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老冯站在镜子前,先照全身,再照侧身,再把脸贴近镜子,仔细瞅着自己壮阔的脸,还用手按在眼角边的皱纹上使劲儿拉了拉,接着又裂开嘴巴,端详自己笑起来的样子。这还不够,还调整笑容,寻找最佳的笑姿。老冯折腾了好一会儿,实在找不岀哪有不妥了,才心满意足地走出家门。他一点儿都不着急,慢悠悠地踩着单车,下午四点钟见面,现在才刚三点半,见面地点特别近,无论怎么慢悠悠,也不会超过十分钟。

  • 标签: 镜子 皱纹
  • 简介:在乡下老屋旁生长着一片竹林,翠色欲滴,风景可人。每次回到乡下,我都会抽空到竹林边看看,转转。让浮躁的心在此得以安静。据说,竹是爷爷许多年前亲手栽种的。当时爷爷栽种时只有一根竹,比较细小,不料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竟疯长成了一片美丽的竹林。要问爷爷种植竹的缘由,他只有那么一句话:“图个方便!”以前没有竹的岁月,想要削根扁担,做个勺子,织个竹篓之类的东西,都得从几十里开外的亲戚家找回来,很是辛苦。

  • 标签: 竹林 爷爷 栽种 种植
  • 简介:稗子,不要播种,不要侍弄。却是被铲除的对象。除非,不在良田,除非生长在。无人照料的地方。

  • 标签: 组诗
  • 简介:一、童年:乌镇民国时期,心的祖父孙秀林先在绍兴做自耕农,后来选择从商,与好友黄妙祥偕行,移居乌镇。携家带口的孙秀林在乌镇选址,购得一处宅邸。算命先生为他家人卦:此处必有贵人。那个时候,勤恳的孙秀林自然还不知道贵人是谁,忙着扩修屋地,装饰门房。积财之余,孙秀林也散财、修德,在孙家厅堂挂了一块牌匾:"积善人家庆有余"。七个大字刻在牌匾上,很是显目。

  • 标签: 随笔 自救 民国时期 自耕农 乌镇 牌匾
  • 简介:托马斯·温洛瓦(TomasVenclovai1937-),享誉欧美诗坛的著名立陶宛诗人、学者和翻译家。1977年,温洛瓦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在巴黎短暂逗留后,来到美国。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生涯中,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其中,代表性诗集有《语言的符号》《冬日对话》《枢纽》等。他的诗歌已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他也因此收获了诸多文学奖项和世界性声誉。欧美评论界称他为“欧洲最伟大的在世诗人之一”。如今,他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立陶宛文化的代表人物。

  • 标签: 托马斯 诗歌创作 多种语言 立陶宛 研究生 世界性
  • 简介:《文学回忆录》来源于1989年至1994年期间,心先生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时留有的完整笔记。书中,心先生以“文学局外人”的身份谈论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本论文在心先生谈论魏晋文学的基础上,浅论心先生心中一流艺术家标准,及其观点带给我们的在文学艺术研究上的启示。

  • 标签: 魏晋文学 一流艺术家 木心
  • 简介:赵子、钱丑、孙寅、李卯……《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十二地支里的'子丑寅卯',被作家糖信手拈来随意搭配一下,就成为小说《灯火味道》中人物的名字。这种临时性的组合,这种无名化的处理,为的就是让人物面目模糊深隐于芸芸众生无法认出,为的就是让小说得以摆脱与生活的某种机械的僵化的对应。只有走出一城一域的局限,走出具象的特定的个体类型,小说才可能写出众生的故事,写出人类的故事。

  • 标签: 先锋叙事 叙述人 汪曾祺 魔幻现实主义 意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