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正畸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心理活动。方法选取信阳市合众京州口腔医院的150名正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选择正畸治疗的原因,正畸治疗造成的心理影响及对正畸产生的疑虑等几个方面。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20份,50.83%的患者为了改善外貌及个人形象选择正畸,61.67%的患者表示正畸导致消极情绪,青少年患者对正畸治疗的认知程度较低。结论正畸治疗给青少年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较明显,需要临床医生慎重对待。

  • 标签: 口腔正畸 青少年 心理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在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100名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这两组患者,本院均同步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营养指标和动态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营养指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老年冠心病 高血压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中心电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窦性额面QRS电轴偏移的患者313例,观察电轴偏移程度、动态变化情况及与心率的关系。结果三组电轴偏移受试者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受试者,均有较大比例电轴不固定而呈动态变化,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电轴的动态变化多数受试者与心率相关,且随心率增快电轴偏移程度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轴偏移较大比例呈动态变化及频率依赖性。无人区电轴最具病理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轴 年龄趋势 频率依赖性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RGP角膜接触镜的特性,进而分别从RGP角膜接触镜的设计要点、验配流程、验配实践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实现RGP角膜接触镜的科学验配,切实发挥RGP角膜接触镜的应用优势,予以患者更加健康、清晰、直观、舒服的视觉感受。

  • 标签: RGP 角膜接触镜 验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与高血压老年患者各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同步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冠心病组分别为76.71%,高血压组分别为32.88%,冠心病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对比,显示高血压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步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对患者心功能、血压情况进行观测,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同步心电图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妊娠期孕妇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本院收集193例孕妇展开妊娠期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诊断(2023年1月-2023年6月),结合孕妇的孕周将其分成早期组65例,中期组63例,孕晚期组65例;对三组孕妇分别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三组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三组孕妇诊断后的房性早搏发生率、室性早搏发生率、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间为孕妇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作用十分显著,能帮助临床医生更早的发现心律失常这一心脏异常现象,方便及时制定治疗或管理对策,为孕妇和新生儿的预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妊娠期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的情况,为临床医学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永久起搏器安置的患者110例,通过对这110例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动态图的随访,记录患者治疗的数据,对比分析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情况,还有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异常情况,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永久起搏器术后随访的价值。结果:其中,正常起博的患者有92例,占总例数的84%,包括安全性起博、逆行室房传导、室早后反应与术后不同程度室性融合波、起博心律中手风琴以及起搏器滞后功能;有18例患者出现起搏功能障碍16%,起博功能障碍率为,主要的表现为起博异常和感知异常,例如起搏器电池问题或出现起博功能异常,与感知不良或感知过度等;另外有82例患者出现自身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博、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结论:对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后,会使得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得复杂化,对于患者的动态心电图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 标签: 永久起搏器 动态起搏心电图 安置术后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证明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其诊断的结果及其应用的价值。方法:本文将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心肌缺血的患者122例,并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取的122例研究对象有62例患者存在缺血性ST段改变的现象,在该部分患者中,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的患者人数和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人数比例为35:27。从数据上来看,无症状的患者检出人数更多,但在其病症持续发作的时间、ST段下降幅度的变化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高年龄段的患者其发病率和检出率更高。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以上研究内容显示,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呈现出的诊断结果更精准,可以进一步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争取最佳的时间。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对该种诊断方式进行积极的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实施分析。方法 本研究当中共计选择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本院内实施了高血压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将患者随机地分为了动态组(n=31)和常规组(n=31)。对患者实施24h动态监测和常规监测,对两组中患者地24小时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夜间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组中患者的DBP、SBP以及脉压以及白天和夜间的DBP、SBP以及脉压水平均高于动态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地血压以及脉压不存在显著变化规律,对其采取24h动态监测可以对患者的高血压监测准确度进行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其细胞中脂肪酸的构成,以探究双歧杆菌代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双歧杆菌脂肪酸存在一定不同,其含量在代谢物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四烷酸为各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各菌株代谢产物中,棕榈酸与硬脂酸质量浓度比值约为3.00左右;代谢产物无芥酸、二十四碳烯酸等。

  • 标签: 双歧杆菌 代谢特性 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