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哲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书籍,人类能有今天这样的文明进步吗?大凡有成就的人,总是好学不倦,一辈子都在读书。

  • 标签: 读书方法 文明进步 食品 人类进步 不求甚解 泛读
  • 简介:明清时期朝鲜的“书籍辨诬”是中朝宗藩关系的特有产物,论文从宗系辨诬、即位辨诬、交倭辨诬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它们彼此交融,共同指向是有助于确立王权正统的宗藩秩序,书籍辨诬在实质上构成了“书籍外交”。朝鲜四百余年对书籍辨诬投入巨大心血和精力,主要是出于对王权正统与宗藩关系的考虑,也源于朝鲜君臣在政治利益上的一拍即合,这进一步反映了朝鲜王权的脆弱性。面对朝鲜的书籍辨诬,明清王朝掌控着话语权和主导权,将之作为有效的政治杠杆为自身的皇权正统和两国宗藩关系服务。“书籍外交”是朝鲜在其“小中华”意识驱使下抢救本国政治话语和维护王权正统的必然体现,也成为“小中华”意识发展和转变的契机。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朝宗藩关系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政治性和战略性的。

  • 标签: 书籍外交 书籍辨诬 正统 宗藩 小中华
  • 简介:噩耗传来,王富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却反而更加明晰起来了。作为百年来接过鲁迅启蒙火炬的领跑者之一,他的学术研究和传导的启蒙主义价值观延续了四十年,其一生已经无愧了;他与这个世界的绝决方式是那样的果敢和坚毅,却让我们这些苟活者有了些许警醒,在那些肩扛着闸门的人群中,尚有无新的启蒙者去替补这份重任。如若启蒙队伍里还有前赴后继者,富仁先生在天之灵也会像'鲁迅先生笑了'(郭沫若先生语义反用)那样欣慰的。

  • 标签: 启蒙启蒙者 启蒙者悲剧
  • 简介:近年,中国飞速崛起,其中的某些方面,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历史。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所走过的道路,在欧洲则花上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回溯历史,我们将那段时间称为“启蒙时期”。事实上,启蒙并不是在描述可明确划定的某一历史时期,它是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伴有不断的反复和倒退。

  • 标签: 认识过程 历史 中国 时间 倒退
  • 简介:终于盼来了酝酿了很长时间的展览,我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什么是启蒙?它其实象征着我们的能力,以及一种意愿——找到新答案的意志、找到新路径的意志、我们互相交流的理解、克服谬误的意志。我们了解启蒙是一种进程和过程,因此我们把这个系列的活动叫做“启蒙的对话”。

  • 标签: 意志 时间 酝酿 谬误
  • 简介:<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保存民国档案的中心之一,其馆藏卷帙之浩繁,内容之丰富,为国内所罕见。早在50年代,它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就开始进行《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和《中国现代政治史大事月表》的编辑工作。近年更有《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史专题档案资料丛刊》、《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书》和《民国党派社团史料丛稿》等档案史料书籍陆续编辑出版,以下摘要作些介绍。《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1912年至1949年)》这是一部按不同政权阶段分辑编纂的一套大型综合性档案资料汇编。已出版的一至四辑(第五辑《南京国民政府》正在编辑中)凡1200万字,全20册精装,汇集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重要档案文献史

  • 标签: 中华民国史 国民政府时期 档案史料 南京国民政府 档案资料 北洋政府时期
  • 简介:阮元编刻书籍考略陈东辉阮元是清代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对我国的学术、文化和教育事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由于他勤奋治学、刻苦钻研,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因而在经史、训诂、文字、校勘、文献、历算、舆地、金石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尤以训诂、考证之学见长...

  • 标签: 《经籍纂诂》 《畴人传》 《十三经注疏》 皇清经解 《尔雅》 训诂学
  • 简介:中外既有的书籍史研究为数甚夥,就西方书籍史研究而言,目前正在由书籍史研究转向更为强调读者角色的阅读史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情况作了梳理。参考中西方书籍史/阅读史的研究成果,在所掌握的史料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开拓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一些设想,希望能对读者有些许提示作用。

  • 标签: 书籍史 阅读史 阅读 文本 读者 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
  • 简介: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出土了大量的简帛书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孔壁和汲郡。凡《汉书·艺文志》所著录之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都有所发现,使我们亲眼目睹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原貌,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献对我们重新认识传世文献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将已出土的主要简帛书籍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相应列出,对其内容及学术流派作了筒略的介绍。

  • 标签: 出土 简帛文献 分类
  • 简介:许慎作《说文解字》在说解中经常引用书籍及通人所说来解释文字的形、音、义,正如他在'序'末所说: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征,稽撰其说。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因为他有'博采通人,至于小大'的话,虽大多数引用古文经,也采取今文经。如《诗》以毛氏为主,也用了《鲁诗》、《韩诗》;《春秋》以左氏为主,也引用了《公羊传》等。详下简表。所以段

