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下“七六”云:“姜白石《诗说》谓:一篇之妙,全在结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辞尽意不尽。又有意尽辞不尽,剡溪棹是也。辞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也。”(见《庄子·田子方》篇)中国古代诗歌的结尾方式众多,但比较高明的当属上述“辞尽意不尽”和“辞意俱不尽”两种。这两种方式都强调诗歌结尾要用有限的语辞表达无尽的意蕴,但后一种情况比前者更注重语象本身的精美,具备无尽的形象美,而不仅仅是意蕴的“无尽”。

  • 标签: 结尾艺术 中国古代诗歌 唐诗 《诗说》 结尾方式 姜白石
  • 简介:在宋词与唐诗的关系史上,山谷词至今仍是不被人重视的一环。它不如周邦彦的“多用唐人诗巢栝入律,混然天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也比不上辛弃疾的“运用唐人诗句,如淮阴将兵,不以数限”(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加上它内容驳杂,“妙脱蹊径,迥出慧心”的佳篇雅制之中,又夹杂有“亵诨不可名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山谷词》)的俚词淫句。在这种印象之下,似乎很难将山谷与唐诗联系起来。但细读《山谷词》(马兴荣、祝振玉校注本),

  • 标签: 《山谷词》 唐诗 《直斋书录解题》 《白雨斋词话》 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
  • 简介:许总著,50万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文史哲大系"第83种)。定价:新台币580元。本书是迄今第一部对唐诗体派加以系统研究的专著,既在宏观上建构了唐诗体派理论,又在微观上对各种类型的体派进行具体辨析,在唐

  • 标签: 唐诗 诗体 系统研究 文史哲 定价 建构
  • 简介:据孙琴安先生统计,迄今为止的唐诗选本大约600种。其中,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的《唐诗三百首》的出现,历经数百年久盛不衰,使得唐诗这颗耀眼的明珠因此书的出现而更加璀璨夺目。探究《唐诗三百首》成功的秘诀,对今天的唐诗传播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
  • 简介:我生也晚,刚进初中即碰上"文革",后来去农村种了八年田,20岁方见到《唐诗三百首》。对古典文学能有系统的了解,还是1978年师从朱东润先生研究唐宋文学以后的事。朱先生为学博大精深,他要求学生一是读书面要广,古今中外都应了解;二是尽量读古人原著,读全集,不要仅读选本;三

  • 标签: 全唐诗补编 朱先生 《唐诗三百首》 《全唐诗》 逸诗 我生
  • 简介:解读古典诗歌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切入,或文学,或美学,或融汇知人论世,或结合人生体悟,表层深层,大处小处,姚黄魏紫,各有千秋。正是这种多角度的审视使得人们对同一首诗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体会,因而也就有了永远说不完的话。在这众多的解读方法中,民俗学的解读可以说是基础层次的解读,它制约着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形形色色的评析。下面试以三首广为流传的唐诗为例,来看看民俗学的解读对评析作品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唐诗 解读 知人论世 民俗学 古典诗歌 文学
  • 简介:今人喜谈文学家族,唐代排名第一的文学家族是哪家?答案简单:皇上他家。有唐二十一帝,没有诗歌留存的仅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僖宗、哀帝六位。从高祖算起,十四代人大多会写诗,这是何等的辉煌。排名第二的,能举出五代就算不错了。如果就诗才来说,最好的当然是玄宗,其次为太宗、中宗、德宗、文宗、宣宗、昭宗,武后较难评价,真正确定是她自作的作品太少。皇上们对前代与当代作品都有广泛的阅读,这是宫廷教育的结果。这里仅讨论皇上们对当代诗歌的阅读和评价。

  • 标签: 唐诗 皇帝 唐朝 文学家族 当代作品 当代诗歌
  • 简介:隋唐是我国酒类酿造技术最辉煌的发展时期,此时名酒众多。宋伯仁《酒小史》载隋唐五代美酒有玉练槌、魏征酾酥翠涛、唐宪宗李花酿、隋炀帝玉薤、孙思邈酴酥、段成式湘东美品、南唐腊酒等数十种。

