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愈孤独,愈仰望月亮月亮,这人类孤独的投射物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深感孤独的夜晚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

  • 标签: 现代性 孤独 月亮 夜晚
  • 简介:2001年7月,酷热的上海迎来了国际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中国学界的西马宗师——杰姆逊教授(FredricJameson又译詹明信)。就在远离繁华热闹市区的大学校园里,杰教授作了题为《现代的幽灵》的讲演,直陈现代的理论源流与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的现代状况。不想此讲演在中国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一批年富力强的中国学者纷纷撰文进行论辩,对杰教授的现代说辞责问有加。有误解的,有澄清的;有偏激的,有平和的。有关的争论和探讨持续到现在,去年第12期的《读书》登载了杰姆逊的中国籍大弟子张旭东教授(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的文章,再次全面而简明扼要地梳理了杰姆逊的思想。何以杰教授的一次演讲要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响?无风不起浪,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理论疑惑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中国与西方的问题,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传统与现代问题,文化与审美的问

  • 标签: 后现代性 后现代文化 杰姆逊 全球化与本土化 后现代主义 晚期资本主义
  • 简介:一只长了翅膀的飞鼠,带我们飞入了一个叫做纸房的蒙昧村庄。冉正万在他的小说《飞鼠》中,让我们赏尽奇物、奇闻、奇人、奇事,包括他日臻成熟的奇特叙述.但在文字背后,我们思想深处却并未获得一次极为期待的神奇的飞跃。

  • 标签: 现代性批判 《飞鼠》 短篇小说 题材 文学评论
  • 简介:一、当下文化语境及其生成问: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更加明显。您认为,应如何估量“全球一体化”对中国文化语境的影响?答:中国在文化体制没有突变的情况下,能够如此迅速地与世界文化对接,如此深刻地融汇于西方文化,与当前社会机制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经济的市场化带来了更深刻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入侵,中国人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审美观念都

  • 标签: 后现代性 中国文化现代性 文化问题 文化语境 中国知识分子 互渗
  • 简介:二十多年前我在《文学评论》上看到贾平凹写的一篇文章《读张爱玲》,他认为张爱玲是把自己写作天才发挥得最好的作家之一,并且感叹张爱玲的书是可以收藏和长读的,还说了一句俏皮话:"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可见是一种真正的心仪。

  • 标签: 现代性 《文学评论》 《废都》 长读 书读 王春林
  • 简介:近两年来,两本分别以《狼图腾》和《藏獒》命名的小说成为大众阅读的热点之一。这两本语言和结构都堪称简陋的书。之所以引起大众阅读的兴趣,其吸引力显然并不在小说的艺术魅力。这两本“写了什么”远远大于“怎么写”的小说之所以成为大众阅读热点,说明作品满足了当下大众读者精神生活对文学的某种阅读期待。

  • 标签: 小说 现代性 大众阅读 《狼图腾》 《藏獒》 艺术魅力
  • 简介:巴金说过,在所有中国作家中,他可能是受西方影响最深的一个。巴金也是现代中国最具有现代的作家。如果把对巴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列出,其中不乏一些从现代肇始,直至十九世纪末西方近现代的不少代表人物,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克鲁泡特金、托尔斯泰等。

  • 标签: 巴金 现代性 中国作家 思想影响 社会理想
  • 简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伊始,谢宜兴就把自己所写的诗称之为乡村诗,以示区别于当时颇为流行的以写田园风光和乡情美为主题的乡土诗.这种对乡土诗的自觉超越,显示了他在诗艺上不同凡响的审美追求.他的第一本诗集,取名为,就是因为"苦水河"这一核心意象,能囊括他早期乡村诗的主要内容:乡村风光的美丽和农民生存的艰辛,构成了他诗歌的内在矛盾,由此引发出沉重的抒情和厚实的意蕴.如:"把羊赶上山坡/仰躺在青草地上/读溜溜的云读悠悠的天/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羊儿已啃光了/嫩嫩的童年".在看似单纯的意象和轻淡的吟唱中,写出了山里孩子没有童年的沉重哀伤.