  • 标签: 鲁诗 韩诗 《孝经》 古籀 周官 《书》
  • 简介:一年多以前,我以《革命压倒民主》为题给《历史的先声》写序的时候,自以为已经想清楚了许多问题,但是反复再思考的结果,觉得至少还有一个关键的概念,或者历史事实,没有交代清楚,这就是在那篇一万多字的文章中只提到一次的“新启蒙”。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社会思潮 爱国主义 民主主义
  • 简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月,人民公社的礼堂就是至高的精神殿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事都在礼堂里演绎与传播。我的童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我家与大队礼堂毗邻而居。礼堂成了我童年最主要的活动、玩耍场所。礼堂是民间的文化阵地,除了浓厚的时代政治色彩,应当说是乡村的文化策源地,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们的美学启蒙之地。

  • 标签: 文化阵地 人民公社 乡村政治 六七十年代 鼎盛时期 政治色彩
  • 简介:吴晗和新编韵文启蒙读物□刘毅然吴晗同志是我国当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新编韵文启蒙读物的首倡者。韵文体启蒙读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三字经》,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惜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它被冷...

  • 标签: 启蒙读物 《三字经》 吴晗 韵文 批判地继承 新编
  • 简介:广东是中越书籍交流的重镇,它不仅是越南使臣选购官书的重要地区,而且清代广东的地方文献曾影响了越南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木鱼书曾经在越南产生过深度影响,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木鱼书抄本《新出偷诗稿》即是这种影响的遗存,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越南重抄本木鱼书。木鱼南音《花笺记》还造就了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这体现了广东地方文学与越南民族文学的融合、交汇。从现存的越南古籍来看,广东的说唱文学曾随着越南华侨的步履而流传于海外,而越南的俗文学作品也曾在广东佛山大量刊刻过,联系中越文学交往、越南古籍在粤东的刊刻等其他因素来看,在清代存在着一条以广东为枢纽的中越书籍交流海上通道。

  • 标签: 地方文献 越南 木鱼书 刊刻 书籍交流
  • 简介:如果让我为明代出版史拎出一个关键词,我首先想到的是“艺术”。其实,最先发现这个关键词的不是我,我这篇效颦时贤之作,打算从三个方面分析明代出版的艺术化倾向。

  • 标签: 明代 艺术品 书籍 案头 “艺术” 关键词
  • 简介:发韧于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将欧洲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人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像中国这样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国家受益,所以,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看到了启蒙与中国的关系。在把启蒙理解为一种普遍现象、把中国思想史上特定时期出现的启蒙现象放在国际文化背景中考虑的时候,20世纪开始的中国启蒙运动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思想上的运动,也为近代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

  • 标签: 启蒙运动 历史坐标 中国思想史 18世纪 封建社会 专家学者
  • 简介:一、古典主义与理性原则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有教养的意大利人扮演了一个辉煌的主角;而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愚钝的日耳曼人则掀起了震惊整个欧洲的文化巨澜.然而到了17世纪,当南部拉丁世界的文艺复兴和北部日耳曼世界的宗教改革都渐渐趋于平静时,在地理上和文化上均处于这两大世界的结合部的法兰西却异军突起,迅速地跃升为欧洲文化天穹上的一颗最明亮的星辰.

  • 标签: 古典主义 启蒙运动 理性原则 宗教信仰 文学艺术 社交礼仪
  • 简介:清代前期,日本处于江户时代的“锁国”时期,只有中国的“唐船”和荷兰船舶获准驶入长崎港,合法展开贸易。随着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通商,唐船源源开往长崎,江南刻印的书籍成为输日的大宗商品,在书籍流通史乃至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至今未见人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依据较少为人引用的日本学者永积洋子的《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年》一书和著名中日文化交流史家大庭惰整理的尚未为人引用的三份输日汉籍书目,探讨清代前期江南书籍输日的数量,书籍的出港地,输日书籍的内容、价值,以及江南书籍刻印与流通市场等问题。

  • 标签: 清代前期 江南书籍 流通日本
  • 简介:在各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定性中,“启蒙运动”说无疑是最为常见的比附之一。事实上,最晚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这种比附在左翼文化人中就已经较为流行。但是,并不能简单地把“启蒙运动”阐释视为“马克思主义方案”。出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共产党人对“启蒙运动”说的认同是有限度的。而且,五四启蒙传统的丰富多元性决定了用“启蒙”来描述五四历史认识主体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所阐释出的“启蒙”内涵的丰富多元性。

  • 标签: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