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汤用彤毕生尽瘁的《高僧》整理与研究,是其治佛教史的起点和基石,从中也体现出汤用彤为人为学的根本精神。基于对汤用彤全部已刊著述和未刊手稿的研究,本文梳理了汤用彤整理《高僧》的始末及其治学方法,比较了现行汤校本《高僧》的所有版本,并就近年来的一些商榷文章,解答了关于现版《高僧》整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学界聚讼不已的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 标签: 汤用彤 高僧传 史料考订 治学方法
  • 简介:以慧皎《高僧》编撰的材料来源为考察的立足点,由此不断上溯,寻绎《高僧》在体例上的源自和精神上的指向,可以清理出一条“道安一僧佑一宝唱一慧皎”的演变线索。这条线索的意义在於能够揭示《高僧》书写范式成立的关键消息:经录是僧传得以孕育成型的“母胎”,从经录到僧,是佛教经籍背後着译者角色,亦即人的地位,日渐凸显的过程;《高僧》书写范式的成立正是佛教内部从经典到人、从古到今学术嬗变的必然结果。

  • 标签: 经录 僧传 《高僧传》 书写范式
  • 简介:释赞宁《宋高僧》承继梁代释慧皎《高僧》、唐代释道宣《续高僧》而作,是记载唐初至北宋初三百多年间佛教僧人精英的总。要了解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情况离不开佛教史籍,同时佛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宋》成为研究唐代至宋初中国佛教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历史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 标签: 《宋高僧传》 史料价值
  • 简介:<正>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了范祥雍先生校点的《宋高僧》。范先生校点整理此书,考证所使用的几种版本文字上的异同,征引颇广,纠正旧刻中的错失,做了相当细致的工作。书出版后,多有好评。不过,《高僧》类的古籍,属佛教史书,与一般的古籍不同,整理工作难度较大,点校中要作到百无一失,实不可能。新版《宋高僧》因此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最近读此书卷一至卷三部分,即发现一些漏失。不揣谫陋,提出供范先生及其它读者参考。倘意见不误,以后重印此书时,或可酌情采入。以下依卷页先后举出数例。页一,卷首《进高僧表》:“仍降凤书,令编僧史。”“僧史”应指赞宁所编《大宋僧史略》,此未以书名号标出。赞宁撰《大宋僧史略序》云:“以太平兴国初,叠奉诏旨,《高僧》外,别修《僧史》……约成三卷,号《僧史略》焉”可证。卷一,《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页二,“《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等……”《百一羯磨摄》应断作两书:《百一羯磨》、《摄》。后者指义净译《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一书。见《开元录》卷九。同页,“於大荐福寺出《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应作“《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二众《戒经》指义净译?

  • 标签: 《宋高僧传》 三校 新版 义净 悟空 杂事
  • 简介:一今天是藏历七月初五,是佛祖讲经传法的吉祥日。中午刚吃完饭,老家表弟来电话,我表哥的灵塔修建完工,已经开光,供奉在他所在的贡萨寺大经堂西侧,坐北朝南。是高兴,还是难过说不清楚,在我心里的感觉,似乎是一块宝贝丢失了,一棵熟透的果实落地了,一座洁白的雪山显现了,一个圆满的佛子攀着天梯或踏着彩虹或渡着航船走向了彼岸。表哥是我妈二姐的三儿子,生于1936年,记不清哪月哪日生,普通藏族家庭不记生日,记住的是下雪的时候、草青的时候或是割麦的时候之类的标记。

  • 标签: 贡萨 大经堂 讲经 佛子 僧衣 过午不食
  • 简介:近日,各方文物考古专家盛赞南京千年阿育王宝塔惊世出函,称其为世界上体形最大.工艺制作精美绝伦。从出土碑文提到的佛顶真骨、诸圣舍利等,可以推测到塔里可能供奉的舍利,最早源于南朝,是历代舍利子的集成。杜牧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烟雨楼台中”,当时由于梁武帝崇奉佛教,建康(今南京)地区佛寺达700余座,僧尼10余万之众。成为举世闻名的“千年佛都”、“中国佛教研究中心”,

  • 标签: 历代 法师 高僧 金陵 佛教研究 舍利子
  • 简介:<正>(一)、阿柔格西庆茂沃赛尔阿柔格西庆茂强巴坚赞沃赛尔,简称阿柔格西庆茂沃赛尔(阿柔格西庆茂,意即阿柔部族的大格西),他生于火马年(1726),原籍是玛沁雪山附近的阿柔马切部族(今果洛州玛沁县境内),父名马切普巴杰,母名窝曲杰,由于他从小聪慧异常,被当地的一位大格西贾鲁只哥罗桑旦达尔收为

