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隆安华侨经济成立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和部署,面对困境、排队干扰、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战略,截止目前,已引进45个项目,累计合同引进金额超过20亿无。

  • 标签: 经济区 华侨 五中全会精神 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 工业强区
  • 简介:隆安华侨经济始建于2004年9月,其前身是浪湾华侨农场,始建于1956年,由农垦局管理。1978年接收安置越南归侨后由侨办、华侨企业管理局管理,1998年下放到南宁地区管理,1998年10月至2001年1月交由隆安县人民政府托管,2001年2月,正式交由隆安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

  • 标签: 企业管理局 南宁市 直接管理 农垦局 隆安华侨经济区 经济发展
  • 简介:李鸿章在上海创设了江南制造局等一系列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近代化大工业在上海的异军突起。这种开中国风气之先的做法,不仅挽回了国家利权,同时也刺激了上海富商投资新兴近代企业的兴趣。特别是招商局和织布局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之先声,是上海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中,迅速缩短与国际先进工业技术之间差距的开端,引领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李鸿章创办电报总局和铁路公司,将上海的水陆交通、电讯事业推进到一个新时期后,上海的城市经济最早跨人了大工业时代。李鸿章筚路蓝缕的卓越贡献,为后来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夯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李鸿章 上海 机器制造 近代通讯 城市经济
  • 简介:受聊城市委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专家组对聊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了讨论、修订和反馈,与聊城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互动。这里,对聊城市“十三五”规划理念、战略构想等提出初步建议,并将其概括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标签: 聊城市 经济规划 通则 国家发改委 国际合作 专家组
  • 简介:2012年3月6日,我国首部公开出版发行的经济影像志《广西北部湾经济志》首发式在南宁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志》由广西壮族自治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北部湾经济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地情影像资料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共27集,全面深入地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的自然、历史、民族、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情况。

  • 标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首发式 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建设管理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
  • 简介:经济域级差是指由诸多因素构成的能引起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方面的等级差别。目前,由于客家地区多处于山区,地理环境和传统观念形态造成了交通不便、土地有限、观念落后等区位劣势,经济尚不发达,迫切需要发展。本文试以经济域极差理论为指导,从客家地

  • 标签: 经济区域级差理论 客家地区 经济发展 地理环境 历史文化 意识观念
  • 简介: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讨论以来,根据明代嘉靖前后太湖流域城市经济的一度发展而判定中国传统制度框架之内即能自发孕育近现代社会形态的看法,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并衍生出了新的阐释.但是实际上,在权力结构及其法权形态没有发生变革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的某些"繁荣"非但不能预示新的制度前景,相反却体现着专制威权对国民经济的操控,并由此而使社会的发展悖逆于近现代制度的方向.

  • 标签: 皇权政体 "权力经济" 逆现代性
  • 简介:本文在回顾“七五”以来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时现行的经济进行了重新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本文首次将海东6县从以往的“东部经济”中划出,而与两河流域的另外4个县合并为海东经济,列为发展与保护并重的适度发展区。

  • 标签: 青海省 区域分区 发展思路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简介:贵阳经济技术开发,位于贵阳市中心南隅,距市中心5公里,始建于1993年3月,总人口14.9万,总面积63.13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建设面积9.5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6.55平方公里,东南部是工业,北部是生活,西部是生态农业观光。200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所在区域建立贵阳市第六个市辖行政——贵阳市小河。同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这使开发在机构设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管理体制 贵阳市 行政管理 执法体系 经济结构
  • 简介:本文介绍了798艺术的保护现状,以此为例阐述中国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的理念和措施。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某一时代建筑的代表,是当时历史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们应采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等措施,使之形成体系并进行科学保护。

  • 标签: 798艺术区 近现代建筑 保护
  • 简介: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前提条件,没有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稳定就缺失了其应需的经济基础,稳定与发展也只会是一句空话。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并不只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因此,必须从甘肃藏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具体研究。

  • 标签: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甘肃藏区 经济基础 正比关系 实际出发
  • 简介:日前笔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在国家科技部委托省科技厅进行的2002年度科技进步国家级考核中,贵阳乌当区以两年平均分814.41分的优势,在全省参加考核的17个市、、县中位居榜首;1999年,该区通过了省级科技先进验收,并于2001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充分显示了乌当区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

  • 标签: 乌当区 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 经济结构 信息化 农业结构
  • 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政府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资源型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特殊的地区,立足于这个实际,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整个青海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循环经济 发展战略 柴达木
  • 简介: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今年刚到而立之年。由于年轻,它充满活力;由于年轻,它朝气蓬勃。这是一座现代的城市。经受了改革风雨的洗礼,迎着开放的春风,它正在披荆斩棘,乘风起航。

  • 标签: 白云区 文明城市 城市建设 城市品牌 社区服务
  • 简介: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城市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辐射作用日益增强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诸如城市民族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中一项综合性、复杂性、敏感性的内容。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的进程中,城市民族工作起着稳定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从兰州市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化逐步推进,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加,结构发生变化,反映民族政策落实情况和各民族间关系状况的各种民族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全面转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对城市民族问题带来明显的影响,其中利益关系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城市民族问题上来,并相应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表现。当前,在推动兰州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各民族间的利益关系调整,城市民族问题也可能以更复杂的形式和途径表现出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 标签: 城市民族工作 兰州市 七里河区 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
  • 简介:一、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取向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及与之相连的青海、甘南、川西、滇西北等辽阔的青藏高原上。这里崇山叠嶂,雪峰耸立,地势陡峻。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由西向东横亘高原全境,横断山脉由北向南纵贯西藏东部和川滇西部。发源于高原山谷的众多水系,是我国长江、黄河乃至亚洲许多大河的源头。高原的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寒冷,

  • 标签: 经济模式 青藏高原 甘肃 兼营 藏区 西藏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