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在近百年的中国美学研究中,部分美学家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进行了现代美学研究,并以此作为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关键,以及确立美学“中国身份”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开启了现代书法美学研究的先河。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美学家们的书法美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即:对中国书法独特地位和价值的定位,对书法艺术美学性质的揭示,不同的书法审美观,以及对书法审美起源和发展问题的探讨;最后,本文认为现代美学家的书法美学研究是在双重因素指导下展开的,只有对此取长补短,才有助于今天的书法美学研究获得真正的新起点。

  • 标签: 书法美学 书法审美 书法艺术 现代书法 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书法
  • 简介:景观美学的崛起景观美学的崛起,是审美实践和美学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历史必然。(1)从环境保护到环境美化。伴随产业革命和生产现代化而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违反自然规律因而遭到自然惩罚的历史教训,不仅使人类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更加强烈地要求美化环境,提高环境的质量。环境美化的内容可以概要地归结为:第一,以和谐的主题、丰富的色彩、各具个性的空间组合和流动的韵律,审美地把各种功能和体量的建筑组织成群,形

  • 标签: 景观美学 环境美化 空间组合 人文景观 园林美学 生产现代化
  • 简介:我们常常观赏体育运动表演,从运动员的精湛表演中得到美好的享受。然而一般观众仿佛觉得体育和美是必然联系到一起的,一场精湛的球赛,艺术体操的表演,游泳运动员优雅的姿态等……都会给观众带来无比愉快的快感和美的满足。那么体育美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有哪些特征?

  • 标签: 体育美学 原始体育 形式美 体育运动 艺术因素 审美规律
  • 简介:中国原始文化中,彩陶艺术是杰出的代表,从造型到纹饰,均达到令人惊奇的完美程度。其美学基础是什么呢?不少学者已从原始的社会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彩陶艺术的形成,固然有一定的自发性,既然已经达到这样完美的程度,艺术思想上当有一定的自觉性。而其指导思想又是什么呢?使人不由想起古代的'道'和'太极图'。'道'的最早表现形式当是《八卦图》。

  • 标签: "太极"图像 美学 原始文化 彩陶艺术 原始氏族 "太极八卦"
  • 简介: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一般观点认为它起源于功利目的实用,但是就篆刻艺术形式本身而言。它应该起源于审美的需要,这可以从最早的陶折以及陶器上的花纹得到证明,篆刻艺术自觉的唯美向,一般认为源于宋元而其实应该更早,可以推至隋一代,因为从那时印的内容、形式、用途上就可以看出唯美的倾向。而宋元已是发展成熟期,明清则达到高峰.

  • 标签: 中国 古代篆刻艺术 审美特质
  • 简介:明清人物画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人物画方方面面的有关问题——人物画的形神关系、环境描写、题材选择,以及人物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几乎都谈到了。这些问题有不少是前人论述过的(尤其是宋元绘画美学论述过的)。我们将看到,明清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不只是对前人的重复,而是有所发挥、有所创造,他们提出的许多独具新意和极富价值的观点把中国人物画美学思想推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明清绘画美学对人物画的探讨也是同绕“形神”这一对概念展开的。但是在看待“形神”关系上,明清绘画美学和宋元绘画美学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在明代徐沁下面这段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披露:叙曰:东坡论画不求形似,至摹壁上灯影,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美学思想 绘画美学 明清 用笔 美学家
  • 简介:“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围之一。“意”的理论源远流长,它最先并非出现于画学著作中,而是出现在哲学领域里,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以表意为目的。《庄子》篇中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说前者是工具,后来是目的,不能拘泥和执着于工具的“言”,而忘却了“得意”的目的。“意”作为美学范畴一经提出,势必会影响到绘画领域,在中国古代画学中,对“意”的研究历代论者众多,各家各派之论虽皆大同存小异,释解仍有不一,这就导致后人对“意”的含义的认识或宽泛或朦胧不清。在中国美术史上比较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画论家谢赫和姚最。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刘顼的画“用意连绵”,姚昙度“天挺生知,

  • 标签: 美学范畴 “意” 山水画创作 意境理论 “立意” 中国传统绘画
  • 简介:汉字不但起源于象形,而且较多地保留了象形,这样它便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所必需的形式美;同时,由于物象写实的成份在象形文字里大大受到了削弱,主体表现的成份无形中大大增强,从而为书法演变为表现型艺术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进人自觉期(即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象形(当然主要是抽象象形——与文字意义无关的象形)成为“汉字书写走上艺术化的道路的契机所在。若没有这一因素,仅仅能从书法形象

  • 标签: 书法艺术 美学意义 形式美 艺术化 书法家 象形文字
  • 简介:是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部初具理论体系的山水画论,其中不少论述已上升到美学层面.(一)'以林泉之心临之'的'真山水'观,超越了'以玄对山水'传统观念,真实地面向自然进行审美观照,使山水画有了人间现实生活的情趣.(二)在以高、深、平'三远'拓开空间艺术审美视野的同时,强调注重四季、朝暮景色的变化及其观、画山水者的心情变化,使画中山水景物成为有'运动形式'的'活物'、'活体';向空间艺术注入时间意识,使中国的山水画也成为富有诗性的时空结合的艺术.(三)画家以'注精以一之',的'神而明之',不但以自然的眼光而且以合乎地理科学的眼光把握不同地域山水的'体质',不同的'神气','兼收并览',取之'精粹',将山水画推向中国造型艺术的高峰.

