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清代接待外国、藩属国来使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内务府,此与以往各代皆以礼部执掌有不同之处.清朝接待前来朝贡藩属,系分为“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两部分,接待朝鲜、安南、琉球等汉文化圈的朝贡者,具体由礼部负责,委派汉大臣接待,而对“非汉文化圈”的来使,如蒙、藏地区或俄罗斯等国外使者,则由理藩院、内务府负责,选派满蒙大臣接待.此情况直至近代,才在接待国外使者方面有所更张.目前学界研究清代宗藩体制、朝贡体制的学者,多侧重礼部接待使者方面,而忽略了理藩院、内务府接待使者的研究,或囿于理藩院、内务府接待使者的资料,基本为满文档案所致.然有清一代,理藩院和内务府接待使者次数,却远远超过礼部,其作用和影响,亦为礼部接待“汉文化圈”者所不及,故理藩院、内务府接待“非汉文化圈”来使问题值得系统研究.

  • 标签: 使者 乾隆初年 清朝 准噶尔 汉文化圈 礼仪
  • 简介:二战后,法国势力重回印度支那。1949年,印支三名义上独立;1954年,法国退出。在此过程中,国民党当局欲"承认"三而不能如愿。其因在法国不愿刺激中共,且不愿过快释放三权力。国民党当局为"承认"三多方努力,隐忍求变,其间亦曾出现转机,并曾几乎与高棉先行实现"建交"。然而,因国民党力求稳妥,在意法国,并试图同时建立与三的关系,终未能突破困境。《日内瓦协议》签订后,法国退出三,转机再现。三虽均曾私下示好,但当台湾当局正式提出"承认""建交"要求时,却纷纷退却:或迟迟未有答复,或再三托辞,致台于尴尬境。

  • 标签: 台湾地区 越南 印支 高棉 承认
  • 简介:一、自然青中国最早的青瓷是所谓“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可以说是“准瓷器”,虽然它的胎质、硬度等等都没有达到青瓷的标准,但它却是最早的瓷器雏形,它的出现不仅预示着瓷器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青瓷作为瓷器大系中主要成员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从胎到釉“青”。

  • 标签: 自然 人文 青瓷 瓷器 “青”
  • 简介:走进小靴刀制作室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温宿县温宿镇艾肯博依村的一个小巷子里,探访制作姑墨小靴刀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买合木提·毛拉吾提。买合木提·毛拉吾提的小刀制作室是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制作室的正中央放着一张方桌,方桌两角放着两个大型手动老虎钳子,中间放着一台手动打孔机和一台电动打孔机,方桌上的空隙被形状不一的锉刀,大大小小的宰子,长长短短的钉子、铁锤、钳子、夹子、锯子等工具塞得满满当当。墙的一角放着两台电动打磨机,另一角的木柜旁凌乱地放着一些钢板和铜板。

  • 标签: 制作 温宿县 传承人 第四代
  • 简介:此次采风,沿黑龙江自北向南而行,赏祖国东北风光,观历史文化旧址,睹龙江对岸被列强掠夺之国土,思绪颇多,草就短文,以叙不忘前事之见。

  • 标签: 民族复兴 富民强国 历史文化 黑龙江
  • 简介:"中国抗战"与"卢沟桥"是那么紧密地黏合在一起,因为当年日寇蓄意制造事端,公然对中国军队挑衅,企图从这里打开侵华的缺口;因为在这里,中国部队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拉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前不久,在纪念这一事件七十七周年时,卢沟桥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域,

  • 标签: 侯仁之 铭记 历史 中国抗战 中国军队 八年抗战
  • 简介: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教学细节就是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闪现。教师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这一个个教学细节,就能不断地生成教学智慧。

  • 标签: 教学智慧 课堂 折射 教育实践 教学细节 学生思维
  • 简介: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我的教学技能稍稍成熟了以后,我发现,语文老师不必那么累,不必太死板。要让老师更轻松,学生更爱学,做到深入浅出很重要。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轻松有趣地培养能力,老师们各有各的招数,而我呢,有“课本剧”这个秘密武器。

  • 标签: 课本剧 趣味教学 武器 秘密 语文老师 优秀教师
  • 简介:梁羽生有《水龙吟》词,开头便是:“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而“梁羽生”的笔名,就像那“天边缥缈奇峰”,耐人寻味。2005年,著名漫画家郭竞雄会见梁羽生时,聊及“梁羽生”笔名来由,梁羽生说他最喜欢的朝代是南北朝时期,由“陈文统”而改笔名“梁羽生”,其“梁”者,即来自“宋齐梁陈”,后有人解其义,乃承梁陈文统,继盛唐之风骨。可谓壮志凌云,而后不辱其志,深得世人称誉。

  • 标签: 梁羽生 笔名 《水龙吟》 南北朝时期 耐人寻味 漫画家
  • 简介: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各项交流不断深化,台湾史研究受到两岸学界的高度关注。岛内成立了多个台湾史研究机构,颇多史家倾注心力,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就大陆而言,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实施了大陆规模最大的"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影印出版了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清及民国涉台档案。

