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  美学中的"心理距离"概念最早是由瑞士学者提出的.他在一篇题为的论文中,具体阐述了这一理论.他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人与对象保持了距离,这个距离不是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心理上的距离.……

  • 标签: 中的距离 布洛心理 心理距离
  • 简介:李震(1922—1992),浙江缙云人。1950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科。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及教授。为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之一。现代中国人物画(浙派人物画)创始人之一。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著有《李震画集》《中国写意人物画》等画册与专著。

  • 标签: 李震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家协会 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 浙派人物画
  • 简介:谦1984年9月23日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现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200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彩专业。2008年水彩作品应邀参加“东方风情——中国当代女画家赴美提名展”。

  • 标签: 女画家 鲁迅美术学院 推介 水彩作品 协会会员 学院版画
  • 简介:让国产动画电影继续拥有强大的发展力量,需要的不仅是政策的扶持,制作方的精良技术,最重要的是能让家长和孩子们都满意的故事创意。

  • 标签: 动画电影 国产影片 票房 价值观
  • 简介:《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布艺这种传统艺术是一种能够变废为美的神奇工艺.根据家庭特色和地区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小学生布艺课程.阐述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收获和感悟。

  • 标签: 布艺 整合探索与创新 节日文化与教育 成果展示与拓展
  • 简介:<正>(一)光画首先要研究纸和笔的性能。A.光画一般用吸水较好、光泽、色彩鲜艳的纸。目前上课用得最多的是法国康颂纸、英国新世纪纸、日本竹尾花纹纸、韩国羊皮纸、雅文纸和中国染色纸等。B.光画采用的笔综合称为“奶油笔”、“奶昔笔”,包括彩色水笔、粉彩笔、麦克笔、水溶铅笔、油画棒、荧光笔、金银笔、贺卡笔、光笔等,不同的笔遮盖不一样,线和色感觉不一样。

  • 标签: 荧光笔 雅文 油画棒 阳画 奶昔 视觉冲击
  • 简介:修玛·哈运用基本结构和多种混合媒介进行创作,她的雕塑融入了东西方文化因素。哈偏爱采用陶土这种可以唤起远古记忆的独特材质,并借用电影艺术的表现语言,赋予雕塑一种新意。她的雕塑隐含着永恒与消解、不朽与瞬间的迷题。

  • 标签: 修玛·布哈布哈 雕塑 陶土 基本结构 混合媒介
  • 简介:歇在艺术史上是一位有争议的画家。在路易十五王朝、他是宫廷画师的首选、同时又是工艺美术上的大师。他在罗可可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路易王朝的淫糜生活,活灵活现地保留在他的作品中。他是法国封建王朝的御用画师,站在封建立场上歌颂那个淫糜的朝廷。

  • 标签: 罗可可艺术 布歇 路易十五 上层阶级 华托 一幅画
  • 简介:如果把20世纪初赴欧美日等国引进油画的画家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话,那么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所培养的画家则是第二代了.如今已年迈古稀的徐白,她既是我国第一代油画家的学生,又是第二代的老师,介于这两代之间,她是西方艺术引进中国的传人,又是融中西新艺术的开拓者,她的艺术,带着时代的印辙,书写着半个世纪来的探索历程.

  • 标签: 油画艺术 探寻 东方 20世纪初 六十年代 西方艺术
  • 简介:一、中国绣历史概况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品种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绣品种有潮州绣、厦门绣、广州绣等。据考古资料显示,古人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采用穿有、管或者贝类的发绳装饰额头,在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出土各种形制和材质的珠子,其中有西周红色玛瑙、战国蜻蜒眼玻璃、战国水晶、夏家店的天河石管和绿松石珠子。

  • 标签: 传承创新 艺术魅力 历史概况 中国传统 新石器时期 考古资料
  • 简介:10月30日至11月11日,"李震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是为了表彰李震先生家属将珍藏的李震先生作品、画稿3943件捐赠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的义举,弘扬李震先生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并编辑出版《李震作品集》。本次展览主要从李震先生家属捐赠作品以及浙江省博物馆、缙云县博物馆珍藏的李震作品中精选出260件展示给大众。

  • 标签: 作品展 美术馆 李震 浙江 杭州 省博物馆
  • 简介:余学书浅薄,虽自孩时喜弄笔,却无所得。弱冠后,从衣雪峰先生学艺,衣师为人低调,博览广义,授以如何学书做人,方向为何,授书学欧阳询、褚河南、杨疯子、米元章、王觉斯等。今尤喜行草书,用功最勤,却又觉最难,北上问学于来德恩师,先生口传心授,见其书,谓日:略有灵气,然需更精近于古人,字之笔墨,尚欠真意,应以黑白虚实相应。闻此语,思考书之所弊。

  • 标签: 布白 口传心授 欧阳询 行草书 笔墨
  • 简介:一个灵魂在作品中跳跃、唱歌,这样的作品我们不得不称之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有很多种.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介质.通过对技术娴熟的驾驭.把强烈的感触畅快淋漓的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是扣人心弦的艺术品。

  • 标签: 布贴画 解读 艺术品 作品 唱歌
  • 简介:在汉魏时期的文体“赋”、“”中,保留有绘画的一些史料,西汉武帝时东方朔作《五岳图序》,东汉顺帝时王延寿作《鲁灵光殿赋》,魏初陈思王曹植所作《画序》,都有珍贵的绘画史和画论资料。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集《西京杂记》中以短文小说的形式辑录西汉有关建筑、工艺、舞蹈、绘画的故事,刘宋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有数则记录顾恺之等画家的故事,这对于早期绘画史研究均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 标签: 汉魏六朝绘画史料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
  • 简介:2012年刊布的日本藏《摩尼诞生图》是元代闽浙地区所绘制的摩尼教绘画,堪称稀世之珍。本文在日本、西方、中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此图与各种释迦诞生图、《过去现在因果经》等有关佛经的细节作了比较:特别细致地与最近刊布的福建霞浦文书《摩尼光佛·下生》的描述作了比较。唐代《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是摩尼诞生故事的渊堰,五代、北宋出现了《下生》《太子下生经》等演绎这个故事的文献。《摩尼诞生图》就是根据流传于江南的这个故事而制作的。摩尼教徒为了在江南佛教盛行地区向民众传教,制作《摩尼诞生图》的过程中,模仿了佛传图,参照了佛经,因此此图有明显的佛教色彩。

  • 标签: 摩尼教 《摩尼诞生图》 霞浦文书 佛传图
  • 简介:勤学更上层楼十年前见过高运甲一书法条幅,并无什么特别印象,窃以为他身为文联领导,公事纷杂,余暇弄墨遣兴,不过聊作调剂而已。之后不久,在十数次书法展上屡屡见其大作,知他笔耕不辍,孜孜砣砣,居然功夫日进,遂刮目相看,也有了前贤的“志勤学,至道非弥”之叹。

  • 标签: 《高运甲书法艺术》 序言 书法生涯 艺术精神 书法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