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病毒性腹泻疾病特点,总结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婴幼病毒性腹泻患者,总计112例,采取随机法分组治疗。对照组(n=56)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使用蒙脱石散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康复状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更高(P

  • 标签: 蒙脱石散 益生菌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 康复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解配方奶粉对婴幼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选取我院确诊为过敏性疾病的150例婴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水解配方奶粉组(HPF组)、普通奶粉组(50例)和单纯母乳组(50例),对比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K细胞亚群分布、治疗前后牛奶sIgE浓度和治疗后IgG抗体阳性率。结果:HPF组和单纯母乳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96%,均高于普通奶粉组总有效率的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F组和单纯母乳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均高于普通奶粉组总有效率的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幼实行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乳糖不耐受致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00例腹泻患儿中抽取7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各38例的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小儿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处于更高的肠球菌、乳杆菌水平,更低的酵母样真菌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婴幼哮喘给予止咳平喘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咳平喘方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肺功能、血液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数据差异明显(t=5.926,P<0.05)。观察组血液炎性因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t=2.969,7.348,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显著提高,对比数据有差异(t=9.463,17.712,17.348,均P<0.05)。结论:止咳平喘方对治疗婴幼哮喘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液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止咳平喘方 婴幼儿哮喘 血液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补锌联合口服乳糖酶治疗婴幼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轮状病毒肠炎婴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这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口服乳糖酶治疗,观察组(33例)予以口服补锌和乳糖酶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补锌 乳糖酶 婴幼儿 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从小儿腹泻的病因病机出发,分析推拿对小儿腹泻的治疗起效机理,并探讨不同证型下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方法,旨在综述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推拿 小儿腹泻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 方法:选取88例小儿腹泻患者,分为44例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止泻和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9.55%,且平均止泻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都小于对照组的统计值(p值<0.05)。 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儿科小儿腹泻病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蒙脱石散治疗)和观察组37例(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外观恢复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儿科消化疾病患儿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能够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快速消失,显著提升患儿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慢性腹泻的治疗中采用单味黄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收治的小儿慢性腹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和添加单味黄芪治疗的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味黄芪能够对小儿慢性腹泻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单味黄芪 慢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在治疗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 2017年2月至 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补液、抗生素、蒙脱石散的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泻医治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腹泻持续时间、总腹泻时间、临床疗效总有效人数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对小儿腹泻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法后,总有效率高,腹泻治疗用时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散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为沙门氏菌临床治疗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样本进行沙门氏菌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细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氏菌,符合率为96.89%。其血清分型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多西四环素、青霉素、羧苄西林耐药。结论:该沙门氏菌为我县常见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该沙门氏菌的检出对我县的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鼠伤寒沙门氏菌 血清分型 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