  • 标签: 乡村诗 宜兴乡村 诗现代性
  • 简介:1980年代中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正如赵毅衡指出的那样,“1985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转折点”(Zhao“NewWaves”)。①这个时期是否终究能够成为一个转折点还有待于未来历史的检验,然而,1980年代中期却的确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另类文化或文学范式的崛起。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顶峰的20世纪的主导文学范式遭到了先锋写作的挑战,

  • 标签: 历史主体 现代性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代小说 80年代
  • 简介:新时期以来,中国学术界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为活跃,也最引人关注。造成这一情势的原因,一方面固然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言说话题与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有着直接的意义关系,另一方面还在于,由于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对当代世界思想和文化思潮反应敏锐、接受力强,来自西方世界的许多文学批评话语得以最先在这一领域受到启用和演练,从而使中国学术界能与当代世界的思想和文化潮流形成及时的激荡、呼应和对话。

  • 标签: 批评话语 “现代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批判 中国学术界 李怡
  • 简介:本书的论述照例带有欧美学院派著作的暧昧与晦涩,但它提出的问题却相当重要,那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究竟是否具有自我改良的内在机制,而在现代语境中陷入焦灼的中国知识分子又是怎样设置文化复兴的大目标?作者以周作人作为一个"另类"范本,阐述现代话语建构的一个历史插曲。显然,晚明心性之学被视为周作人式基于个人情感的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书中认为,周作人通过使用传统美学范畴的自我表达是一种具有现代的主体认同,也是针对被"民族国家"所宰制的现代的回应。这里触及到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宋明理学的内在分裂究竟意味着儒学复

  • 标签: 现代性 文化复兴 心性之学 美学范畴 个人情感 话语建构
  • 简介:钟肇政饱受殖民统治欺压,因此殖民创伤成为其小说的母题之一,然而,这种殖民创伤书写到了晚年竟蜕变为殖民认同。实际上,钟肇政的早期作品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书写之下就包裹着后殖民的另一面,作者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敷衍为超越世俗的唯美的爱情传奇,并表现出全面的民族文化自卑。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钟肇政小说中殖民现代思想有所淡化,其笔下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似乎出现了文化杂糅的现象。台湾“解严”之后,在大语境的逼迫下,钟肇政写出了《怒涛》,极力崇奉日本精神,推行军国主义思想,这是因为钟肇政接受过13年的殖民教育,殖民认同在其文化人格建构中成为隐秘的存在。

  • 标签: 钟肇政 殖民现代性 文化人格建构
  • 简介:《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长篇小说。作者梁斌在创作谈中指出,为了展示这种民族气魄,首先要做到深入地概括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地方色彩浓厚,就会透露民族气魄”,为此,作者生活的华北农村一带的“人民生活、民俗和人民的精神面貌”成为《红旗谱》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红旗谱》对华北农村农民生活的细致描述,不仅构筑了它的史诗性,而且它以镜像的方式呈现了华北农村的现代历史进程。

  • 标签: 《红旗谱》 华北农村 镜像 现代性 人民生活 长篇小说
  • 简介:近年来王德威教授重申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并将其放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语境里重新思考。作为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王德威感兴趣的是抒情对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叙事的冲击,对文本中抒情因素的揭示成为他还原非连续的、众声喧哗的历史图景的手段。这一做法在获得洞见的同时,亦留下一些盲点。作为必要的修正,本文主张重构历史的整体性,以有着特定起源和目标的传统,为现代文艺创作和理论创构定位。

  • 标签: 抒情传统 中国 现代性 新历史主义
  • 简介:新诗的根本特性可概括为两个字:新与变。与求新求变联系在一起的,是断裂与未完成。这四种质素共同构成新诗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留下放任、无序和内耗的掣肘。

  • 标签: 新与变 断裂与未完成 动力与陷阱 症结
  • 简介:空间是人的基本生存维度之一,空间体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19世纪以来,“在日常的感官印象世界里,由于通讯革命和运输革命带来了运动、速度、光、声音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又导致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这种时空感觉的错乱在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的后果》一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述:

  • 标签: 《现代性的后果》 空间体验 奈保尔 文学评论 思想意识
  • 简介:现代历史是通过现代化进程来完成,当代影视尉的热播表征着文学、戏剧性向其他文化文本的拓展。现代历史人物的戏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奇人物的现代转型。二是历史的传奇叙事。现代历史的文学。在深层意义上。是关于历史的呈现与搬演,是关于历史之超话语的影视译本,游离于文学、戏剧、历史、现实的结合部。特别关注小人物和另类英雄,增加了历史叙事的多元视角,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因此,与其哀叹文学、戏剧的沉沦.不如高扬“文学”、“戏剧”。让她们以新的“潜文学”、“潜戏剧”的方式参与更多的文化文本实践。发挥同样、甚至更大的艺术功能。

  • 标签: 戏剧性 文学性 叙事性 现代性
  • 简介:一今天我要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现代。要聊现代,我们可能得先对传统做一个相对模糊的界定。出走是容易的,十几岁的小孩子都会离家出走。但问题是娜拉出走后会怎么样?鲁迅先生给了两个回答,一是回家,二是堕落。我这里再补充一个:是去了延安做了江青。出走能不能有其他的可能?我先把这个问题搁在这里。咱们就不说教科书上的那套,那些多半是政治正确。在我看来,当下文学的传统大抵有三个,一个是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里来,

  • 标签: 现代性 小说观 唐诗宋词 明清小说 娜拉 当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