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透析液(LCaD)(1.25mmol/L)对于低甲状旁腺(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HD)患者磷代谢及iPTH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血清iPTH水平低于100pg/ml的HD患者,应用1.25mmol/L浓度透析液,同时停用活性维生D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观察前与3个月、6个月后血清、磷、磷乘积及iPTH的变化。结果应用低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血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不再继续下降;血磷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磷乘积在进入观察后3个月时已有显著下降(P<0.05),此后仍呈下降趋势,但较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时血清iPTH较观察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浓度透析液可以降低血磷乘积水平,升高iPTH水平。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C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对高温试验、恒湿变温、恒温变湿以及太阳光照试验,来分析维生C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维生C的稳定性受到贮藏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的影响。结论维生C的稳定性受到温度湿度影响。

  • 标签: 维生素C钙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C-1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PCR和ELISA等方法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对肝癌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STC-1表达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STC-1表达与AFP等肝癌血清学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肝癌的大小、Admenson分期等密切。结论首次发现STC-1在肝癌中高表达,是肝癌潜在的早期诊断预警指标物。

  • 标签: STC-1 肝癌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原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防治产后出血进行缩宫、葡萄糖酸联合前列氨丁三醇应用价值探讨。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缩宫),观察组(60例,缩宫、葡萄糖酸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进行产后出血量对比。结果:对比两组出血量,两组患者都是阴道分娩,所以出血量都是控制在正常量,通过两组不同方法进行干预,其观察组出血量为420.12±5.23ml比对照组500.23±5.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99,P=0.001),(P

  • 标签: 缩宫素 葡萄糖酸钙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碳酸+维生AD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佝偻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碳酸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维生AD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好,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骨碱性磷酸酶、血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骨密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佝偻病的治疗,采用碳酸+维生AD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化指标及骨密度情况,从而有利于患儿康复。

  • 标签: 碳酸钙 维生素AD 小儿佝偻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D加制剂治疗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晚发性佝偻病患儿90例,对照组应用维生D治疗,观察组维生D+碳酸D3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满意度97.78%,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91.11%、满意度84.44%,差异呈现统计价值(P

  • 标签: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磷霉素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依据,分别采用平皿法、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5种检定菌做回收率试验。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方法回收率可达到70%以上,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原料药磷霉素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磷霉素钙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垂体后叶联合葡萄糖酸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的64例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联合催产治疗,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联合葡萄糖酸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术中、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更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13%,对照组为18.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全部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垂体后叶联合葡萄糖酸能够有效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葡萄糖酸钙 高危因素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研究血清骨和血脂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在2009年2月~2010年10月期间接收的诊断或体检者,观察组为诊断为112例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为体检正常无骨质疏松症状的162例健康者。分析两组骨及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骨降低,TC、TG和LDL-L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HDL-L水平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研究对象者的骨和TG呈负相关,与TC、HDL-L和LDL-L三项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现有骨的减少和血脂代谢的紊乱,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骨钙素 血清生化指标 血脂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宫联合葡萄糖酸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缩宫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凝血功能及卵巢功能。结果:研究组产妇治疗后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T、APTT、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缩宫素 葡萄糖酸钙防 凝血功能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运用羟苯磺酸联合葛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69例92眼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羟苯磺酸联合葛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率82.98%,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2、IL-10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运用羟苯磺酸联合葛根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 羟苯磺酸钙 葛根素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是一种生命必需元素,本文阐述了在体内的存在形式、生理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缺钙的原因和害处,并深入地讨论了科学补钙。

  • 标签: 宏量元素 科学补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与高血压中国科技大学校医院齐恩连高血压是与遗传,环境及心血管调节机制等多种因素有关的,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这些因素当中,对血压的影响,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述与高血压的有关问题。1膳食与高血压是人体中含量...

  • 标签: 钙元素 高血压 发病机理 治疗方法 钙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PCT)联合的监测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70例作为实验组,经体检后健康的儿童29例作为对照组,用半固定量的胶体全免疫结合法和免疫透射E比浊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儿童进行检测,观察其PCT和CRP水平。结果呼吸道感染儿童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0.28±0.27)ng/L、(26.3±4.11)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12±0.03)ng/L、(0.98±0.03)mg/L。所有感染的患儿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PCT和CRP值为(0.92±0.02)ng/L,(25.93±5.05)mg/L,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0.20±0.02)ng/L,(18.98±6.00)mg/L。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重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PCT值为(2.02±0.03)ng/L,高于轻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0.57±0.05)ng/L,但CRP值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PCT)可诊断早期的细菌感染情况,也可将其作为判定感染程度轻重的重要依据,因此,C-反应蛋白、降钙素联合监测能更好地检测患儿的患病情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十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小儿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