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一、委婉汉语辞格“委婉”或称“婉转”,常用“婉曲”。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事情不便直说,因而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出来,或用与本意相关的话来代替,于是委婉便应运而生。《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给委婉下的定义是:“当人们不愿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好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词语,就是委婉。”①俄罗斯《大百科词典语言学》这样阐释委婉:Эвфемизмы(греч.Euphemismos,отeu—хорошоиphemi—говорю)—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нейтральныесловаиливыражение,употребляемыевместосинонимичныхимсловиливыражений,представляющихсяговорящемунеприличными,грубымиилинетактичными.②《俄语大详解词典》对эвфемизм的定义是:Эвфемизм—словоиливыражение,употребляемоевз...

  • 标签: 中的委婉 俄语中的 委婉语
  • 简介:<正>俄罗斯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1769——1844),为了阅读荷马的作品和伊索寓言的原著,在五十岁的时候,决心学习古希腊。要学会古希腊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他的朋友哥涅季奇曾多年从事古希腊的研究,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翻译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所以他一再劝阻克雷洛

  • 标签: 克雷洛夫 希腊语 朋友 寓言作家 俄罗斯 伊索寓言
  • 简介: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经指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可以说,世界上存在的数千种语言,很难说出哪一种语言是完全独立的。各民族、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接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接触,也无论程度怎样,性质如何,一经接触都必然会互相影响。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语言之间的影响也不断增强。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但在对外来语言成分的吸收和借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每种语言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又导致各种语言的借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里我们想将俄汉两种语言进行一下比较,从四个方面分析它们在借词方式上的异同。一、音译音译和意译是外来词借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音译,是指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发音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意译,则是指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在俄语中大部分的外来词都是以音译的方式借用和吸收来的。例如:имидж(image)形象митинг(mee...

  • 标签: 借词方式 外来语借词 方式异同
  • 简介:当前对多模态商品警示的研究主要囿于其文本的形式结构与理解。按照巴赫金的对话论观点,多模态警示的意义建构不仅仅是图形、色彩、文字等不同符号系统之间在形式布局上的结构重组。更是一个复杂的人文艺术建构过程。本文首先挖掘警示的语义内涵,然后在对话性指引下,以特殊商品——香烟盒上的警示为例,讨论多模态商品警示赖以存在的诸多结构材料(逻辑、语言、图像、颜色等)在社会、历史、文化、文学等历时与共时语境中所形成的诸多所指意义(或声音与涵义)对警示艺术建构的启示与影响。

  • 标签: 警示语 图文型 多模态 巴赫金 对话性
  • 简介:对话是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并使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试图从对话的视角分析测试文本的篇意义,强调了测试文本中饱含的主体间对话性。测试主体对测试文本的解码与重构充分说明了对话性对提高测试效度的意义。藉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标准化测试中“非标准化”因素对测试效度的影响,为提高标准化测试的效度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复调 超语言学 对话 标准化测试 文本 语篇
  • 简介:在俄语教学中,阅读课,不仅是学生获取俄语语言知识,了解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俄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爆炸、信息化的今天,阅读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而如何使学生通过阅读课学会阅读,一直是俄语阅读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俄语阅读教学多年,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就俄语阅读教学进行一下探讨。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读,人人都会,但花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正确理解、快速阅读的能力却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外文资料阅读)。这种能力需要培养,这也恰恰是我们今天俄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结果。我们的每一堂阅读课都是这循序渐进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我们要做到既要让学生从中掌握俄语语言(语法、词汇、修辞等)及国情(俄罗斯社会、历史、文化、习俗等)知识,又要让他们学习正确、快速的阅读方法(后者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阅读能力,阅...

  • 标签: 俄语阅读教学 谈俄语
  • 简介:大多数跟俄罗斯人有过接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认识:同俄罗斯友人聊天时,他们表现出的对本国文学的熟悉程度和文学修养远远高出我们很多,也许只有真正搞俄罗斯文学的中国学者才可能跟他们聊得来。然而他们并不是专门搞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即便是普通人,他们的俄罗斯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知识也是很丰富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曾对此思考过,也曾试图寻找答案。有人说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长盛不衰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他们的教育普及程度很高,几乎没有文盲的原因。这些都是事实。然而我们还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是如何使这一优良传统得以长盛不衰的?他们对文学的特有的偏爱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俄罗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授课情况,或许在这里我们才能发现答案的准确源头。俄罗斯中小学文学课程的授课情况文学的审美和教育功能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但是文学与教育应该处在什么契合点上才能相得益彰呢?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实践是很有成效的。他们在中小学中的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加强文学课的教学,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把文学课作为主要课程来授课的。在俄罗斯中小学的课程表里,文学总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安排,由语文...

  • 标签: 中小学文学 俄罗斯中小学 文学教学
  • 简介:<正>李晓明同学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授课老师与听课学生不协调”、有“感情上的隔阂”,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认为,这一问题的症结是教师未能把坚持“教学大纲”和兼顾学生的“欣赏情绪”有机地统一起来,而这两个方面是可以结合好的。

  • 标签: 教学大纲 教师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 欣赏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学传统的民族,而这种传统的形成及其代代传承,很大程度上在于她注重从中小学起就着力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俄罗斯为世界人民贡献出了一大批堪称泰斗的一流作家和作品,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这些在世界文坛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从小即为娃娃们耳熟能详,他们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小学生从小熟谙的必读书目。而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要关注的一位同样优秀的俄罗斯作家伊万·布宁,与上述经典作家相比较,则是在苏联_俄罗斯中学文学教学领域经历比较特殊、也比较坎坷的一位。伊万·布宁在俄国内文学界的命运确可谓一波三折。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布宁就以短篇小说《安东诺夫苹果》、诗集《落叶》等优秀作品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十月革命以后至斯大林时期,由于大一统文艺政策的推行,意识形态成了作家和批评界所必须遵循的最高纲领,白银时代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逐渐为一种话语独霸天下的局面所取代。教育界的情形也大致相同,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被无限拔高,文学作品的教学成了历史进程甚至阶级斗争的简单图解,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和对作品进行语言和风...

  • 标签: 中学文学 伊万·布宁作品 作品俄罗斯
  • 简介:<正>全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1985年6月17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该会由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大、北京师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大学、南京师大十所院校发起.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由南京大学主办.来自全国80多所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的130余名代表和参加第一届外国文学讲习班学习的100余名同志参加了大会.北京大学杨周翰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研究

  • 标签: 外国文学教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学术讨论会 师院 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