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预防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1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时血压波动、心率波动、焦虑情绪情况,检查后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以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结果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波动、心率波动、焦虑情绪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后,观察组患者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CT增强检查时心理、生理上的不适,降低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后患者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 对比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究造影不同注射速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120例已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碘海醇对比浓度均为350mgI/ml,A组造影注射速率为4.5ml/s,B组造影注射速率为5.0ml/s,C组造影注射速率为5.5ml/s,观察三组患者的CT衰减值、成像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以及右冠脉等部位其CT衰减值具有显著差别(F=6.838,F=4.002,F=7.261,F=5.992,F=8.281,F=5.790,F=6.126;P〈0.05);图像质量A组患者合格12例,B组患者合格34例,C组患者合格20例,B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A组和C组患者,三者之间差别显著(x2=9.632,x2=5.475;P〈0.05);A组患者共有1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0%;B组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7.5%;C组患者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2.5%。B组患者显著低于A组和C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x2=12.985,x2=10.236;P〈0.05)。结论:应用相同浓度的造影和扫描条件进行冠脉造影,造影的注射速率控制为5ml/s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血管增强效应和较高的显像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不同注射速率 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质量 造影剂
  • 简介:摘要天然药物凝胶质量可控,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缓药物的释放,作为一种制备简单、应用方便的制剂,天然药物凝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天然药物凝胶在处方研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理毒性,新技术的开发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介绍天然药物凝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处方 制备 质量控制 天然凝胶新技术开发
  • 简介:目的:探讨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平板数字和普通数字双对比造影检查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器型号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并指定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完成全部患者的双对比造影工作。观察组采用平板数字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数字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数字化造影检查结果,并对成像图片及其与病理诊断相符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图像A级率为60.00%,D级率为0,对照组图像A级率为12.00%,D级率为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不符合率,其中观察组符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数字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图像质量佳,诊断符合率高,具备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数字化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武汉市中医院2013年-2015年收治60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分为后踝空心针固定组共27例,钢板固定组共15例,石膏固定组共18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克氏针内空心针固定组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骨折的畸形愈合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存在感染的可能。结论闭合穿针石膏外固定及小夹板两种固定方法治疗此骨折最终的优良率相近,但考虑使用克氏针固定减少了骨折的畸形愈合率,所以对于克氏针结合石膏固定的治疗方法,应该优先考虑。

  • 标签: 后踝骨折 石膏 钢板 克式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正常分娩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陪护分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分娩护理,全程陪护分娩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产妇疼痛,缩短分娩时间,且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程陪护分娩 正常分娩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注射的不良反应涉及国家批准的109个品种。主要不良反应(ADR)包括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急性血管内溶血、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害、心功能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引起药物ADR的因素包括医务工作者对CMIADR重视度不够、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过敏反应物质不确定、患者特殊体质,尤以儿童和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现象较重。因此,应从合理选择药物适应症、把握用药方法、避免加大药物浓度、不能随意增加用药剂量和改变用药途径、选择合适的溶媒等方面加强CMI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ADR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给予观察组β-受体阻滞治疗、给予对照组钙拮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上,β-受体阻滞的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beta -受体阻滞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几种不同类型的天麻品种,对其形态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找出对天麻加以辨别的依据。方法运用生药学的常规检验方法,选取几种类型的天麻加以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原植物的形状、药材自身的性状,并且从微观上进行显微特征的对比,将花粉块进行扫描,找出其电镜特征。结果在选取的天麻品种张,乌天麻、绿天麻以及红天麻都取得了明显的形态组织学特征。结论本对比实验中,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形态组织学数据,有助于今后天麻的品种鉴定。

  • 标签: 天麻 类型 形态组织学 对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腹泻的不同治疗方案确定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小儿腹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成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基础性治疗方法,另加蒙脱石散进行口服观察研究;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谷草杆菌联合口服多维颗粒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确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儿的腹泻临床变化,其中包含止泻时间、脱水情况、治愈恢复情况,综合治疗效果。治疗对比显示治疗综合疗程少于对照组,统计治愈率较高。其中观察组的患儿治愈效率在82%,综合有效率在98%,而对照组中的治愈效率在53%,而综合治疗效率在87%。两组的治疗统计标准无统计学差异芯问题。结论在蒙脱石散治疗基础上,使用枯草杆菌药物、多维颗粒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消化道有明显的治愈1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安全、恢复和有效性。

  • 标签: 小儿 腹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创伤(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脊柱创伤(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48例,年龄61-85岁,平均73.88岁;椎体分布T11-L2,其中T114椎,T1216椎,L120椎,L228椎.分为A组pvp治疗,B组pkp治疗。结果术后1周,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其中A、B组VAS评分、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2组VAS、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骨水泥充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无论PKP还是PVP,二者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胸腰背部顽固性疼痛。PVP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发生风险较高,PKP可获得更为满意的复位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折不愈合 PKP PV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梅毒血清学不同检验方法检测的结果。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100例梅毒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我所性病门诊自2015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接诊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TRUST、ELISA相比,TPPA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展开探讨。结果与TRUST、ELISA相比,TPPA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检验方法在梅毒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梅毒血清学检验 不同方法 鉴定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药师于中药注射科学有效运用的意义。方法研究药品销售数据以及中药注射的用药病例,探讨医院临床药师通过有效方法干预对中药注射的使用率以及使用科学性等影响。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有效干预之后,中药注射不管是在总体使用率、还是销售金额以及用量等方面,均要比干预之前有所减少;中药注射使用的科学有效率比干预之前要提升很多,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的使用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用药有非常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中药注射剂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酸蚀黏接黏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错颌患者共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3M正畸釉质黏接治疗,观察组予以自酸蚀粘接剂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自酸蚀黏接于黏接时其使用量、光固化时间及脱落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接于正畸托槽黏接时使用量较少,光固化时间短,黏结强度足够,脱落率低,黏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酸蚀黏接剂 正畸托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肱骨骨折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观察组携带角均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疼痛、稳定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力量、活动度较对照组优越,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疗效均较为理想,能促进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