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健康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都是健康管理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损伤的增多、残疾人口的增加,近年来康复护理需求井喷,技术发展迅速。而我国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研究多侧重于骨科、神经科、心脏、老年病等临床专科患者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护理服务 健康管理 老年人口 意外损伤 交通事故
  • 简介:近年来,服务接触管理被引入到医疗服务行业,可以看成是由医院、病人和医院员工构成的三要素组合。医院服务是一种高度接触服务,通过借鉴其他服务行业的经验,将服务接触理论应用于医院服务管理的实践,将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实施服务接触管理标准化也将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规范服务接触管理和服务标准化推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实行医院服务接触标准化,将会促使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 标签: 服务接触 医院服务 标准化 服务品牌
  • 简介:摘要护理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患者生命垂危之时,需要急诊室护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合理的急救方案,用最友善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提高急诊室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急诊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且改善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急诊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需要对急诊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在急诊室制定一套完善的、人性化的、合理的工作流程;开展真情服务活动,树立以患者为本的工作理念;适时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按需分配;做好护理服务的监督服务工作。最终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急诊室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在急诊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之后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1.5%上升到现在的98%;急诊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认识也有所加强。

  • 标签: 急诊室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98例外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研究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焦虑情绪也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优质的外科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外科 应用
  • 简介: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如今,全国所有县(市)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在这份《意见》中,“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被单独列出,包括了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虽然过去几年,中央和地方对县级公立医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好像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患者依旧往大医院跑。其实,之前的投入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硬件方面的建设。当然,“大病不出县”仍未实现,也说明我们的软件建设还远未到位,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远未满足患者的需求,仍有待提升。究竟如何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呢?笔者认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县级公立医院 服务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 医院改革 《意见》 信息化建设
  • 简介:关注护理服务的成本和价值从护理经济学的角度,该护士长在耗材改进的过程中应该先与医院的耗材科联系,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理念告知耗材科的管理人员,取得耗材科人员的支持,在市场上寻找有无相应的产品。如果有相应的产品,由耗材科人员和物价科人员根据当地政府物价政策查找能否作为医用耗材合理收费。如果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而该护士长的设想又非常适合患者使用,可以申请护理专利,找正规厂家设计并制作,投放市场从而服务更多的患者。

  • 标签: 护理服务 客观规律 医用耗材 设计理念 物价政策 护理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现实路径。方法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差异的存在,致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出现了一定差距。为了使调查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选取了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和东部地区的天津市为调差地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从7个维度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这7个维度分别是,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行政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以及公共安全等,除公共文化外六个维度的因素均进入了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结论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较多,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最大,因此,改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将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基本公共服务 满意度 公共服务需求 多元回归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健康体检后续服务体系现况,探讨健康体检后续服务体系的深层价值。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及深入访谈法了解广西健康体检后续服务现况,并在广西某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2014年的2537份体检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广西缺乏完善的健康体检后续服务体系;血脂异常、脂肪肝、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的总检出率较高,且在41~50岁年龄组的构成比较大。结论检出率较高的前5种疾病均与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同时高危人群趋于年轻化,广西应因地制宜,发展精细化、个性化健康体检后续延伸服务业务,创建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

  • 标签: 健康体检 后续服务体系 健康管理 健康档案 一体化 慢性病
  • 简介:近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发布《广东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广东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健康服务知名品牌和融合发展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到2020年,广东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总规模达10000亿元左右。

  • 标签: 产业集群 服务业 广东省 健康 社会办医 生命周期
  • 简介:高校附属医院是国家卫生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关键指标。论述了高校附属医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探讨了高校附属医院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为公立医院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医院 社会服务 模式 协议帮扶模式 合作经营模式 社会资本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KANO分析模型在医院门诊管理及服务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医院门诊患者为调研对象,采用基于KANO分析模型调查问卷,对门诊服务指标进行归类分析。2014年7—12月对必备指标进行改善、优化,魅力和期望指标提高后,比较2015年、2014年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门诊服务经优化改善后,门诊就医环境、门诊标识,医师和护士的工作,患者等候时间,工作人员态度,门诊费用,共6项服务指标的满意度情况均高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NO分析模型运用于门诊服务的调研,有助于门诊管理提高基本质量,完善一维质量,创建魅力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KANO分析模型 服务质量 门诊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属3家社康中心居家养老的居家老人,分别设为甲社区、乙社区和丙社区,每家社康中心选取100名居家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常住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近年来这3家社康中心辖区内常住老人的自我健康行为和社区护士对其的管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乙、丙三个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分别为60%、80%、98%,丙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大于甲和乙社区,三组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应该结合社区居家老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活动进行护理,加强社区护理护理人员的培养,对社区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而保证社区居家老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 标签: 居家养老保健服务 社区护理 作用模式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5.4+3.4)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6.6+3.5)分,满意度为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肿瘤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依优质护理的标准,拟定具体实施方案,科学弹性排班、落实基础护理,做好专科护理,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培养护士的各种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等系列活动,提供满意服务。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加强,服务质量提高,医患关系和谐。结论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着以“病人为中心”规范了护理服务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做到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使病人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基层医院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护患关系
  • 简介:医患关系始终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双方都大有可为。笔者从完善临床一线服务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今公立医院临床一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例,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包括推行便民惠民举措、充实一线值班力量、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完善医院总值班制度、建立医院服务的无缝对接。

  • 标签: 临床一线服务 医患关系 SAFE-CARE体系
  • 简介:门诊服务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的整体改进,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医院将PDCA循环引进医院门诊管理,运用鱼骨图法对门诊服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六要六不要"主题活动,通过督查、反馈、改进形成管理回路,有效提升了医院门诊服务内涵。

  • 标签: PDCA循环 六要六不要 门诊服务 持续改进
  • 简介:目前国内大型医院门诊普遍存在患者众多、医务人员相对不足的困惑,造成挂号难、候诊时间长、诊疗时间短和人文关怀不够“四大难题”,是社会和患者及家属对门诊医疗服务不满的主要意见,也是时常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产生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主要基础原因。在现有客观条件下通过提高现有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可缓解上述矛盾,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门诊 医疗服务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阐述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方法转变服务理念,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流程,加强理论、操作培训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增加质控人员,加强督查,满意度调查加强与临床的沟通等。结果临床科室满意度提高。结论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消毒供应室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患者的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骨科患者中,满意护理为25例,一般满意护理为10例,不满意护理为15例;观察组50例骨科患者中,非常满意护理为37例,一般满意为9例,不满意护理服务为4例。差异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骨科患者的满意度,且一对一的护理方式有显著减少并发症等意外伤害的几率,使骨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大幅度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 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