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球囊阻断在胎盘植入应用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 16例子主动球囊阻断治疗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6例患者经主动球囊阻断治疗,( 1) 16例患者子宫均得到保留,减少了术中及产后出血量;( 2)患者经治疗,仅有 2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 结论: 经过观察,有胎盘植入的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主动球囊阻断,加上术后的科学护理与观察, 可有效减少术中及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主动球囊阻断;胎盘植入;护理 随着 2016年国内二胎政策开放,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不断增多,此次妊娠时胎盘附着于原子宫切口部位,容易并发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胎盘植入的患者,极易导致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大大增加了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便会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及继发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需要面对切除子宫等情况发生,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积极有效预防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大出血,我院对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前行主动球囊阻断,预防术中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避免子了宫切除的伤害。下文就我院在临床上收集到的 16例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妇,使用主动球囊阻断预防术中及产后出血情况探讨分析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球囊阻断在胎盘植入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6例子主动球囊阻断治疗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经主动球囊阻断治疗,(1)16例患者子宫均得到保留,减少了术中及产后出血量;(2)患者经治疗,仅有2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经过观察,有胎盘植入的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主动球囊阻断,加上术后的科学护理与观察,可有效减少术中及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 胎盘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主动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主动瘤需接受腔内隔绝的临床手术治疗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80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0例病人。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路径,对照组则为基础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病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主动瘤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路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病人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腹主动脉 瘤腔 隔绝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主动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 2017年 4月 - 2018年 5月本院所收治主动瘤需接受腔内隔绝的临床手术治疗病人 8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 80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 40例病人。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路径,对照组则为基础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病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对于接受主动瘤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路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病人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 ]腹主动脉 瘤腔 隔绝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将在本院进行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8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产妇进行主动球囊阻断术,对照组产妇未进行主动球囊阻断术,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球囊阻断术运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保证产妇的子宫健康,很好的保障了母婴安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在夹层主动瘤和主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接受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检查,探讨分析该检查方法对夹层主动瘤和主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图像数据诊断分析,所有患者中经16层螺旋CT检出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23例,主动瘤患者8例,诊断结果比较确切,16层螺旋CT检查出的对主动夹层动脉瘤的累及分支血管数为(4.52±0.86)个,夹层血栓形成率为75.0%,动脉壁钙化率为22.5%。结论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可清晰明确的显示夹层主动瘤、主动瘤的征象,可为二者临床诊断、病情判定提供合理参考。

  • 标签: 16层螺旋CT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介入手术治疗主动夹层和胸主动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行主动夹层和胸主动瘤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术前血压和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检测,根据血压检测的结果分为高血压组(n=70)和低血压组(n=36),根据肾功能的检测结果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76)和肾功能异常组(n=30),术后对上述指标再次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术后2个月内,高血压组患者的的血压水平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血压正常组患者较术前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肾功能正常和异常的患者,术前和术后2个月血清中的BUN和Cr水平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行腔内介入手术治疗主动夹层和胸主动瘤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原有的高血压水平有所下降,而血压正常的患者则不受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也有所改善,但差别不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 MRI在头颈癌淋巴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所选 50例头颈癌患者均为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8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 CT、 MRI早期检查,回顾性分析相关的检查资料。结果:在肿瘤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方面, CT检查、 MRI检查均显著高于临床检查( P< 0.05)。结论:应用 CT、 MRI检查早期诊断头颈癌淋巴转移,肿瘤分期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而且能准确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颈癌 CT MRI 早期诊断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 MRI在头颈癌淋巴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所选 50例头颈癌患者均为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8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 CT、 MRI早期检查,回顾性分析相关的检查资料。结果:在肿瘤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方面, CT检查、 MRI检查均显著高于临床检查( P< 0.05)。结论:应用 CT、 MRI检查早期诊断头颈癌淋巴转移,肿瘤分期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而且能准确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颈癌 CT MRI 早期诊断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和 MRI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70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30例行 CT检查, 40例行 MRI检查,比较 CT和 MRI检查颈部淋巴结核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颈部淋巴结核的病理改变可见 4个阶段并存,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 CT检查颈部淋巴结核第一至第四阶段的符合率分别为 100.0%、 41.7%、 59.3%、 100.0%, MRI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 100.0%、 84.2%、 94.9%、 100.0%; MRI检查第二、三阶段的诊断符合率高于 CT检查,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中, MRI检查对其病理改变第二、三阶段的诊断明显优于 CT检查。

  • 标签: 颈部 淋巴结 结核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头颈癌淋巴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所选50例头颈癌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CT、MRI早期检查,回顾性分析相关的检查资料。结果在肿瘤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方面,CT检查、MRI检查均显著高于临床检查(P<0.05)。结论应用CT、MRI检查早期诊断头颈癌淋巴转移,肿瘤分期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而且能准确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颈癌 CT MRI 早期诊断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分别采用超声扫描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结果。结果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为(39/40)97.50%。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符合率为(38/40)95.00%。两组诊断的准确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效果显著,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在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中的诊断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0例,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比较患者的肿瘤的大小、内部回声等不同指标。结果经过诊断检查,超声诊断检查阳性为60例,手术病理检查阳性为67例,因而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6%;淋巴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淋巴转移患者的阻力指数、CDFI值与淋巴未转移患者差异明显(P<0.05),即淋巴转移与阻力指数、CDFI值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超声诊断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高效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 子宫内膜癌 盆腔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头颈癌淋巴转移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所选50例头颈癌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CT、MRI早期检查,回顾性分析相关的检查资料。结果在肿瘤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方面,CT检查、MRI检查均显著高于临床检查(P<0.05)。结论应用CT、MRI检查早期诊断头颈癌淋巴转移,肿瘤分期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而且能准确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颈癌 CT MRI 早期诊断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超声表现,明确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已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探查。结果80例患儿腹腔内均探及数个椭圆形淋巴,且肿大淋巴大多结纵横比≥2,长轴径>10mm,绝大多数<20mm,多呈串珠状排列,经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声像图显示淋巴个数及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长轴<10mm,短轴<5mm,内部血流较治疗前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可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炎,在临床中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高频彩超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主动夹层的价值诊断。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主动夹层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3例,所有患者在全部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之后,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进行阅片。结果主动夹层破裂口、内膜片以及真假腔在该全部43例患者都会看到,19例Ⅰ型患者、9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9例患者左髂总动脉受累、7例右髂总动脉受累、3例右肾动脉受累、4例左肾动脉受累、5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4例腹腔干受累、3例无名动脉受累、3例左颈总动脉受累、5例左锁骨下动脉受累,5例患者双侧髂总动脉受累。除此之外,43例患者均可见内膜片以及真假腔,以及直径为2.2~29.3mm的多发或者单一破口,平均破口直径为(13.3±1.9)mm。结论在主动夹层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体现,并且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地得到确诊,另外也可以用作重要影像学参考,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