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哮喘患儿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96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的健康宣教。结果患儿家长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掌握率为93.75%,对照组掌握率为70.83%(P<0.05);出院后哮喘患儿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两组患儿哮喘发作率,观察组48例中发作4例,对照组48例中发作13例,(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和家长对哮喘知识认知程度和行为,在治疗基础上并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哮喘发作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小儿哮喘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接诊并收治5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根据患者有针对性的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对糖尿病的基本形成机制的了解,饮食、作息、生活习惯的健康教育;对照组27例患者并未采取社区健康教育。于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2、4、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形成机制的了解程度,是否按时服药、是否控制饮食作息、是否进行运动及自我监测习惯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比较,观察组糖尿病知识的调查问卷的平均得分(94.5±1.5)分,对照组糖尿病知识的调查问卷的平均得分(74.5±2.5)分,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社区健康宣教后的2、4、6个月定期随访调查中,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行为影响是确切肯定的。不仅起到了控制疾病恶化的作用,而且治疗依从性较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值得在临床大量推广。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糖尿病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化疗间歇期患者行为的影响,提高患者依从性、主动配合,减少化疗反应,使下一疗程的化疗如期进行,提高满意度。方法将未开展健康教育的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根据不同患者需求开展健康教育的2011年1月-2011年11月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行为评分和满意度调查,并效果评价。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护患沟通和教育后,患者行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融洽护患关系,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率,有利于减轻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不适,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化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健康教育 化疗间歇期 遵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综合干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行为情况。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干预,观察组的治疗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行为具有良好的正面影响,

  • 标签: 哮喘 遵医行为 综合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无严重并发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继续进行连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行为和血压控制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正确服药、自我监测、按时复诊、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提高。血压控制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行为,延缓靶器官受损。

  • 标签: 连续性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对50例支气管扩张住院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了解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结果5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率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支气管扩张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给予持续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行为在正确服药、自我监测、按时复诊(p<0.01)、控制饮食(P<0.05)等几个方面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连续性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对壮族糖尿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壮族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情况、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PG)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06),行为高于对照组(P=0.0002),血糖控制好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壮族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壮族 糖尿病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心绞痛患者中对行为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医嘱遵从率为91.18%,明显较对照组70.59%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行为,利于病情控制,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绞痛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从医嘱的影响,探讨其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我院就诊的212例农村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每月一次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治疗,定期监测,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定期查体、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者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舒服压有所上升,其并发症发生例数高于试验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遵从医嘱率,有利于控制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健康教育 农村 高血压 遵医行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行为的影响与糖尿病康复间的关系,为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8例在本社区服务中心建档的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住院和出院后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出院后未再给予健康指导。十六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自我监测等方面的行为及康复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行为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与行为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行为,促进糖尿病康复;通过对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的率与疾病康复的相关性比较,更有利于在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7月10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行为。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6个方面行为占比(79.2%)明显优于对照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疾病发展及减少并发症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低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其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行为率。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行为中家庭护理干预产生的影响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并且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对他们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六个月之后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程度以及率比进行护理干预之前都有所提高,并且前后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行为的概率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来我院胃镜室首次检查的患者120例,实施心理护理为观察组,未实施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质量及对医疗的依从性的对比。结果通过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对胃镜检查的认知及行为,同时强化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缩短了检镜时间,插管率明显提高,减少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痛苦。

  • 标签: 胃镜检查 护理对策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风湿病患者负面情绪及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地缓解负面情绪与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湿病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随访对慢阻患者健康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在患者住院时开展常规护理,未开展护理随访工作,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出院后对其开展为期半年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指标以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的FEV1指标和PE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情况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随访能有效规范慢阻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随访 慢阻肺 健康行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对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此次所管理的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宣传;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服药以及自我监测、按时进行检查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必要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行为,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 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高血压患者不行为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共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27例,本课题采取院内自设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出问卷127份,回收123份,对他们的不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从对123例患者调查中显示,不行为和患者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病程及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等因素相关。结论只有针对高血压患者不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患者行为的重要性,才能减少不行为的发生,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不遵医行为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行为与生存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青光眼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