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推拿手法“深透”要求的探讨,得出“深透”是遵循正确的现代医学原理。方法以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为基础,力求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用安全可靠疗效更佳的手法,取代缺乏科学的手法。结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以最简单、最符合医学原理的方法,让病人能接受手法治疗达到医疗目的的新观点。

  • 标签: 中医手法 深透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在脂肪形成、糖代谢、炎症反应、肿瘤及内环境稳定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PPARγ翻译后修饰对机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PPARγ有多种翻译后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泛素化、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smallubiquitin-relatedmodifiermaterialized,SUMO)、乙酰化、亚硝基化与硝基化等。本文主要对翻译后修饰对PPARγ功能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PPAR&gamma 磷酸化 泛素化 SUMO化 乙酰化 亚硝基化与硝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推拿手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患者按照中医分型,辩证取穴,用手法的虚实补泻,作用在不同的经穴上从而启动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96%。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落枕有较好疗效,要不断提高手法技巧及临床经验。

  • 标签: 推拿 中医 落枕
  • 简介:摘要推拿手法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熟练的手法应该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特点。手法的操作必须注意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论述了推拿手法中省力杠杆,速度杠杆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推拿手法 运力原理
  • 简介:摘要“持久”就是指手法的操作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作用,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使手法的刺激积累达到有效的刺激量。要充分了解“持久”之具体含义并有技巧的在临床达到“持久”才能更好地发挥推拿手法之疗效。

  • 标签: 推拿手法 持久 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胸痛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某院189例可疑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组采用同种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查后的结果。结果两组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值上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次白蛋白测量值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有效测量患者血液中白蛋白值,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胸痛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法分别对47例被确诊为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和45例健康者的IMA(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将其与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和cTnT(肌钙蛋白T)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ACB值分别为(95.31±9.68)U/mL与(50.65±6.73)U/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胸痛后2h内的IMA的阳性率与同时间内的CK-MB及cTnT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内的比较差异则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虽然目前的表观遗传学药物开发仍然局限于靶向DNA甲基化,但新的证据表明组蛋白甲基化是另一种主要的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决定因素,并且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经常失调。最近,组蛋白甲基化靶向治疗AML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有效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将综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靶向治疗AML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组蛋白甲基化,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手法复位在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足蹬法复位治疗,研究组接受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再次脱位、复位情况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研究组92.50%高于对照组65%,对比再次脱位率,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1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肩关节脱位建议可给予手法复位法,效果突出,复发率低,促进疾病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肩关节脱位 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延边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CB)方法检测386例健康人群血清IMA含量,按民族、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比较,建立本地区的IMA参考区间。结果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之间IM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延边地区IMA的参考区间为≥61.47U/mL。结论建立了延边地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为临床结果分析提供依据。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白蛋白钴结合试验 参考区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具体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分别对对有移位和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或者采取不同方法的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在随机方位的138例经过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效果优者占53.63%,良好的占19.56%,尚可的占13.76%,差者占13.05%。结论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手法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几乎无创伤,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 标签: 闭合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48例最终确诊为ACS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IMA水平,定量测定CK-MB、cTnI。通过绘制IMA在该人群中用于诊断ACS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判定最佳临界值。测定IMA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IMA水平显著升高,均值为76.47±12.28U/ml,(P<0.01)。根据ROC曲线,当Cutoff值为69.54U/ml时,IM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75.0%、90.0%、94.7%和60.0%,曲线下面积为0.892。48例ACS患者中,入院即刻IMA测定值水平超过最佳Cutoff值者为36例,阳性率达75.0%,而同步测定cTnI阳性者仅为5例,阳性率为10.87%,CK-MB阳性者仅为6例,阳性率为13.04%,IMA与其他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MA是诊断ACS的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扭转的X线表现,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扭转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和手法整复率。方法分析近年来检查发现的31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其中器官轴型24例,经手法整复21例。网膜轴型7例,经手法整复2例。结果器官轴型胃扭转多见,手法整复成功率高。网膜轴型胃扭转较少见,手法整复成功率较低。结论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手法整复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扭转 手法整复 数字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柱相关疾病是指脊柱椎体发生变形、关节错位、软组织损伤而诱发的脊柱之外的一些相关疾病,其临床表现相对复杂,治疗困难较大。近几年发现,手法治疗在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出于对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进行进行分析的目的,从手法治疗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或腰肌劳损等几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 标签: 脊柱相关疾病 手法治疗 临床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365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明确诊断后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经过3-6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方法简便,失败率低,副作用小,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推广。

  • 标签: 桡骨下端骨折 石膏托 外固定 手法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