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消化道肿瘤病人3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胃肠道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8%,未见肺栓塞与死亡病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6.77%,肺栓塞发生率为3.11%,死亡率为1.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使病人掌握并运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自肿瘤科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6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均进行PICC置管,以抛硬币法抽取其中30例纳入对照组,另30例纳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化护理、精细化护理。对比指标:PICC导管留置时间、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伴发疾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伴发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期间使用PICC置管,并配合精细化护理,可延长置管时间,减少上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应并发症,效果较好。

  • 标签: 精细化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切除大肠良性肿瘤的手术属于消化道手术,一般术后要禁食及胃肠减压,常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加上由于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临床上常表现为气血两虚,脾胃虚弱,既有营养物质的不足,又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日常饮食,既要适当补充营养、热量,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

  • 标签: 大肠良性肿瘤 食疗 胃肠功能紊乱 维生素类食物 营养物质 消化道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临终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综合能力培训,针对50例癌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临终护理程序。结果经过悉心的临终护理,晚期癌症患者能够安详、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家属能够认同。结论临终护理的实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并被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接受认同,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 标签: 肿瘤 临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入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 标签: 经络 腧穴 演变 针灸文献
  • 简介:"舌边白涎"由朱良春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首见于其弟子俞淦琪的文章中,后又被杜顺福称作"舌缨线",是指舌面两边各出现一条泡沫状唾液排列线,距离舌边0.5~1cm左右,向前可以到舌边或离舌边0.5cm为止,向后可以延伸到舌轮廓乳头外,且通常对称产生。

  • 标签: 舌诊 舌边白涎 舌缨线 唾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医学起源于早期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现与发明。中医学经历了春秋以前漫长的“前中医”过程,在春秋战国时代阴阳说、五行说和气一元论的指导下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医学。中医学是指有哲学指导、基本理论、临床手段、专职医生的学术综合体,而“前中医”是指在中医形成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自发的、原始的、没有理论指导的自我保护恢复手段。医学跟巫术终究不同。医学是由实践而升华出思想的,巫术则是由思想而衍生出活动的。医学经历的过程是:活动-思想-思想与活动互动,巫术经历的过程是:思想-活动-活动与思想互动。所以,两者始终不是也不可能是同一的东西。

  • 标签: 前中医 中医学 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