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法“深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论手法“深透”

何国康

何国康(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推拿手法“深透”要求的探讨,得出“深透”是遵循正确的现代医学原理。方法:以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为基础,力求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用安全可靠疗效更佳的手法,取代缺乏科学的手法。结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以最简单、最符合医学原理的方法,让病人能接受手法治疗达到医疗目的的新观点。

【关键词】中医手法深透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92-02

中医推拿手法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物理调整方法,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长处,对许多疾病和损伤,能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起到其他中西医疗法难以替代的治疗效果。那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手法的治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用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的,最符合医学原理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痛苦。笔者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手法”的“深透”对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现将手法“深透”探讨报告如下。

一、深透要领

《中医推拿学》中熟练的手法技术应该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的基本要求。所谓“持久”是指手法能够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所谓“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根据病人体质、病症、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所谓“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稳性;所谓“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稳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要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上四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最终作用产生“深透”效果到病变部位。所以手法一定要准确、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意集、气随、力透的效果,在临床上手法技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做到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二、深透的分析

中医手法治疗是通过医生(操作者)用肢体于病人的体表完成一定的动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与药物治疗一样,不同性质的疾病必须侧重运用不同特点的手法,尤其是不同深透程度的手法运用更是临床治疗好坏的关键,“深透”是每一类手法最重要,也是最终要达到目的的要求。中医手法的深透性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首先是手法的力量大小,力量是深透的基础,力的大小和深透性是成正比的。但“深透”不是简单的“有力”,力量过大,过猛,超过了人体承受力,就可能造成皮肤肌肉甚至骨骼内脏的损伤;第二是力量的持久性,手法治疗时力的持久是深透的关键,只有持久的力才能进一步深透,否则将是作用于体表的暴力,持久的力即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力”;第三,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受力点的压强的大小直接与深透相关;第四,手法操作时,强调支点于体表的吸附程度,没有支点的吸附,则没有力的持久可言。在临床操作中根据笔者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体会到比较能直接产生“深透”性的手法主要有:点穴法、理筋法、分筋法、拨络法、弹筋法、擦法、滚法、按法、推法、拿法、点按揉法、踩跷法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首先做到诊断准确,根据不同疾病的缓急、病位的深浅、症候的虚实、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肌肉的丰厚程度等不同性质选择不同手法。具体操作时要做到手法灵活,如在治疗软组织损伤和颈肩腰腿疼痛的筋伤疾病,疗效的好坏关键是“力”能否达到病灶所在处,在治疗中要抓住原发性压痛点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即手法产生的力要恰到好处地作用于病变部位。力太过或部位不当则造成人体组织出现新的损伤,而力不及或不能作用于病变部位,达不到“理筋整复,舒筋通络”的作用。在筋伤疾病中,急性发病、体质虚弱、皮肤娇嫩、初次治疗的病员使用手法时宜轻,不宜过多使用弹拨点压等较强力的刺激性手法;棘上韧带损伤、肢体小关节韧带损伤等病位较浅,皮下脂肪及肌肉较少,强直性脊柱炎(其腰部肌肉由于长时间病理性刺激而弹性下降,肌肉紧张,对力的耐受性较差),腰椎增生性关节退行性病变,一般多伴有骨质疏松等,上述疾病在接受手法治疗时,以揉法、滚法、拿法为主,必须用轻揉,深透性要求较浅,手法治疗目的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为主;另一种情况就是像腰背部肌群、臀部肌群、大腿部肌群等较丰厚的肌肉,以及如髂脊肌、梨状肌等深处肌肉和筋腱,且局部损伤及劳损后软组织就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组织,一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形成恶性疼痛环,继而粘连和痉挛现象更加严重,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造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在手法触诊时,就可触摸到结节样或条索样改变等情况。所以治疗时手法宜相对有力、深透,一般采用点穴法、理筋法、分筋法、拨络法、弹筋法或在用药物介质的前提下使用擦法,使“热”渗透到深部的病变组织,才能达到放松肌肉、解除痉挛、松解粘连的最终目的,即可治标也可治本,做到标本兼治。

三、结语

手法“深透”的要求,首先要根据病情,结合整体,辨证施法;二是手法要缓慢,力作用于筋骨,达到深处骨缝;三要顺筋顺络,循经取穴,从近心端到远心端,由上而下(以解剖走向为准)。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害的软组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就可能形成不同程度的痉挛粘连,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中医理论学称之“不通则痛”,我们用手法治疗这些病种首先要消除痉挛和粘连,而且深处的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一般人是难以触摸到的,那么作为手法医生,通过手的力量并且将“力”深透到病变部位进行施术,从而达到舒筋通络,使紧张痉挛的筋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即“松则通”;理筋整复,对骨缝开错、韧带损伤等要积极采取措施,拨乱反正,令各守其位,才能有利于肌肉痉挛的缓解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可使经络关节通顺,即“顺则通”;适当的手法深透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对关节粘连僵硬者,适当的被动活动侧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关节,即“动则通”,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以解除痉挛、粘连,同时有利于病变组织逐渐得到改善或恢复,疼痛消除,功能活动正常,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由此可见,深透手法可使经络血脉通顺,筋腱关节松动,但必须把握住手法的力度,做到力“内动外不动”,控制好手法时间频率,才能“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经过笔者的临床观察,手法的熟练程度及如何运用手法,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以手法的熟练灵活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吸收传统手法精髓的同时,还要积极吸纳西医生理病理学、解剖学知识。而对于各有所长的具体手法,应当根据不同的关节和肌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病理基础有所不同,进行辨证施治,抓住病变本质,治病求本;采取相应的措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并针对病变轻重缓急以及个人体质和时间、地点的不同,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俞大方等.中医推拿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10月1版

[2]龙翔宇.推拿手法的深透性及其在腰腿疼痛疾病的应用[J].按摩与导引,2000年1期

[3]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4]李义凯.中国的脊柱推拿[J].按摩与导引,2000年第一期

[5]齐济生等.浅谈循经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J].按摩与导引,2000,(4):5.

[6]孙树椿、孙树镐主编.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