  • 标签: 台湾史 第二历史档案馆 出版交流 路径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 简介: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至宋元时期最为鼎盛。但“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则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本文试图对“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产生与流变做一梳理,厘清其发展脉络。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 交通
  • 简介:雍正九年,经广西布政使金鉷奏请,清廷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这不仅为划分地方官缺等级提供了一套全面、合理的操作标准,使延续近两千年的地方行政等级制度臻于完善,也对清代地方道、府、厅、州、县官员的选任、行政素质的改善以及选任权力的分配,产生深远影响.任何制度的形成均有一个调整完善的过程,“冲繁疲难”制度亦不例外.除单个省份不定时期的“个别调整”外,由朝廷颁布谕旨,下令各省“统一调整”者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雍正十二年、乾隆六年和乾隆十二年.除了时间上的不同,三次调整在原因、内容、过程及特点等方面亦迥然有别.这是“冲繁疲难”制度从初定走向成熟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互换”条例的订立,又为维持选任制度和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奠定了制度基础.

  • 标签: “冲繁疲难”制度 调整 选任 互换
  • 简介:曲贡遗址从地理环境、遗迹状况和文化现象上看,都与卡若遗址有很大的差异,并非一般的史前聚居及生产生活场所的遗址。遗址中的文化现象表现出强烈的精神信仰和宗教仪式的色彩,其中可能包括有殉祭习俗、厌胜巫术,或许还有祖先崇拜、祖先祭祀等内容,并与丧葬仪式和墓葬祭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曲贡遗址及其特殊文化现象对于西藏高原史前居民灵魂信仰及西藏原始宗教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 标签: 曲贡遗址 卡若遗址 丧葬 祭祀
  • 简介:住在贫民窟里的人,大多数并不是穷人。这并不是一句修辞,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些人的勤奋努力,以及通常外人假想的“因为生活贫困而精神富足”,那他们更应该被称为手工业人。贫民窟的贫民,通常有几种来源。大多数印度教徒出身都比较低微,属于种姓中的最底层。另外也有一些穆斯林,他们许多是在1947年独立后迁徙到这里的。而他们迁徙的原因,要么是想找机会谋生,要么是为了躲避灾难。毕竟,较之印度农村常年的灾荒,以及让人难以置信的贫穷,

  • 标签: 最底层 印度教徒 生活贫困 印度农村 告诉我 在路上
  • 简介:康熙十三年(1674)朝鲜显宗国王病逝,其子肃宗以冲龄继位.正逢主少国疑之时,清朝“三藩之乱”的影响又波及朝鲜.本文以“三藩之乱”期间朝鲜对清的秘密策略、清朝两度致祭显宗与朝鲜“君弱臣强”说的真伪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事,揭示肃宗即位初年清-朝宗藩关系远未达到和谐程度的史实.

  • 标签: 朝鲜 肃宗 和谐程度 宗藩关系 清朝 康熙
  • 简介:长沙无心阁城楼下有—个警世钟,钟旁的石碑碑文如下: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实行“焦土抗战”政策。1938年11月12日,日军逼近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奉命制定放火焚毁长沙的计划,并预定以天心阁举火为号。13日凌晨,南门某处突然起火,放火队员误以为信号,便四处点火,一场旷世大火骤然而起。

  • 标签: 历史 民族 抗日战争初期 长沙 司令部 放火
  • 简介: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共同感受,那就是批改作文真难,真累!其实,对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有过很多论述。他说:“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我看值得研究。”他还指出:“可以这样说,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

  • 标签: 叶圣陶 教育思想 批改作文 习作 语文教师 作文批改
  • 简介:我国明清之际涌现出一批回族学者,他们援引儒家思想阐释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伦理纲常等重要思想,不仅适应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需要、推进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又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生命力。其中刘智援引儒家三纲五常确立中国伊斯兰教的“五典”说,系统阐述了穆斯林基本的人伦规范。

  • 标签: 刘智 儒学 伊斯兰教 五典
  • 简介:19世纪中叶,最初由欧洲发起并逐渐向欧洲以外地域推广的现代化运动开始波及东亚。与中国不同,在经历了最初的徘徊之后,日本转而坚定走上欧洲现代化历程。这一努力方向使得日本很快便面临如下问题:用怎样的语言对民众实施教育。而近代日本语言的改良首先面对的便是如何对待自己语言中的汉文抑或汉文字这一问题。于此,民间舆论开始分化:是全部废除汉文字,还是对汉文字的数量进行适当删减。通过本文的观察可知,在近代教育尚未完全展开的19世纪60年代末,主张以假名文字或洋文字为国字的激进改良者的提案并不能得到政府抑或民间的回应,即便如福泽渝吉般的温和改良者所提出的倡议也不能有效激起社会的反响。日本文字的改良尚有待于具有初步近代西方意识的知识者的成批涌现,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基础力量。

  • 标签: 汉字 汉文 近代日本语言 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