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天麻的形态组织学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不同品种天麻的形态组织学对比研究

李贵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00

摘要:目的:选取几种不同类型的天麻品种,对其形态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找出对天麻加以辨别的依据。方法:运用生药学的常规检验方法,选取几种类型的天麻加以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原植物的形状、药材自身的性状,并且从微观上进行显微特征的对比,将花粉块进行扫描,找出其电镜特征。结果:在选取的天麻品种张,乌天麻、绿天麻以及红天麻都取得了明显的形态组织学特征。结论:本对比实验中,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形态组织学数据,有助于今后天麻的品种鉴定。

关键词:天麻;类型;形态组织学;对比;研究

天麻是一种需要多年生长的寄生植物,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例如失眠以及高血压等一些常见类型的疾病。除了药用外,天麻还是一种保健品,应用在食品与化妆品行业中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近几年来,天麻在国内外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在多个省份均有所种植,在我国,常见的天麻有五个变型,一是红天麻、二是绿天麻、三是黄天麻、四是乌天麻,五是松天麻,在不同的地区种植的天麻种类也有所不同,但是大多以红天麻与乌天麻最为常见。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种类的天麻在质量与生物性状上存在的差异,采取实验对比的形式验证结果。希望可以从形态组织学的角度为今后的品种鉴定提供必要的依据。

1、实验仪器与材料

选取日本企业生产的某型号生物显微镜,具有扫描功能的电子显微镜以及CO2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日本生产的离子溅射仪,型号为IB-5型。在材料部分,收集了我国不同省份种植的天麻若干个品种,共分为15个批次,经过鉴定,主要是以红天麻、绿天麻以及乌天麻为主。

2、方法与结果

2.1原植物的形态

首先,在原植物的形态方面,不同地区的样品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植物志》中对天麻的原植物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此为依据,对各个品种的天麻植株形态与原植物标本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下。乌天麻一般情况下植株的高度为113cm以上,不超过160cm,在块茎的部位上主要呈椭圆形,长度为8至12cm,属于肉质,直径最小的为3cm,最大的为7cm左右,厚度为2cm至3.5cm,在植株上拥有比较密集的节,在节上还具有三角形状的宽卵形鞘。整个茎呈直立的状态,颜色为浅灰褐色,叶子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退化为膜质磷片。一般的乌天麻在顶部会开出30至50朵花,花的颜色为乌黄色,在顶部具有5枚裂片,雄蕊经常生长在雌蕊的上端,子房呈现出扭转变化。

红天麻与乌天麻有所不同的是在块茎表面上。红天麻的茎块上存在的潜伏芽具有凹陷的情况,比较植株的高度,红天麻比乌天麻略低,一般的高度为107cm,最高不超过132cm,茎的颜色为橙红色,花的颜色为橙黄色,唇瓣也为橙黄色。绿天麻与乌天麻作比较,植株的高度是最低的,植株最高高度为111cm,茎呈黄绿色,一般情况下的花序长度为22cm,不超过29cm,唇瓣也呈现黄绿色。

2.2天麻性状

其次,对三种天麻类型的性状进行辨别。主要的性状类型为形状、大小以及颜色等。在进行鉴别时,选取《中国药典》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基本的依据。经过对比观察发现,红天麻、乌天麻以及绿天麻在外观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形状上以及大小的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乌天麻在形状上呈现椭圆形,长度为4cm至10cm左右,宽度为2.5cm汇,不超过5cm,厚度在0.5cm至2cm之间,在其表面具有淡黄棕色,并且有不规则纵皱纹的分布,仔细观察,有些乌天麻还可以发现具有棕褐色的菌索。在顶端存在鹦鹉嘴形状的红棕色芽,质地坚硬,不会轻易被折断,观察断面发现比较平坦,稍有气味,味道甘苦。与乌天麻在形状上有所不同的是红天麻,主要呈现椭圆状或者是长条状,在表面上分布着十几个横环纹,但是形状与乌天麻相比较小,绿天麻的形状大多也为长条形状,在表面一般分布着12至17个横环纹,在基部存在圆脐形瘢痕,与乌天麻比较较小。

2.3显微镜观察

第三,采用显微镜进行鉴别观察,在实验中,分别将不同类型的天麻切成片状,采用的方式为徒手切片、粉末制片、石蜡切片以及显微摄影等方式,然后对粉末图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与绘制。在乌天麻的表面上,存有残留,下皮主要是由栓化细胞构成的,在下皮细胞中,可以清楚的发现细胞呈现扁椭圆形。在皮层上,大多都是多角形细胞,在皮层的最外层为长椭圆形,并且呈现出切线延长,有些皮层的细胞中还含有草酸钙针晶束。在这之中,中柱占绝大部分,有小型周韧维管束散在;薄壁细胞内亦含草酸钙针晶束。红天麻与乌天麻的主要区别为下皮细胞4列以上,其细胞为椭圆形或多角形,近皮层1~2列下皮细胞栓化。皮层细胞7~9列,最外层细胞排列紧密呈类方形。绿天麻与乌天麻在横切面上没有明显的区别。3个不同品种天麻横切面组织特征比较(表1)。常规显微观察,3个不同品种天麻的粉末特征无明显的区别。粉末黄白色或黄棕色。薄壁细胞中可见糊化多糖团块;厚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80~153μm,壁厚3~8μm,木化,纹孔明显。偶见草酸钙针晶成束,长28~68(~89)μm。螺纹导管、网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7~25μm。

2.4对花粉块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先将固定花粉块泡制在浓度为2.5%的戊二醛溶液中,并且将其放在4℃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在完成20min的脱水后,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并且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不同的花粉块形状拍摄下来,在天麻花粉块中,发现是相互堆积而成的,并且可以清楚的看到有沟回出现,花粉粒大多呈现的形状为多边形或者是形状不规则的四边形。观察表面还可以发现呈现出网状的纹理。上述是三种天麻共有的特征,不同之处在于天麻的花粉单粒大小有所不同,例如乌天麻的网纹比较紧密,而红天麻就相对疏松,绿天麻也相对较为紧密。

3、讨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主要的天麻类型,即红天麻、绿天麻以及乌天麻,对这三种天麻植物形态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原植物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植株的高度、茎与花的颜色等方面。从药性方面进行分析,不同之处在于药材的形状以及大小,还有表面存在的环节三个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对我国现有的天麻类型进行对比,为其提供一个可靠的判定依据,当然,本文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对其加以进一步的改正。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29-30.

[2]余昌俊,王绍柏.天麻6个品种重要性状比较分析[J].生物学通报,2010,45(3):12-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4.

[4]邓恒青,童红,周汉华.天麻环节纹上的点状痕是根还是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15.

[5]邓恒青,童红,周汉华.天麻显微鉴定拾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