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余倩雯刘美坪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实施在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起搏患者68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对护理后的综合情况以及总护理满意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实验组97.05%,对照组79.41%,同时实验组心脏起搏时间、负面心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时心脏起搏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干预;心脏起搏;临时心脏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主要是为了缓解患者心脏不稳定情况[1],其中包括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等病症[2],针对该疾病特点,我院对68例心脏起搏患者进行综合试验护理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病患者68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4)和实验组(n=34),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24例,女性为10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35岁,中位年龄为(60.38±8.9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4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32岁,中位年龄为(62.55±7.54)岁,运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进行分析,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同时进心脏起搏手术,首先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采用内静脉穿刺方法。其次导管入右心室位置确定好后,起搏阈值调整为<1V,然后与起搏器进行连接。最后将静脉鞘退出患者皮肤组织外,采用消毒布以及消毒纱布进行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监测患者心脏跳动情况、有效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负面心理情况等,进行记录统计。

实验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方法,①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传,在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流程以及必要性,缓解患者术前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情绪,术后对患者进行该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讲解,如会产生哪些并发症、该如何注意护理等,同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患者内心比较焦虑不安的想法进行及时疏导。②体症观察,对患者术后全方面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详细做好记录,如需交班时,需严格合对数据后再进行交接护理。③特殊护理,术后穿戴无菌手套为患者更换敷料,同时注意患者穿刺情况,是否有渗出的血液,如有渗出及时进行清理。对患者的体外脉冲发生器进行观察,查看接头是否牢固,确保能够使患者安全进行起搏。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乏力、胸闷头疼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如发现患者具有此类情况,需及时进行彩超检查,确定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观察后,两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分别由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数据得出,总护理满意率等于非常满意人数和一般满意人数之和除以例数乘以100%,总护理满意率越高,则判定护理效果越好;根据患者心脏起搏时间、负面心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三个数据进行综合评分,综合评分越低,则判定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临床资料均行SPSS19.0软件处理,两组心脏起搏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对比两组在进行分别护理后,心脏起搏时间、负面心理情况,用(±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总护理满意率评估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其中实验组总护理满意率为97.05%,对照组为79.41%,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方法更认同。两组数据对比x2=5.1000,p<0.05,具有统计意义。详见表1。

2.2综合情况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的综合情况,结果证明,实验组患者综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心脏起搏主要是为了帮助心脏具有不稳定情况的心脏病患者,由于该手术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并发症[3]。在术后护理中,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脏状况需要进行密切观察[4-5],如有疏漏会造成患者生命安全受到损害。所以有效护理方法对于该疾病患者十分重要。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了护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对实验组心脏起搏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综合情况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对实验组患者术前有效的提醒和心理暗示,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同时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传、体症观察以及特殊护理,降低了患者术后负面心理情绪和心脏起搏时间,同时患者对该疾病情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

综上,对临时心脏起搏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为患者树立了治疗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曾碧媚,曾洁丽,李慧敏等.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的全方位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8):25-26.

[2]努尔比亚?艾比布拉,米那瓦尔?托合提.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及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310-310.

[3]梁丽芬,冯佳慧,赖间清等.护理干预在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4(9):1023-1023,1024.

[4]蔡理.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4):161-162.

[5]张丽丽,钟林华,刘露露等.临时起搏器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护理干预[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z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