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反思当代书法学术史二十年来的成就,我们就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者,他始终站在中学韵讲坛上,却著作等身,做着甚至让高校专家惊慕的学问:博通诗书画印之学,穷究中西美学之理,精研元明书法之史。如此罕见的治学视野与如此精深的专门研究,在当今整个学界恐怕也为数不多。这位学者就是惠山无锡的蔼然长者楚默先生。他的《楚默文集》共12卷,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些著作集中了他的书学、美学观及书学史观,是当前书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值得一读。

  • 标签: 《楚默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当代书法 中西美学 书法研究 学术史
  • 简介:梁世雄1933年生于广东南海,自幼读书,性喜绘画,1949年即考人广东省立艺专(后转为华南人民文艺学院)美术系从关山月、黎雄才先生学画,后再人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从教授、硕士生导师和中国画系主任职位上退休。近40年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同时在艺术创作上始终奋力探索,孜孜不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创作以人物画为主,新时期以来转入山水画创作,进入更适合自己的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标签: 山水画创作 岭南 艺术创作 1949年 硕士生导师 五六十年代
  • 简介:巴中石窟是我国现有的保存完好,艺术特色鲜明的宗教艺术宝库之一。精美的佛帐形龛是巴中石窟中佛龛的主要形式,雕刻精美,结构清晰,造型疏密有致,形式手法多样,图案纹样丰富多彩,龛檐、龛楣、龛柱艺术形式多样而统一,装饰性极强,是研究我国传统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的重要史料,对四川及整个南方石窟艺术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筑、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标签: 巴中石窟 佛帐龛窟 艺术特征
  • 简介:和初学者谈构图王家儒构图,无论是对一位声名显赫的绘画大师或初涉画坛的学生来说,都是同样至关重要的。任何一幅写生或创作,都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及美感,将线条、形体、色彩等诸要素通过一定的法则将其构成艺术的画面,一个趣味中心,让欣赏者在这个引力牵引...

  • 标签: 初学者 正空间 形式美感 负空间 中间色调 垂直线
  • 简介:李瑞清任监督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教育家,如吕凤子、姜丹书、丰子恺、李健、胡小石、张大千等,他们在美术、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贡献。而在高等书法教育与书法创作卓有成就者,胡小石为第一人。胡小石(1888-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于南京,曾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云南大学等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兼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主席,南京博物院顾问等。胡小石先生幼承家学,5岁由父授《尔雅》,10岁曾入私塾学习。1905年3月,17岁时考取宁属师范简易科,学习数理化学、教育学等学科。1906年考取两江优级师范预科,由于成绩优秀,不到一年的时间即插班进入两江优级师范农博分类班,后因文章出众,得李瑞清赏识,遂特加青睐,并亲授传统国学,成为李瑞清入室弟子,书法得其精心教导。1910年两江优级师范毕...

  • 标签: 书家并举 学者书家 小石学者
  • 简介:郭沫若是中国的现代学者,大文豪。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而且书法也享有盛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生充满了传奇经历的革命家。他原名开贞,又名鼎堂,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9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苦水”),四川乐山人。早年留日学医,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反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斗争。

  • 标签: 中国现代史 郭沫若 学者 学识 世界和平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 简介:作为一位新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闻一多(1899—1946)同时兼事学术研究、诗歌创作与美术实践,更可谓近世不可多得的"通才"。以仅仅47年短暂的生命计算,闻一多在创作与学术研究各个方面所积累的成果是其同代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 标签: 闻一多 艺术学 学者 学术研究 诗歌创作 代表人物
  • 简介:举办一个信札展览,是我期盼已久的。写字很多年,经常参加书法圈的活动,深感当今书法文化的贫困和文人被淡薄,很苦恼。有时候自己写字和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的书法本来就是文人的,文人才可以玩出来的。传统这么几千年,且不说最初源头上那些留下来的字,算不算文人的,至少是成熟

  • 标签: 学者手札 守望延续 延续当代作家
  • 简介:举办一个信札展览,是我期盼已久的。写字很多年,经常参加书法圈的活动,深感当今书法文化的贫困和文人被淡薄,很苦恼。有时候自己写字和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的书法本来就是文人的,文人才可以玩出来的。传统这么几千年,且不说最初源头上那些留下来的字,算不算文人的,至少是成熟以后的书法艺术,整个都是文人的。在这种背景下,书法是文人生活中流出来的东西。文人身份和书法的关系过去是不需要讨论的,可是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近50年来,这个问题开始由社会巨大的变革而逐渐成为问题。

  • 标签: 当代作家 书法文化 守望 手札 学者 新文化运动
  • 简介:2010年2月21日,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张仃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为深入探讨张仃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思想和学术影响,2010年3月16日,中国国家画院在京召开"张仃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解永全、张晓凌、张江舟;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张仃 2010年 综述 家风 美术教育家
  • 简介:张维先生是我仰慕已久,老一代卓有成就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人品高洁,学殖深厚,令人钦敬。我怀着无比的崇敬和深切的怀念,草撰此文,吐诉心声,缅怀他、颂扬他。允当与否?愿闻明教,是幸.我生也晚,未能亲聆其教益。但客岁春(二○○三年三月十五日)先是观摩其在京个人书展,使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接着是获先生《张维书法艺术》一书,满室生春,使我感到无比温馨。

  • 标签:
  • 简介:由作家、书法批评家斯舜威、张瑞田策划并主持,旨在鼓吹当代书法的个性书写与文化表述,展现中国书法的古典魅力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近日在北京市通州博物馆开展。

  • 标签: 当代作家 手札 学者 作品选 当代书法 文化表述
  • 简介:  斯舜威(以下简称"斯"):由我们联手策划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以下简称"手札展")在媒体披露消息后,引起了许多文化界和书法界人士的共鸣.这次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也是以展厅为载体,以书法为核心,展示汉字毛笔书写的魅力,但更加着眼干当代书法创作所缺乏的文化表述、个性表达,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心表露.……

  • 标签: 学者手札 展对话 展文化
  • 简介:《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当年有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沙孟海等组成的一个老先生群体,教学与创作力量都非常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要为中国培养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然而有好的先生也还需要有相应的学生,方能实现宏愿。善学的学生,不需先生多花精力,

  • 标签: 善学者 礼记·学记 艺术教育家 潘天寿 沙孟海 陆俨少
  • 简介:  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岁在甲申,暮春之初.上午八时,中外代表从下榻的嵊州宾馆出发前往金庭,参加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暨王羲之故居旅游区开放典礼.……

  • 标签: 中国嵊州 书圣风范 书法朝圣
  • 简介:2008年10月15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表彰大会”在中国美术馆召开。这次表彰是继2004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次表彰了18位“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之后的第二次表彰。这次表彰依惯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提名,经中国美术家协会批准,确定了以下32位75岁以上的史论家为受表彰人员(以年龄为序):

  • 标签: “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表彰大会” 学术风范 中国美术家协会 勤勉 后学 激励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2012届造型艺术研究所丁一林油画访问学者班圆满结业了,作为导师,我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参加这届访问学者班的学员都是多年从事教学的高校教师,他们深感继续"充电"的必要,"再做一回学生"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傅强教授、河南农业大学艺术系副主任孟滨副教授、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副主任贺洛乙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张振江讲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外文与艺术系

  • 标签: 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访问学者 油画 结业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