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史记·律书》的算术部分由“律数、生钟分、生黄钟术”组成。书中采用了整数、分数和阴阳五行记数的算术手法,精炼地概括了先秦各家的律学计算法,首创“律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管律的三分损益计算法,纠正了秦汉流行的错误五行记律法。历代学者对《律书》褒贬不一,为此分析和解释其算术法,将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

  • 标签: 三分损益 律数 管律 生黄 五行记 阴阳五行
  • 简介:旅德钢琴博士、青年女钢琴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静娴是我比较熟悉的音乐家。2011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盛典上,她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和钢琴兼指挥大师普列特涅夫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她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合唱幻想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标签: 钢琴独奏音乐会 “另类” 《第一钢琴协奏曲》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交响乐团 国际音乐节
  • 简介:关注卡普兄弟还是近一两年来的事。尽管他俩在国际上早已红透了半边天,然而在这里他们的事还不属于热门话题,只是能从刊物上获知雷诺·卡普在2000年获得了国际古典大奖中的“最佳年度新秀奖”。其实,法国的古典大奖全称应该是“音乐胜利奖”(LesVictoiresdelaMusique),它创立于1985年,是法国最其影响力的音乐大奖。“音乐胜利奖”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留声机奖”,“艾迪生奖”和“金音叉奖”等由唱片工业或音响传媒评选的奖,它乃由国家的演艺工业协会所评选颁发,类似于美国的“格莱美奖”和加拿大的“朱诺奖”。事实上,法国人在谈到“音乐胜利奖”时自豪地称它就是法国的格莱美奖,其重要性和权威性由此可见。如同“格莱美奖”一样,“音乐胜利奖”也涵盖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方方面面,在数十个奖项中每年最受人瞩目的也是“最佳年度演唱,演奏奖”和“最佳年度新秀”(Newtalentoftheyear)这两个大奖。雷诺·卡普和戈蒂埃·卡普兄弟俩一前一后,竟先后在2000年,2001年连夺两届“最佳年度新秀”奖,这自然不能不引起法国乃至国际乐坛的极大震憾。再加之小哥俩模样帅气、功夫了得,唱片出一张红一张,前后欣赏了他们的几张唱片,觉得他们倒并非是由商家炒作而成就的虚名,而不愧为是二十一世纪为法国的弦乐演奏艺术增光添彩的琴坛俊杰。

  • 标签: 兄弟 雷诺 流行音乐 格莱美奖 古典音乐 演奏艺术
  • 简介:本文通过解析“节”“拍”和“板眼”,指出我国传统音乐广泛使用“拍无定值”的“散板”和“拍值略有增损伸缩”的“弹性拍”是其带有的根本性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在节奏、节拍方面和时值均分、强弱有序的欧洲古典音乐的根本性差异所在。作者呼吁在这方面冲破西方18-19世纪音乐的影响和束缚,回归本民族传统。

  • 标签: 板眼
  • 简介:中国箫笛的制作,自古以来都是凭借经验;即使是公式,也全都是经验公式,公式虽然具有可操作性,可不具有严密性.笛子制作和演奏技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音乐声学的发展,促使不少人对制作无法规范化的笛子进行规范的制作公式的探索;赵庭先生的就是比较突出的实例.本文在肯定赵先生"公式"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公式的不足,意在引起物理学家的注意,促使"制笛公式"完善.

  • 标签: 赵松庭 制笛公式 管口校正
  • 简介: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二胡曲《听》应该说是与《二泉映月》达到同样艺术成就的精品(甚至有人认为《听》是《阿炳曲集》中最优秀的作品)。《听》结构上短小精悍,但却具有气吞山河的力量。阿炳的《二泉映月》被研究得较多,相对而言,《听》似乎受到了某种程度...

