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狼”和“龙”西方文化,“狼”有如中国“龙”。都是文化意象。都是动物图腾。都象征着非凡力。都伴随着文化历史发展常演常新。龙有麒麟头、蟒身、鹰爪、龙是自然力集合,象征着超自然

  • 标签: 西方文学 西方文化 文化意象 现代文明 艾略特 上帝
  • 简介:“现代化理论”及“传统—现代”论是当代西方中心论新形态,“依附—反依附”理论及“中心—边缘”二元观则对此提出了挑战。在此基础上,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把“世界体系”作为基本单元,对人类现代社会进行综合整体把握。其“中心—边缘—半边缘”三元结构论是对“东方—西方”或“西方—非西方”二元对立模式及西方中心主义史观超越,形成了全球观与现代世界史新模式,启发了阿布—卢格霍德、彭慕兰等一些学者发现“现代世界体系”之前“早期世界体系”,从而对世界历史结构做出了新解释。柄谷行人“资本—民族—国家”三元构造论及“走向世界共和国”瞻望,则是对“现代世界体系”理论进一步发挥、对“东方—西方”二元结构论再超越。

  • 标签: 比较文化 “世界体系” 东方—西方
  • 简介:卡门可能是世界文学中最富有生命力女性形象。170年来,她平均每年出现在一部新改编,但各种体裁改编大都平浅了原小说复杂性。本文回到梅里美小说文本进行细读,指出小说中的卡门,是作者精心编织一个东方女性他者神话,背后蕴藏了欧洲现代化进程,西方文化对"内部他者"既向往又恐惧复杂文化心态。20世纪下半期,卡门出现在东方艺术作品,在当代东方,卡门所代表意义完全不同:她成了西方文化观念表征。从中国作家李冯中篇小说"卡门",可以看到现代化进程东方社会拒绝卡门形象体现异类价值,却又难以完全排除"卡门精神"某些成分。

  • 标签: 卡门 神话 形象 现代化
  • 简介:性别作为人类存在基本差异,对人类文化、文学甚至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眼光就西方文学中最为经典三个文本:希腊神话、《圣经》、莎剧作具体分析,揭示其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存在基本模式及其内在运作机制。

  • 标签: 男权话语 女权主义 《圣经》
  • 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是法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剧作家。1984年,小说《情人》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获得世界性声誉。在长达半个世纪创作过程,她写下了30多部小说,10多部戏剧作品,指导参与了20多部电影拍摄完成。

  • 标签: 当代小说 玛格丽特·杜拉斯 龚古尔文学奖 《情人》 电影剧作 戏剧作品
  • 简介:近代意义上西方文学诞生自18世纪法国沙龙,它曾经参与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在知识阶层爆发激烈政治论争。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奠定了文学研究两条路径,即社会批评和审美批评。20世纪形式主义理论在“文学性”追求背后有着浓厚哲学和意识形态含义,即人类精神自由与完善,这与斯达尔夫人文学观以及二战之后萨特“介入”理论并无二致。宗教和神学不断为文学叙述提供着不同世界观和丰富而细腻生命体验,同时,20世纪神学和哲学解释学又为文学文本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来源,这不但使哲学与文学,而且亦使上世纪80年代兴起“新文化史”写作与文学叙述渐次走向了融合。

  • 标签: 近代西方文学 形式主义 文学性 介入 叙述 新文化史
  • 简介:作为西方文学最直接、最古老源头应当是古希腊文学。然而,这个源头其实并不确定。对于古希腊文学源头,我们现在所能看到只是一些断片或片面性传说。古希腊文化源头是克里特文化,克里特文化源头则在东方。希腊文字之前文字或者不存在,或者不可解读,用这种文字记载文学自然也不复存在。在以荷马为代表世俗文学存在之前,还存在着一种宗教文学,但是,对于这种宗教文学我们却无从知晓。古希腊神话应该是西方文学源头,但是,有关希腊神话文字记载其实已经很晚。因此,我们推崇"到文学源头去饮水",但真正源头却并不易发现,或者永远不可能被发现。

  • 标签: 西方文学 源头 考辨
  • 简介:<正>这些本是我们固有文化价值,现在却再次西风东渐。我指的是"新价值",近三十年,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渐渐认同一套新价值观。当做得过于教条时,人们讥称之为"政治正确主义"。但是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又会诉诸这套价值。十八世纪西方工业化时代,开始形成两套互相环扣价值观:一套促进产业数量化发展,例如为起点公平而设自由竞争,所谓浮士德精神,个人主义,适者生存;另一套对产业数量化发展起制动作用,例如为终点公平而产生劳工权利,社会保障体系,例如为分散权力而产生

  • 标签: 西方工业化 浮士德精神 固有文化 制动作用 劳工权利 十年
  • 简介:本文从西方社会历史视角,提出了全球性概念.作者认为,这个概念贯穿于自文艺复兴以来整个欧洲历史."全球化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常见、对于人类当前状况特征表述.我们也不可能忽视与全球性有关本土性问题.针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作者提出了一种积极策略:"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从本土角度来行动".

