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方法。方法对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归纳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导管多,输液量大,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病情观察有一定难度等。结论加强普外科风险管理,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风险系数,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投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普外科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呼吸科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分析呼吸科病房35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果8.24%的住院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其中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可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院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静脉置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5例血液净化静脉置患者分别进行置中、置后、透析时、换药时以及感染后的护理,并同时做好导管护理工作,分析护理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共出现5例感染患者,占6.7%,其中,导管留置时间超过15d的12例患者中出现3例,占4.0%。结论在血液净化静脉置中进行严格的护理,对于预防感染发生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感染性根是指含有坏死或坏疽牙髓根被病原性微生物感染所致的腐败根,有被及根管外致根尖周围组织病变,这种病变基本上是炎性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及病因去除,机体的抵抗力能够将根尖周围病变修复愈合。如果反复感染,易造成根尖周围组织的更大破坏,给治疗增加困难。

  • 标签: 感染性根管炎 治疗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降低脑出血留置尿尿路感染发病率。方法采用严格消毒措施避免不必要操作,引进引流方法和早期处理感染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护理方法。结果在2011年08月01日-2012年07月31日间,96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这套方法,仅8例感染。效果胜于现行常规护理方法。结论常规法护理感染率为66.7%,新方法护理感染率为8.3%,x2=28.14,P<0.005,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基层医院防多重耐药菌(MDRO)院内交叉感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及总结。结果科学而规范的管理程序可以大大降低医院MDRO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防工作质量。

  • 标签: 规范 管理程序 防控 MDRO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置术后感染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置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深静脉置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为门诊透析病人),感染率为9.47%。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置后维护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 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术降低感染率,需改进常规固定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1年11月锁骨下静脉穿刺置384例患者分组对照,分别采用常规固定方法和改进后方法。结果两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后穿刺部位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190例,感染25例,感染率13.16%;对照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改进后固定方法,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固定方法。结论通过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术,大大降低感染的危险。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感染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但因此产生的导管性感染却是置术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导管性感染与导管类型、位置、留置时间及护理质量有关,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发生率较高,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控制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显得相当重要。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风患者留置尿病人尿道口消毒与适当延长更换尿周期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2例留置尿病人,随机分为2组,均使用双腔气囊硅胶导尿,每日更换集尿袋,用生理盐水膀胱冲洗2次/日。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用清洁温水和碘伏每日擦洗尿道口2次,试验组还根据尿常规或尿中段培养结果延长更换导尿的周期,观察并记录菌尿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清洁温水进行尿道口消毒并适当延长更换尿周期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P<0.05)。结论用清洁温水消毒并适当延长更换尿周期的护理方法可减少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风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IV感染合并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与普通人群诊断相类似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配合药物合理治疗并防止耐药性发生,同时监测HIV和HBV感染。结论肝脏疾病仍然是主要的发病和病死因素,对于HIV/HBV共感染者的治疗也比较复杂。在所有免疫抑制患者中开展HBV筛查,对HbsAg阳性者予以核苷(酸)类药物预防性治疗可以有效避免HBV复发,降低肝脏相关疾病发生率。

  • 标签: HIV HBV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当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由牙科器械为媒介获得感染到普通感冒在医院流行,“院内感染”这个问题就已经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医院感染不仅会使住院病人的患病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而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还对社会人群构成了新的健康威胁。因此,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既是医院对患者的责任,也是病人对医院的要求,院感办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只有起到主导能动性的作用,才能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院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防护措施和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处理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问题,为今后同类病例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结果52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 标签: 妊娠 HIV感染孕妇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