优质护理对于DGP的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胃轻瘫 优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1例行脉搏轮廓法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和机械通气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患者均予以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压力(PCV)控制法肺复张(RM),观察41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肺复张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与复张前比明显升高,P<0.05,复张后中心静脉压快速恢复基础水平,肺复张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时,会使患者的学流动力学有短暂的变化,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因此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58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每组79例。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HR、SBP、DBP明显下降,插管及拔管阶段,两组HR、SBP、DBP明显回升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会影响血流动力学,但舒芬太尼影响波动小,更为稳定,适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尿流动力学特征,评价检查的价值。方法以泌尿外科收治的老年人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始时间2015年2月,截止2016年8月,入选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指导治疗。结果病例组完成检查43例,对照组40例;病例组最大逼尿肌压力、BC低于对照组,病例组逼尿肌顺应性、VMCC、BUA高于对照组,病例组逼尿肌不稳46.0%(23/50)出口梗阻20.0%(10/50)高于对照组则为22.0%(11/50)、0.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愈率94%(47/50)。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可用于分析病因,指导治疗。

  • 标签: 尿动力学 男性 老年人 急性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