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有效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至2015年6月期间发生的所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运用帕累托图、鱼骨图等质量工具综合分析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结果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4%,以器官移植、妇科发生率较高,发生主要原因为切口感染或裂开、术后出血或血肿;根本原因包括术前评估不到位、医生手术操作不熟练、术后伤口观察和管理欠规范等。结论加强术前风险评估和术后伤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手术操作培训,定期开展手术考核评估及手术再授权,开展非计划再次手术监测与持续改进活动,可减少和避免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再次手术 帕累托图 鱼骨图 医院评审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方法选取900名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调查、问卷、当面咨询的方式对受试者的献血心理进行调查,并跟踪调查其是否进行再次献血,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居于献血心理排名第1位的是持有爱心奉献心理,所占比例为35%,排名第2位的是健康投资心理,所占比例为21.7%,剩下依次为免费体检心理,所占比例为15.6%、防病心理,所占比例为12.2%,尝试心理,所占比例为10.6%以及隐匿心理,所占比例为3.9%。900名受试者中发生再次献血行为者共475名,其中保持健康投资心理者再次献血占据比例为62.3%,居于第1位,防病心理占据比例为57.6%,排名第2,依次为尝试心理41.1%、爱心奉献心理39.5%、免费体检心理30.8%和隐匿心理26.7%;未发生再次献血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作忙,暂时无暇顾及但以后会继续参与献血者95名(31.7%),已经献过,不想再献者75名(25%),因家人劝阻或顾虑献血对自身不良影响者65名(21.7%),害怕疼痛者40名,其他综合原因或表述不清者25名(8.3%)。结论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献血者献血心理,并不断优化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鼓励无偿献血行为,提高人群的重复献血率。

  • 标签: 再次献血行为 初次献血心理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22例)和非手术组(18例),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和“8”字绷带外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SPA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4.5%)均低于非手术组(38.9%),优良率(90.9%)高于非手术组(72.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骨折的治疗应结合患者个体状况,相对而言,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6——2015年6月收治的61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1),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是3.3%(1/3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9%,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是12.9%(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手术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中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部位切口感染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疝气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微创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经分析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自主活动较早、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而1年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微创手术更适合治疗小儿疝气。

  • 标签: 传统手术 微创手术 小儿疝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收治的普通外科肠道手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400例患者在科肠道手术期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抗生素品种选择、用药时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400例Ⅰ~Ⅲ肠道手术患者中,术前1d用药38例(9.72%),术前2~24用药42例(10.74%),术前2h用药148例(37.85%),术后24h用药163例(41.69%),1种用药289例(56.45%),2种药物联合用药194例(37.89%),3种药物联合用药29例(5.66%)。术后抗生素预防药物以第1代头孢菌素、第1代头孢菌素与头霉素类为主,400例患者中静脉用药100%,合并口服用药45例(8.79%),局部用药8例(1.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例(5.08%)。结论抗生素药物在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预防,存在着用药不规范或用药过度等问题,应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加强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 标签: 肠道手术 围手术期 抗生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间质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经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无肿瘤转移、复发或死亡事件。结论在胃间质瘤治疗中,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且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胃间质瘤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手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室护士主要负责患者手术的器械包准备、接送患者、术中配合、术后整理等一系列工作。手术室护士术前需了解患者病情、手术名称、手术步骤及配合护理要点,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清点并记录手术用器械。做好特殊用品的准备以便与术者密切配合。

  • 标签: 巡回护士 值班护士 麻醉方案 器械护士 患者身份 异物遗留
  • 简介:患者张某,女,45岁,2007年2月因右肩部疼痛到甲医院骨科就诊,甲医院骨科接诊医生依据患者主诉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其为“右肩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并给予了一定的保守对症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者右肩部疼痛有所缓解,但是自2007年8月起,再次出现疼痛加重症状。

  • 标签: 案例分析 右肩部疼痛 手术 钙化性肌腱炎 对症治疗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实施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3.3%、8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明显减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其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优质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行阑尾炎手术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上实行阑尾炎手术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1%,明显高于实验组的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实行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手术类型为阑尾切除术、肝胆手术、骨科手术、胸外科手术,颅脑外伤手术等。随机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6±6.4分、71.4±5.2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在手术室实行舒适护理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舒适护理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期肝叶切除与胆道镜手术手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共收治的66例胆管结石患者,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同期肝叶切除手术与胆道镜手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同期肝叶切除和胆道镜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胆道镜手术 同期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其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作用。方法把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在本院实施腹部手术的74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以传统护理方法向对照组实施,以针对性及预防性护理向实验组实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以及心率、血压。结果实验组的躁动情况较好,心率与血压较低,两组间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及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对于其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积极作用,适合推广普及。

  • 标签: 麻醉 苏醒 护理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手术治疗,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1.4%、8.6%和5.7%,与对照组患者的75.8%、33.3%和21.2%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胃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胃溃疡 患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和研究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性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脉搏跳动、体温变化等生命体征。结果术前1h,两组患者心率跳动、血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5例患者有焦虑情绪,观察组中仅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后能有效地稳定患者焦虑和生命体征,维持手术正常的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手术患者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科手术护理配合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实施胸科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有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科学的手术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是95.9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是71.43%,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0.756,P=0.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是91.8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61.2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x2=12.783,P=0.000)。结论胸科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应用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手术 护理配合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