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在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18年6月和2019年10月,试验病例为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40例,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20例,电极导管起搏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常规普通电极导管起搏,后一组为球囊漂浮双极起搏导管起搏,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高敏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高敏肌钙蛋白明显较低(P<0.05),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不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的出现情况较少,参数明显不同(P<0.05),且实验组的植入成功率也较高(P<0.05)。结论:在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中应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具有快速有效,安全性高的优势,提高了植入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 双极临时起搏导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实施在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起搏患者68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对护理后的综合情况以及总护理满意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实验组97.05%,对照组79.41%,同时实验组心脏起搏时间、负面心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时心脏起搏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心脏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为透视下起搏,观察组为非透视下起搏,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脏临时起搏成功率、心脏临时起搏所需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费透视下起搏和透视下起搏对比,无需X线引导,也无需特殊器械,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将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未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观察组安置床旁临时起搏器,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2.25±2.52)h、住院时间(7.22±1.52)d短于对照组、焦虑评分(23.25±2.52)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65.52±2.52)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影响 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更换原因及评价旧电极的参数功能。方法:起搏器更换病例共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70±8)岁(29~87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例。单腔起搏器36例,双腔起搏器23例,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86±11)个月(48~142个月),共更换电极10例次,更换过程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预置临时起搏器加以保护。结果:起搏器更换术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46例次,电池提前耗竭13例。电极导线更换原因:起搏器由单腔换为双腔时更换电极6例,起搏阈值过高、电极阻抗过低、膈肌收缩及囊袋感染各1例。更换起搏器时心室、心房起搏阈值((1.1±0.4)V、(1.2±0.5)V)与首次植入时的阈值((0.5±0.2)V、(0.6±0.3)V)相比较明显高(P<0.01)。更换时心室、心房电极阻抗((640.7±171.5)Ω、(637.2±143.6)Ω),R波、P波振幅((11.0±3.4)mV、(3.8±1.8)mV)与首次植入时((596.3±169.5)Ω、(623.7±135.1)Ω),((10.3±3.8)mV、(3.7±1.7)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主要原因为电池自然耗竭,电池提前耗竭与不能按时随访有关;起搏器更换时大部分电极可以继续使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更换时需置入临时起搏器加以保护。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永久 临时 电极导线 更换
  • 简介:摘要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抗室性心动过速、自动除颤以及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以其安装简单、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的特点,在各级医院越来越多地得到开展,抢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取得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要素,因此患者进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必须加强护理。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腹胀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20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的30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促进预防患者腹胀情况的出现。结果: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有1例(3.33%)患者出现术后腹胀情况,其余29例患者均未出现腹胀情况。结论:通过对进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后腹胀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永久性 人工心脏起搏术 腹胀 预防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我院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70例,运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舒适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运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的观察,证明术后精心的、恰当的护理,正确处理相关并发症,可提高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主要探讨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在对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在临床中能加强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永久性 起搏器 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护理为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术后实施,观察效果。方法:我院选取病例70例,均是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在PDCA循环护理干预下,能够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尽早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某院就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P

  • 标签: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心功能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及临时起搏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44例本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和临时起搏术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验组(n=22),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急救成功率。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成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及临时起搏术后的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较好,急救成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临时起搏术 护理 急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术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展开早期康复护理在帮助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以对比护理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为44例,属于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所接诊患者,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任意选取组中22例,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22例则需要将早期康复护理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