  • 标签: 《听松》 美学内涵 主要主题 阿炳 《二泉映月》 抗日战争
  • 简介:门德尔1809年生于汉堡,1847年逝世于莱比锡。他出身富裕家庭,自幼受到极好的普通教育和音乐教育,年仅9岁就以钢琴家的身份公开演奏,12岁成为作曲家。门德尔年轻时,常喜欢在国外旅行。他父亲非常支持他用旅行来扩展见闻、增进修养,因此不惜为之支付大量旅费。门德尔每到一处都写信给家里,而且每信必附有乐谱,即把他在各

  • 标签: 门德尔松 无词歌 公开演奏 国外旅行 钢琴曲 音乐教育
  • 简介:所谓“”,即要求演奏者在训练及演奏时做到气、心、体(肩、肘、手)等;即调心、调息以及左右手的协调。

  • 标签: 琵琶演奏 基本功
  • 简介:《唐二十八调拟》提要洛地弱冠习乐,即陷入"燕乐""迷宫",三十余年苦思冥索,未得要领;至白首待槁,回顾旧途,忽见蹊径,乃有《唐二十八调拟》书稿之举。恍然,"二十八调"系俗乐,俗极了,并没有多少深奥的学问,故当时乐工、歌伎随意使用于手、口;至于我见...

  • 标签: 二十八调 羽调式 角调式 音声 《唐会要》 宫调
  • 简介:陕北大唢呐音乐包含"本调、凡调、甲调、梅花调、背宫调、四字调、六字调"七个调名。通过七调调名与指法的对应关系,陕北大唢呐音乐七个调名对应不同的筒音,并有相应的指法,是建立在七个调高上,可循环往复演奏"七宫还原"的意义。通过与历史文献所载调名的比对,陕北大唢呐音乐调名与定调符合工尺七调的标准。其演奏实践又有重"四宫"的情况。

  • 标签: 陕北大唢呐 调名 工尺七调
  • 简介:<正>古乐的考察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历史的追溯。曾经是绕梁不绝、动人情怀的古代乐声,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仍然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或考核古谱,研讨声律,以求辨识音韵,重现曲声;或由今及古、逆向考察,从尚存的传承乐种中去了解那些远年遗响。

  • 标签: “解” 古谱 古乐 音韵 音乐研究 清商三调歌诗
  • 简介:本文作者根据其兄宋瑞桥先生对长期困扰音乐界的“祖孝孙音阶”确切涵义的揭示和被国内外音乐研究工作者视为“歌德巴赫猜想”式难题的唐代俗乐28调的被译为理论基础,根据祖孝孙音阶对敦煌曲谱进行了译,从实践上证实了宋氏理论的成立,并为敦煌曲谱重上舞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祖孝孙音阶 敦煌曲谱 译解 定弦
  • 简介:《乐纬》是汉代重要音乐理论文献,广泛吸收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思想,融合术数,对乐理进行新阐释,其所形成的省风宣气、律气卦气、星占术数、凤凰来仪四种模式,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音乐理论,具有音乐史料价值;其中所体现的思维模式,更具有思想史的意义。

  • 标签: 乐纬 术数 解乐模式
  • 简介:唐·贞观年间,太常卿祖孝孙奉命以正宫调,始创大唐雅乐,由此而产生了祖孝孙音阶及其旋宫体系。这一乐学上的举措不仅涵概了唐代所使用的雅乐全音阶,而且唐俗乐二十八调也被囊括其中,并统一用其它调个名法进行阐述。不仅如此,分析研究表明,解译"敦煌曲谱"的定弦,若采用祖氏音阶为依据,则更能贴近和反映唐代音乐的原貌。

  • 标签: 祖孝孙音阶 敦煌曲谱 琵琶定弦 旋宫体系侧商调里唱伊州 点■
  • 简介: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主要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式的各种特殊形式”、“假再现”等方面,进行读和讨论。

  • 标签: 对比性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式的单三部曲式 单二重曲式 回归曲式 假再现 古组曲
  • 简介:对《敦煌乐谱》译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再此提出笔者看法。尤其希望从宏观的"口"与"、"的方面;微观的各种符号和文字以及错舛的方面,进一步和同仁们一起详细地、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

  • 标签: 迟叠式 掣拍说 琶音演奏 均拍 T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