  • 标签: 隋唐五代 酒文化 诗文 酿造技术 唐宪宗 隋炀帝
  • 简介:生当盛唐,一个朝代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岑参、高适等诗人是不甘落寞、不主沉沦的,建功立业是他们的追求和理想。建功立业在他们那里,不只是为了报答一姓帝王的“君恩”。抛妻别子,走向远方,才是有志男儿的孜孜追求。

  • 标签: 诗品 人品 王昌龄 岑参 高适
  • 简介: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琴学研究"不同于其他乐器的研究之处即在于不仅要对它的音乐特征有所关注,还要对它的人文属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一部《全唐诗》不仅可以看见古琴蕴合中固有的儒家入世情结,文人的妙笔还向我们展现了唐代社会中它和仙、佛两家已经形成的历史因缘。白居易笔下与古琴相关的诗篇是唐人借琴意象传达与佛、道两家因缘、情感的代表,是唐人从携琴以入世到抱琴以退隐的情感渐变的展现。

  • 标签: 佛家 道家 白居易 唐诗
  • 简介:在中国散文史上,有光并不是一位非常显赫的作家,他没有司马迁、韩愈、苏轼这些名字所具有的光焰和气势,如果说韩文如潮,苏文如海,有光的散文只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以它的明净、朴素而自成面目。有光的散文作品被选入古代各种古文选本和现代语文教材,他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以《项脊轩记》、《寒花葬志》、《先妣事略》为代表的叙述家事亲情的作品,这些干净朴素的文章感动了后世无数的读者,五百余年文脉不绝如缕。

  • 标签: 女性书写 中国散文史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项脊轩 世美
  • 简介:唐诗中称引屈原及化用其辞赋文句意旨之作甚众,通过检索《全唐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代诗歌的屈骚接受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新视角。藉此通道,本文意在考察比照中窥测唐代诗人接受屈骚的种种具体情状。

  • 标签: 唐诗 屈骚 接受 定量
  • 简介: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云消风止冰镜净,泊舟登岸而望远兮,上摩青苍以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谼。千崖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霜洒石矼。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咙。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

  • 标签: 中允南康 刘中允 同年刘
  • 简介:先看两条材料: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曰:卧必酒瓮,行惟酒船。吟风咏月,席地幕天。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曰:敬尝游江表,过其墓下,爱其才,壮其气,味其嗜酒,知其取适,作碑于墓。范传正概括李白一生好酒,行卧不离;裴敬则更进一步,深味李白嗜酒的衷曲,理解李白的人生取适。

  • 标签: 李白诗 嗜酒 唐诗 翰林学士 墓碑
  • 简介:<正>顷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一教师来函,称研治唐诗时或遇佛学问题未能解决,望我相助。其举例诗为晚唐皮日休《送圆载上人日本国》:讲殿谈余着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 标签: 皮日休 圆载 赐衣 新秋 持戒 神宫
  • 简介: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人,因好食甘饴,故号甜斋。元代著名散曲作家。他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一曲意境深远,属词、曲两属之调。简淡中将抑郁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徐氏散曲的代表作之一。

  • 标签: 散曲 作家 意境 元代 代表作 赏析
  • 简介:艾丽斯·沃克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忧心忡忡,她在书写女性生存状态的同时自觉地表现出对大自然(地球)命运的真切关怀。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沃克的五部长篇小说进行文本分析,将其所表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大致概括为两点:一是审视性别压迫与“自然歧视”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人类破坏自然与男性压迫女性的同质性;二是抵制西方父权社会里那种把自然“他者化”的生态观,批判那种与性别歧视一样根深蒂固的“物种歧视主义”思想。

  • 标签: 艾丽斯·沃克 小说 生态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