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超麟,资历最深的中国"托派",曾担任中国"托派"的中央委员兼"托派"中央宣传部长。他一生坎坷,曾概括自己的苦难说:"在国民党的眼里,我是共产党,所以我坐了七年国民党的监狱;在共产党的眼里,我是托派,所以我坐了二十七年共产党的监狱。"

  • 标签: 郑超麟 陈独秀派 邓小平 共产党宣言 托洛茨基主义 国民党
  • 简介:家是新竹的望族,和台北板桥的林家、台中雾峰的林家并称。郑氏家族,本质上既不是土豪,也并无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靠经商和功名,同时并进,而成为社会上的望族。此与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先由土豪、再发展成为士绅的途径,有所不同。

  • 标签: 郑用锡 同时并进 社会经济基础 峰林 家先 郑家
  • 简介:1943年10月生,浙江金华人。196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体育系,同年就业于杭州药物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师从余任天、周昌谷、陆俨少、朱金楼学习中国画。现任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杭州市委文艺部主任、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副院长、浙江省之江诗社副社长、杭州江南书画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2008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 标签: 中国画 20世纪70年代 杭州大学 药物研究所 浙江省
  • 简介:孙中山自创建兴中会,就被清廷视为洪水猛兽,除明令通缉外,还指令各驻外使馆对他进行绑架和暗杀。后一些政敌也企图派刺客将其置于死地。孙先生一生曾多次历险,但每次在保镖的护卫下都化险为夷。其中有保镖最引人注目,他们是号称“革命女侠”的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及英藉加拿大人“双枪将”马坤。这人的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哈同花园击灯救驾尹氏姐妹是光复会成员,秋瑾的战友。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欧洲进行革命宣传和筹集捐款,听到起义爆发的消息后,立即兼程回国,于1911年12月25日到达上海。孙中山抵达上海的消息传到南京后,独立的各省代表一致推他出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中

  • 标签: 孙中山 夫子庙 陈其美 临时大总统 锐志 孙夫人
  • 简介: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他六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先后有琴师是他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是:茹莱卿、徐兰沅、王少卿。茹莱卿,他原先是武生演员,以短打武生戏见长,常为著名武生"俞派"创始人俞菊笙配戏。早年,梅兰芳曾请茹莱卿教练枪把子,练"快枪"、"对枪",还练武旦行用的踩跷打把子,练刀马旦行穿彩鞋、薄底靴打把子,甚至武生行穿厚底靴打把

  • 标签: 梅兰芳位琴师
  • 简介:文焯是清代满族词人大家,清季著名词学家,晚清四大词人之一。学术界对其词作及词学理论都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对其旗籍、官职、佐幕年数这些生平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则错误不少。经过深入考察,我们认定文焯隶内务府正白旗,他并未实际担任内阁中书一职,其担任幕僚年数总计也只有三十一年。

  • 标签: 郑文焯 旗籍 官职 佐幕年数
  • 简介:贵港市政协文史委从1984年出版《贵县文史资料》第一辑开始,到1995年出版《贵港市文史资料》第22辑,在广西政协文史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文史委曾评为自治区政协文史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全区参加中南文史工作会议。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政协领导重视,文史工作者共同努力。其中民主人士功不可没,他们就是自治区文史馆馆员、民革成员、《贵港市文史资料》编辑区鸿泽、梁元熹和民革成员、市政协委员莫洪杰。

  • 标签: 文史资料 政协文史工作 文史工作者 贵港市 领先地位 先进单位
  •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连续发起推动农村改革的五个一号文件,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文件是由中央领导布置,杜润生同志具体组织一个班子。正如万里所说:“我就抓了一个杜润生,他是邓子恢时代农村工作部的秘书长,实际经验多,也有理论水平,又比较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我就请他来起草会议文件,对文件作解释、说明。”“建立中共中央农村改革研究室,

  • 标签: 一号文件 起草 农村改革 中央领导 历史作用 农村工作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吴作人(1908-1997)是中国画家在国际上获得两项殊荣的第一人:一是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文化艺术最高勋章;二是1988年获得比利时国王王冠勋章。在颁发后一个勋章时,

  • 标签: 吴作人 恩师 80年代 文化艺术 法国政府 中国画家
  • 简介:在1938年发生的徐州会战中,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达到100余名。在他们中间有女记者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发出一篇篇战地报道和通讯。通过她们的报道,世界知道了徐州会战的战况,西方国家改变了对中国抗战观望的态度,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他们以笔作枪,抨击邪恶,揭露日军暴行,唤起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女记者成为当时的“明星”。

  • 标签: 徐州会战 女记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战 中外记者 战地报道
  • 简介:第一次听到夏衍的名字还是个初中生,当时的语文课本节选了夏衍早年的名作《包身工》,说的是三十年代上海滩日本纱厂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而书中的新名词“拿摩温”马上被我们活学活用,转赠给老是在课堂上严词厉色训人的温老师,每当她在教室走廊那头出现,一声警告“拿摩温来了!”刚才还打闹喧嚷的教室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

  • 标签: 夏衍 女性 生命 《包身工》 语文课本 初中生
  • 简介:为了营救收容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受中央军委派遣,刘伯承、张浩率援西军从陕西淳化、兰原出发兼程西进,1937年3月下旬抵达甘肃镇原一带。在驻防镇原期间,援西军得到以国民党镇原县县长邹介民为代表的开明人士们的拥护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邹介民的一系列义举,曾得到刘伯承、李达等我党高级将领们的盛赞,罗炳辉将军还称之为"真正的民主义县长"。

  • 标签: 镇原县 国民党政府 三民主义 罗炳辉 红军 刘伯承
  • 简介:1979年初春,劫后的文坛已现春意满枝,这一年又恰是共和国成立30周年,为纪念这一辉煌的时刻,江苏人民出版社拟出一套丛书,我有幸因省出版社张慕林老师的介绍,被借调到那里去参与这一工作,并结识了另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编辑老师。

  • 标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老师 文字 共和国 丛书 编辑
  • 简介:本文专门讨论新近发现的唐代洛阳景教经幢残体第一棱面的文字,通过对残存文字及其书写体例的考察,根据汉语的表述习惯,参照其他唐代景教文献和佛教文献,推测该棱面仅缺失“大智慧”字。作者分析棱面的主体文字“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清净大智慧”,认为是洛阳华化景教团对基督教一体信条的表述。

  • 标签: 景教经幢 三位一体 阿罗诃 景碑 尊经
  • 简介:在“领导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之中,有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虽刚进藏不久,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他们还未完全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却已奔走在漫漫认亲路上:

  • 标签: “新人” 干部进村入户 教育实践活动 高寒缺氧 领导 朋友
  • 简介:仁山(1894—1984)原名淳生,字止安,号江郎山人,浙江江山人。1925年考入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曾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教员,上海关术会篆刻教师,丽水省立联合中学、联合师范教员,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讲师。

  • 标签: 作品 美术教育 第一中学 专科学校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