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正>朱坂作戏与槐南人戏~①,当地俗称"阔公戏"。不言而喻,它们都是专门为当地神灵——阔公——表演的戏剧。"阔公",又称"张大阔公"。据说有三兄弟,老大名董圣朝,即朱坂黑脸的张大阔公;老二是槐南白脸的张大阔公;老三是青州红脸的张大阔公,未详。"阔公戏"是古代尧舜戏的遗存,如朱坂《丰总纲》"序"所言:"朱阳丰之设,不知昉字(自)何氏,创自何时?但十年一举,未尝或有间断,大都是祈丰保民,乐于尧天舜日而已。故古人之

  • 标签: 音乐传统 槐南 大腔戏 圣朝 大锣 金花银花
  • 简介:因为前年曾参加了第三届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对这个国际化的合唱活动有了深刻的印象。带着对合唱的热爱之情,更有着曾被这个活动的驻会合唱团歌声的吸引和向往,我再一次来到香港参加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

  • 标签: 音乐会 合唱活动 国际化 青少年 香港 合唱团
  • 简介:<正>在福建中部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和永安市槐南乡槐南村,至今仍流传着宗族作杂剧。明景泰(1450-1456)以前,朱坂村和槐南村分别属于尤溪县的四十七都和四十三都,两地作杂剧属同一形态杂剧流行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同源关系。同时,它们作为宗族传承的古老戏剧形式,与当地宗族社会的信仰、文人创作以及伦理教化等都有密切关系,不仅具有诸多古杂剧遗存,而且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色彩。本文着重从剧目、结构、人物以及文词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予以分析。

  • 标签: 艺术特色 槐南 唱曲 金花银花 上下场 文江乡
  • 简介:<正>""是现代板腔体戏曲的基本结构单元,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划分的依据又并不统一。传统戏常多达数十,而现代新编戏曲则通常控制在六到九。除却篇幅上的差异造成的""的数目的差异外,这些剧目在""的划分上确实存在着不同。如果我们将""视为板腔体戏曲结构的基本单元,与元杂剧的"折"、明清传奇的"出"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厘清一""

  • 标签: 论戏曲 情节单元 戏曲结构 元杂剧 屠岸贾 回文锦
  • 简介:<正>福建中部的永安市槐南村"人"演剧,又称"迎春戏"、"坐"、"作"、"做"、"杂剧"、"戏"、"戏文"、"入场戏文"、"作戏文"等,为宗族祭祀演剧,依靠宗族制度力量组织传承。"人"由村落仪式执行者(礼生)主持祭祀仪式,农民子弟演出,其音乐除保留部分"里巷歌谣"和佛道法曲外,大部分使用高腔剧种大腔戏音乐,语言使用南方官话与当地方言。戏、仪合一为"人"的特征,从形式上看,它满足代言体装扮表演的要求;从结果上看,具备祈福禳灾功能,以戏的方式达成宗教仪式所追求的祈禳目

  • 标签: 祭祀仪式 大腔戏 槐南 当地方言 南方官话 法曲
  • 简介:<正>福建大田朱坂村及永安槐南村的作戏(又称"丰戏"、"人戏")是由宗族制度传承、以祈丰保民为主要功能的演剧形式。朱坂作戏又称"丰戏"、"阔公戏",由廖、余两姓子弟共同演出,1949年以前每隔10年,逢辛演出,现5年一举,丰演出旧例从正月初一延续至清明,现于元宵结束。槐南作戏由该村黄氏宗族组织演出,通常连演两年,歇两年,再连演两年(如今每年都演),演出时间在正月十五之前,现确定为初七与十三。朱坂、槐南两地作戏的演剧组织、制度、出目及演出形态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特征,本文

  • 标签: 槐南 演出时间 副末 场师 引戏 传统文化特征
  • 简介:<正>本文所考察的大田县朱坂村,历史上又称"朱阳"、"赤坂",明清时期属大田县丰城乡径里四十七都,现属文江乡。作为行政村的朱板村目前下辖:坂面、栁口、洋尾、上东溪、分板、路下洋,村部驻分板。朱坂村与尤溪、永安两县相邻近,处三县相交之地。文江溪穿永安槐南、大田朱坂、文江而入尤溪,勾连三县再汇人闽江。~①由于地处福建山区,朱板村山多田地少,田地贫瘠,历史上当地民众除了

  • 标签: 田野考察 槐南 文江乡 太白金星 仪式活动 科仪
  • 简介:"乐"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以诗歌、音乐、舞蹈的审美形式展示宇宙之"和",负载着传统哲学的深刻意蕴,成为"道"的视听形式符号,是谓"道"的"具象化,肉身化"(宗白华)。而"乐"与"道"本身具有的这种深固关系,使古人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把握了"乐"的本质、"乐"的真谛,也就相当于认识了"道",因此深刻而睿智地结论:"知乐则几于道矣"。

  • 标签: “道” “乐” “和” “知乐则几于道”
  • 简介:1972年4月20日【听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号之1)、布商大厦四重奏组《降E大调钢琴与木管五重奏》(作品16号)的录音;鲁道尔夫·塞尔金与费城管乐合奏团】

  • 标签: 里赫特 弦乐四重奏 日记 音乐 贝多芬 五重奏
  • 简介:歌剧重唱在西方歌剧中承载着叙述剧情、发展剧情、抒发情感、激发矛盾、引发高潮等艺术功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增加了歌剧的戏剧性。对不同版本歌剧重唱的音乐诠释比较研究对后来者的演唱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经典重唱——第一幕结尾的爱情二重唱和第四幕结尾的四重唱已成为许多中外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本文通过版本介绍、音乐表现比较、声部平衡比较、舞台编排比较等方面对这两个重唱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演唱该剧中的重唱的声乐学习者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

  • 标签: 歌剧重唱 《艺术家的生涯》 音乐诠释
  • 简介:“音乐是透过人的心灵与主体合而为一的最具情感的艺术”,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精神财富,它占据了人们文化娱乐的大多数休闲空间,同时在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提高其认知审美能力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旋律在人的大脑认知结构中可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提供了有利的素材为人们塑造健康的身心。

  • 标签: 音乐教育 城市化进程 市民素质 认知结构 人类文明史 精神财富
  • 简介:歌剧演唱会作为歌剧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歌剧迷最为接受的一种形式。从导演二度创作的角度来审视、探讨西尔娅·科碧妮意大利歌剧演唱会南宁站演出的优点与缺失,有利于推动其适应本土文化的特质,符合本土观众群体的审美取向,使高雅艺术演唱会形式更好地在中国本土发展。

  • 标签: 导演 导演技法 歌剧演唱会 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