  • 标签: 作者 视角 本土性 文艺复兴 全球性 西方社会
  • 简介:本书收集了奥姆斯特德对于纽约、蒙特利尔、伯克利校区和伊利诺斯州沿湖郊区等景观设计提议。从中可以看出他因地制宜,结合自然与人文进行城市社区建设设计理念。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为此书撰写了导读。在城市化发展今天出版此书,

  • 标签: 美国城市 文明化 城市社区建设 伊利诺斯州 城市化发展 蒙特利尔
  • 简介:<正>一“缪斯女神”与“经济提担”结缘是资本主义背景下繁茂芜杂文学发展变化突出现象之一,我们对此并不感到疑惑不解。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它不象封建制度自然经济,生产目的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牟取利润,进行市场交换。尽管商品经济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已经产生,但只是其萌芽阶段,处于从属地位,是简单商品经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则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

  • 标签: 文学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出版商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制社会 美国作家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大文豪海明成站着写作怪癖几乎是无人不晓了,难怪海明威墓碑上刻有这么一句双关妙语“恕我不站起来了”。实际上海明威并不是非要站着才写得出那铁骨铮铮硬汉小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腰部曾因飞机失事而受伤,站着写可以减轻一些痛苦。海明威真正习惯是在动笔之前一个劲地猛削铅笔。纵观世界文坛,以怪诞而有趣方法创作文人不在少数,只是我们少有所闻而已。就写作时姿势来说,可以称各不相同:美国大作家马

  • 标签: 西方作家 世界文坛 美国当代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飞机失事 卡波特
  • 简介:李安赢了,又收入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又为华人电影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谢谢电影上帝!"手捧导演生涯第二座小金人,24日在美国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58岁李安说.东方哲学、文化、信仰,西方3D、音效,李安用自己东西方完美融合电影语言为华人电影征服了世界.对于李安来说,《少年派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是个要花费大力气才能完成任务.如果电影只讲到第一个故事为止,那么它充其量是部视觉音效技术一流海上求生片.然而,李安在电影结尾才给大家讲出第二个故事.

  • 标签: 东西方 电影共通 站东
  • 简介: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刘介民比较文学一直被认为是国际学术界一门“精英学科”,然而,“比较文学危机”却在学科内部争论不休。在各种理论和学术思想激烈碰撞,国际比较文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近些年来研究趋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表现在对文...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文化模式 文化相对主义 形象学
  • 简介:<正>“具体诗”(conretismo)亦译“实体诗”,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流行于欧洲与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新型诗体”。瑞士、西德、巴西等国最为盛行。近二十年来此种“诗体”影响欧美不少国家诗坛。但是,至今还不能确切地讲出它文学渊源。关于它来历众说纷纭,有不少推论与解释。本文拟就这一诗歌流派作三方面评析。一、“具体诗”来历有人认为“具体诗”这种诗体产生于拉丁美洲。这种说法有一定根据。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过两位企图以绘画形式进行诗歌创作先驱者,一位是智利著名诗人比森特·乌伊

  • 标签: 拉丁美洲 新诗体 诗歌创作 五十年代 三十年代 现代主义诗歌
  • 简介:金阳(原名:鲍金星),1964年生。是中国重彩画名家,著名画家石虎入室弟子,他重彩画融入中国画风格,中西合璧,作品被国家政要及海内外藏家收藏。任香港华人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世界华人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重彩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

  • 标签: 重彩画 艺术研究院 色彩 西方 灵魂 东方
  • 简介:乔治·爱略特在当代西方受到评论界持续关注,研究态势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爱略特生平研究重心已从对作家个人生活求真描述转向对其思想源流、人际关系、创作过程探讨,体现出文化和政治转向;其次多元理论视角为作品阐释赋予新意,从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立场出发文本阐释尤其令人瞩目;最后以往为人诟病爱略特诗歌开始受到重新评价,被认为是对作家思想有力呈现。由此可见,对经典作家深入探讨,历史语境与当代理论视角有机结合很有必要,而梳理当代西方爱略特研究成果,对我们开阔视野、把握国外研究总体趋势也不无裨益。

  • 标签: 乔治·爱略特 当代 西方 研究述评
  • 简介:西方女权运动和文学批评肖淑蕙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49年解放,妇女也相应得到解放。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和保障了妇女合法权利,例如妇女普选权,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参政权,妇女受教育权,和妇女在...

  • 标签: 女权主义者 文艺批评家 西方女权运动 女作家 女性写作 父系社会
  • 简介:乔治·爱略特在《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对犹太形象塑造与其对“音乐趣味”讨论密切相关。通过犹太音乐家克莱斯默尔与中产阶级女主角关德琳在“音乐趣味”上冲突,爱略特一方面再现了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物化倾向,另一方面则凸显了犹太文化情感力量。在她看来,“情感”所蕴涵道德力量不仅能与中产阶级商品文化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相抗衡,而且能修复物化了的人类本性所产生冷漠与狭隘。可见,在《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音乐趣味”不只是一个趣味问题,它折射了爱略特对19世纪中产阶级道德观与价值观批判与反思,并丰富了英国文化批评传统内涵。

  • 标签: 《丹尼尔·德隆达》 音乐趣味 犹太文化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