  • 标签: 高僧 密宗 大格 佛法 部落 果洛州
  • 简介: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其日本主子的扶持下,导演了一出伪中央政府还都南京的大闹剧。为了附庸风雅,汪精卫授意手下的大小头目大肆撰写贺联、贺词。一时间伪中央政府的大礼堂里挂满了各种贺联、贺词。不用说,这些对联、贺词都是阿谀奉承之作。当时任南京警察厅长的申省三,为讨汪精卫的欢心,软硬兼施,强逼灵谷老人题写一副对联。灵谷老人是灵谷寺的住持和

  • 标签: 汪精卫 中央政府 对联 周佛海 陈璧君 陈公博
  • 简介:“海天佛国”普陀山全山方丈、当代著名高僧妙善大和尚于2月26日圆寂,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发了消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担任妙善治丧委员会主任,各方人士送别了这位爱国爱教的一代宗师。

  • 标签: 妙善和尚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浙江
  • 简介:7世纪中叶,佛教从南北两路传入吐蕃,从此便与藏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在藏区传播过程中,逐渐吸收了藏区本土文化,于10世纪后半叶,形成了颇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在藏区确立了统治地位,而且成为西

  • 标签: 《藏传佛教高僧传略》 简评 两贵明 杨贵明 马吉祥 青海人民出版社
  • 简介:自然造化气势雄伟,海拔997米高的鼓山是福州一个美丽屏风。公元908年,鼓山接纳雪峰寺开山祖师义存的高徒神晏在鼓山山腰龙潭新建佛寺,方丈室命名“圣箭堂”。

  • 标签: 福州 高僧 清末 造化 佛寺 祖师
  • 简介:一明末清初近百年间,大量名僧来黔法,形成“百廿高僧入黔疆”的盛况。释如纯所著《黔南会灯录》,记述一百二十位高僧的行迹。现存当时名僧《语录》二十多种,《东山梅溪度禅师语录》十卷是其中成就较高的一部。

  • 标签: 高僧 名僧 禅师 明末清初 东山 记述
  • 简介: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地处湟水支流的北岸。这座寺院是土族地区最为著名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青海省最早的格鲁派寺院之一,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明代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已经逐渐成为土族人民的普遍信仰,在土族地区得以广泛传播。

  • 标签: 文化贡献 互助土族自治县 高僧 清代 佛教寺院 藏传佛教
  • 简介:本文在回顾哲蚌寺创建、哲蚌寺管理结构与组织、学经制度与学位考试的基础上,指出哲蚌寺既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又有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特点,加上哲蚌寺与历代达赖喇嘛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哲蚌寺在三大寺中始终具有特殊的优先感。

  • 标签: 哲蚌寺 降央典杰 拉基组织 扎仓 格西学位
  • 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丝路的复兴,不仅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丝路的魅力,不仅在于经济的合作,也在于人心的沟通、历史的对话。这条路原是一条充满历史魅力的路,来自不同文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此聚集。他们在丝路这幅长卷上绘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 标签: 丝绸之路 高僧 世界 历史
  • 简介:<正>张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张大庄人,沃王张洛行的族侄。他出身地主家庭,家有田五、六百亩,在家读书,后来随张洛行起义.太平天国封他做梁王。天京陷后,张宗禹和任化邦等带领蒙,亳队伍归遵王赖文光领导。太平天国丙寅十六年秋(一八六六年),赖文光命张宗禹率领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统军入陕、甘,去连合回民起义军,以为椅角。张宗禹入陕,所向克捷。十一月,进到西安,在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清朝陕西巡抚刘蓉部湘军,斩提督萧德扬。丁

  • 标签: 张宗禹 太平天国 赖文光 左宗棠 李鸿章 直隶
  • 简介: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乡一个冯姓大家族,原名冯亚珩。家有良田千顷和巨大的庄园。其祖上文人学者辈出,家有十余万册藏书。其胞兄冯建吴于青年时期在上海曾就读于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举办的“昌明艺专”,学习

  • 标签: 石鲁 绘画艺术 生平 中国画 艺术风格
  • 简介:余活力(1930~2000),原名余长学,云南省石屏县宝秀乡许刘营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全家节衣缩食和老师支持帮助下,读完小学,并考上了石屏师范附中。在附中就读期间,受进步老师影响,1946年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读

  • 标签: 余活力 云南 生平事迹 中国共产党 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