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限延长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月从我院选取50例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第二产程时限大于3h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从我院选取50例第二产程时限<3h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较低,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会阴侧切发生率均显著较高(P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第二产程时限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阑尾状细胞腺癌的研究,分析1例以右侧盆腔包块为首发症状的阑尾状细胞腺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阑尾状细胞腺癌伴右侧卵巢转移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分析及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女性,年龄48岁,行右侧卵巢切除,术中冰冻结果(右侧附件)间质内见大量印戒样细胞浸润,低分化癌浸润或转移不能除外。与临床沟通建议检查胃肠道及阑尾。追加阑尾切除,术中冰冻结果(阑尾)见印戒样细胞浸润,状细胞腺癌可能,切缘阴性。术后常规病理显示典型的状细胞腺癌成分。免疫组化:CK7,CK20,SYN,CgA,CD56均阳。结论:阑尾的状细胞腺癌是一种少见肿瘤,大部分没有明确的肿块,术前检查难以发现阑尾病变。以盆腔包块为首发症状,冰冻中见大量印戒细胞时,要考虑到阑尾的状细胞腺癌可能,找到原发病灶,为临床进行正确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 标签: 阑尾杯状细胞腺癌 印戒样细胞 免疫表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重手术治疗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型糖尿病型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3例,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内科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代谢减重手术。结果减重手术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值,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提高临床疗效。结论减重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值,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减重手术治疗 二型糖尿病 临床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积极开展党建是新时期、新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健康中国战略是现代医院开展党建工作的最关键工作路径,可以帮助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更好的开展,提高医院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明确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开展路径和实践要点,本文特从健康战略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路径构建、健康战略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实践要点两方面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综述。

  • 标签: 健康中国 公立医院 党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辛伐他汀联合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于 2017年 01月~ 2019年 01月门诊治疗的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甲双胍)与观察组(甲双胍 +辛伐他汀),各 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血脂、血糖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可有效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二甲双胍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进行诊断。 方法: 选自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 92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采用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患者诊断以及联合诊断,探讨者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良性肿瘤通过使用维超声检测,测出检出率结果为 78.43% ,共有40例; 88.57%的恶性肿瘤有31 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出检出率为 80.39% 的良性肿瘤有41例,94.28%的恶性肿瘤有 33 例,者联合检测的结果,良性肿瘤为50例,恶性肿瘤为35 例,其中维超声检出率为 98.03%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为 100.00%,通过对比,者检查检测结果的准确率约为 P P 小于 0.05以及者联合检测结果准确率均为P P大于0.05.结论:通过检测,者联合检测准确率比单独检测的准确率高,因此,对于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患者提倡用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并且提倡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1]。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在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本科室接受尖瓣置换术的患者 60例,按照治疗顺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前 30例,手术完成后行常规护理)与优化组(后 30例,手术完成后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SF-36)以及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经护理后发现,优化组患者 SF-36中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在尖瓣置换术后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延续护理 二尖瓣置换术 生活质量 SF-36 并发症 作用效果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af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至丸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 TCMSP平台对至丸中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并筛选;检索 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相关靶点,利用 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 -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 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 KEGG相关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至丸的活性成分有槲皮素、 β- 谷甾醇 、山 柰 酚 等12个,核心靶标基因有 CASP8、 CASP9等 6个 ; K EGG 结果提示,至丸活性成分发挥治疗作用与细胞 凋亡等信号通路相关。结论:至丸活性成分槲皮素、 β- 谷甾醇 、山 柰 酚 等可能通过调节 CASP8、 CASP9等 关键核心靶点来调控细胞 凋亡等信号通路而达到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二至丸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80例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实施口服盐酸甲双胍片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40例),使用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40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血糖的各项指标方面,治疗后的两组患者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血糖的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降糖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且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并不会增加,能够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起到较好的保证,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二甲双胍片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小儿糖尿病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则接受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二甲双胍 甘精胰岛素 小儿糖尿病 血糖指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甲双胍肠溶片探讨其在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观察,共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糖尿病患者56例,对比组糖尿病患者54例。研究组患者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收治后分别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用量、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结果:研究组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比组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二甲双胍肠溶片 社区糖尿病 安全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双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口服甲双胍治疗)两组,分别 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 95.83%> 77.08%)明显相对更高( P< 0.05),而空腹血糖( FBG)水平 [( 6.75±0.52) mmol/L<( 7.44±0.76) mmol/L]、餐后 2h血糖( 2h PBG)水平 [( 8.76±1.02) mmol/L<( 9.37±1.34) 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水平 [( 6.43±0.27) %<( 6.98±0.35) %]相对更低( P<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实施复方丹参滴丸与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可以获得明显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维护患者的眼部健康。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二甲双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