  • 标签: 《林泉高致》 美学品位 山水画论 艺术审美 意境 艺术形式
  • 简介:格林伯格美学思想初探(下)冷林三、格林伯格艺术批评的第二个阶段:现代主义的完善在40年代后期,格林伯格在明确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性与所遵循的方向后,开始着手处理一些具体艺术中所产生的理论问题。他通过分析对艺术中最根本的“媒介”的具体操作,阐述了现代主...

  • 标签: 格林伯格 现代主义艺术 美学思想 现代艺术 艺术作品 批评家
  • 简介:行为学派(BehavioralParadigm)又称认知学派(Cogni-tiveParadigm)或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Paradigm),是本世纪随着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而新兴的众多学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不同的是,行为学派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把风景作为人的生活空间、认识空间,力图从整体上(如用维量分析方法)而不是从具体的元素上(如形、线、色、质)或具体的风景构成要素上去分析风景,去讨论某种风景空间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并以此作为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在众多研究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的学派中,行为学派虽产生较晚,但却拥有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该学派的风景美学理论及有关风景美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国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行为学派 风景美 质量评价方法 美学质量 风景空间 可解性
  • 简介:在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史上,很难找到一个概念如形式这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也很难找到一个概念像形式这样被广泛地使用。它的存在确实是个难解的谜,它是如此古老,却又如此新鲜,给我们机会也向我们挑战。历史上,东西方都曾对形式问题作过不懈的研究,尽管结论不同,但这些努力毕竟表明了人们已认识到形式对艺术之重要,有深究的必要。本文拟对西方形式理论作一评介和探讨。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人对形式规则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柏拉图之前,甚至可能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关于艺术是数的和谐的观念就已牢牢扎根,其后,毕达哥拉斯学派等均发表了自家之见。至今,形式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启蒙期—古希腊罗马时期;兴盛期—19世纪古典美学时期;繁荣期—20世纪西方形式理论多元化时期。下面我们以此为线索,简要回顾一下西方美学史上形式概念的演变过程。

  • 标签: 西方美学史 形式理论 “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概念 毕达哥拉斯学派 柏拉图
  • 简介:艺术·美学诗篇(之五、之六)王石之火花爱情的火花撞击出升华的激情生命的火花撞击出物种的繁衍思想的火花撞击出伟大的真理理性的火花撞击出人生的哲学灵感的火花撞击出杰出的艺术灵感灵感,你是生命的躁动灵感,你是冲动的源泉灵感,你是爱欲的升华灵感,你是文明的理...

  • 标签: 美学 诗篇 生的哲学 艺术灵感 王石 理性
  • 简介:美术馆的藏品陈列或临时展览,不论其规模的大小和期限的长短,都应有明确的展示目的,或称展示宗旨,那就是利用美术作品的展示,展现时代的艺术风貌,反映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影响人们的道德

  • 标签: 美术展览 美术作品 木版年画 视平线 精神文明建设 美术工作
  • 简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思想解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极大地激发了新一代艺术家的自由精神和创造力。一批以“想象力”为艺术创造旨意和推动力的艺术流派在此时消然兴起,他们的作品一经出世,就以全新的面貌鲜明地区别于作为主流的现实主义表达的各种风格流派,显示出了神奇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品格。

  • 标签: 想象力 美学价值 文化意义 自由精神 80年代 思想解放
  • 简介:汉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核心观念表现为三方面:“如”与“象”的造型思维,“势”与“力”的刚健之美;纯粹形式美对文字实用观念的超越。这些核心观念对汉代书法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原理性的意义。

  • 标签: 汉代书法 美学思想 核心观念
  • 简介: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设计已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文化的桥梁。受高科技发展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日本的设计在过去一直处于渐进的变革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设计风貌.由统一逻辑向多元共存发展.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在设计中以视觉符号映射人类意识和文化的根源,表现无形的概念性的文化理念。

  • 标签: 日本 美学观 当代 后现代主义 高科技发展 人文文化
  • 简介:恩格斯称黑格尔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在哲学领域超过了以前的一切哲学家,而且在美学领域里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他的《美学》一书涉及的艺术领域极其广博,思想见解十分深刻。他对绘画中的美学问题的精辟论述,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价值。当然,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辩证法之间的深刻的矛盾基础上的。他把美、艺术都看成是由绝对精神即理念,通过感性事物具体形象显现出来的。这里面既包括他的美学基本观点——理念,也讲了理性与感性,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完善的艺术必然要从不完善的艺术发展出来”

  • 标签: 中的美学 绘画中的 美学问题
  • 简介:  10多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经营模式和理念,都在不断与国际艺术品市场接轨.……

  • 标签: 中艺 中国艺术 导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