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90例肝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63例,女性27例;年龄13-81岁,平均年龄47.7岁。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5组,即1-7d组、8-14d组、15-21d组、22-28d组、大于28d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留置1-7d组46例患者,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率为23.9%;8-14d组56例患者,不良反应19例,不良反应率为33.9%;15-21d组25例患者,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率为44.0%;22-28d组41例患者,不良反应18例,不良反应率为43.9%;大于28d组22例患者,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率为54.5%。渗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组间无差异。结论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留置时间相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并发症呈增加趋势,留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4d,是否延长留置时间取决于临床工作中患者实际情况。渗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无关。

  • 标签: 人工肝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血液净化
  • 简介:106例18~22岁部队女战士。在征兵体检及复检中身体均为健康者(符合国防部有关新兵入伍体检标准)。常规心电图均正常。应用南京新博电子有限公司NHE—2000型高频心电检测仪,做短时心率变异分析,采用520个心率值(大于5min)进行分析。电极安放同...

  • 标签: 心率变异分析 青年女性 变异系数 正常值范围 短时 常规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鼻烟窝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健康志愿者(进修实习医师)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应用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公司),线阵探头频率3-12MHz。观察80侧鼻烟窝的断层解剖声像图,分4个切面横切,显示鼻烟窝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及韧带。测量鼻烟窝内桡动脉及头静脉的内径。结果该方法清晰显示并详细标注了鼻烟窝各切面肌肉、神经、血管、韧带的具体超声解剖结构。左右侧桡动脉内径[(2.38±0.16)mmvs(2.39±0.15)mm]和头静脉内径[(2.81±0.18)mmvs(2.83±0.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明确鼻烟窝结构的首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为鼻烟窝内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鼻烟窝 检查方法 解剖结构 超声图像
  • 简介:目的通过X线骨盆平片测量,计算股骨头中心与这两点的关系。分析其特点,找到一个简便、相对准确的体表确定股骨头运动中心的方法。方法门诊选取健康男女性各20人﹙无腰髋症状及病史﹚,得到年龄、身高、体重。摄标准骨盆正位片,拍照前体表找到髂前上棘、定位,于其上放置参照物。使用测量软件测量骨盆宽度、高度、髂耻线及股骨头中心数据。将各项参数收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股骨头中心距髂耻连线距离平均为2.72cm左右。股骨头中心在髂耻连线的投影点均位于髂耻连线中点的外侧,距离髂耻中点1.08cm左右。结论股骨头运动中心是髋膝关节置换及骨折手术的重要标志,通过髂前上棘、耻骨联合等体表标志确定股骨头中心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可作为临床手术定位的辅助。

  • 标签: 髋关节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 形态学 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黄石市中心医院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和良好的环境下,应用C/S架构模式,即由一个服务端、N个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相连并进行数据的交互处理,再在门诊、病房、体检、急诊等模式下试运行,分步运作,逐步实施心电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极大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整个医院的运转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了医生疾病诊断的精准性、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强化了管理。结论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实施对医院、医生和患者三者均有极大的好处,应用效果好,成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电网络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无线网络
  • 简介:目的探讨计划(plan)、实施(do)、查核(check)、处置(action)(简称PDCA)管理循环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常规模式下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辅料包5000个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循环模式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辅料包5000个作为观察组。记录湿包发生率及原因,并进行分析。对各组成员进行PDCA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为百分制,记录各小组成员的分数。结果实施PDCA管理循环模式后,湿包发生率从10.60%降低到1.22%;两组间湿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过培训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湿包产生的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从73.91%提高到了10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循环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计划-实施-查核-处置(PDCA)管理循环模式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质量控制 标准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