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人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帕捷尔克弥留时对妻子说:"我是幸福的。"能够说不幸福吗?他同时代的几位大诗人——曼杰利什塔姆(Mandelstam)死于古拉格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幸福 幸福历程
  • 简介:本文旨在讨论舒特曼的身体美学,直接回应最近的见刊论述以及2014年上海复旦大学专题研讨会中与身体美学相联系的四种观点。这些观点是:1)身体美学是一个学科,犹如经济学一样的研究领域,不同流派彼此阐发但学科本身仍然有待于历史学者与其它形式的批判加以论述;2)身体美学不是一种实用主义;3)身体美学研究促进赋型(embodiment身体化),可以成为身心互融的强有力手段,以及4)正如已有的种种马克思主义式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一样,也会有马克思主义身体美学。然而,当我们将舒特曼的论著与马克思主义学说联系起来,我们也许要将以上四种主张全都摒弃。我的论证是,舒特曼的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可谓是资产阶级的、非历史的、实用主义的,因此他的美学,从坏的角度看,代表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结晶,从好的角度看,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应对策略。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生产、异化、剥削等诸方面能促成虚假意识形态的形成,由此出发,我们可论证的是,身体美学则促成一种去型(disembodiment去身体化)。其结果便是,舒特曼所提出的身体美学究其本质是与马克思主义彼此不容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美学 身体美学 实用主义
  • 简介:爱米莉.狄森本质上属于以爱默生和惠特曼为代表的美国浪漫主义传统,但其浪漫主义又有独特之处,这就是她对自然、精神和心灵的特别关注。她的自然诗巧妙地融入感情色彩和哲学思考,使这些自然主题的诗歌深深地刻上了她本人的烙印。

  • 标签: 爱米莉·狄金森 浪漫主义 自然 物我交融
  • 简介: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美国作家撒尼尔.霍桑的著作《红字》中女主人公海特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并利用德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的理论,来剖析海特在与清教社会抗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

  • 标签: 海斯特·白兰 女权主义 自由 叛逆精神
  • 简介:近年,国内学界探讨解构主义的成果虽然很多,但由于大部分停留在理论阐释的层面上,而未深入探讨它的批评实践活动和批评成果,因而对解构主义批评的阐发还不够深入透彻。鉴于此,本文转换视角,从对解构主义批评的一项代表性成果即希利·米勒的《小说和重复》以及其中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读入手对解构主义批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分析《小说和重复》中的关键词“重复”阐述了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路方法及其洞见和盲区,接着介绍了米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阐述了它的显著成就和严重缺陷,最后引入了一种解解构主义批评的解读,借之批评了解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 标签: 重复 异质性《德伯家的苔丝》 话语模式
  • 简介:丹尼洛·契(DaniloKis,1935—1989)可以说是20世纪南斯拉夫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虽然小众,但是备受布罗茨基、昆德拉、桑塔格等大家的推崇。景凯旋先生曾在《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中收录他的部分随笔。2014年,中信出版社也推出了契的三部小说。在此翻译的这篇随笔,译自桑塔格在契身后编选的《诗的人:随笔和访谈》一书。——译者手记

  • 标签: 纳博科夫 乡愁 中信出版社 南斯拉夫 20世纪 布罗茨基
  • 简介:自19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学界最显著的话题,有关全球化的研究和言论在汉语学界同样炙热。根据旅美学者刘康的观点,全球化是指冷战结束后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或“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更进一步,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把握其内涵。

  • 标签: 文化政治学 对话主义 21世纪 金惠敏 文化全球化 “信息高速公路”
  • 简介:译者现在解放军某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自十岁起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长命三寸丁》(与人合作)。《莱茵》是译者依据“民国25年”出版的英文版童话集翻译的。第一部《莱茵》说的是,几百年前,三个漂亮快乐的少女住在德国古老的“莱茵河”中,她们的职责是守护河中的“莱茵”。

  • 标签: 长篇小说 文学作品 童话 译者 发表 莱茵河
  • 简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对媒介研究之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和引领性的贡献,它将媒介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理论,赋予其批判的和矫正的功能。从这方面看,戴维·莫利(DavidMorley)的著作举足轻重。追随于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莫利将分析思考与经验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一个社会学的和矫正性的接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利的研究成果对于开展媒介世界的质性民族志勘察,

  • 标签: 文化研究 新唯物主义哲学 金惠敏 受众 教授 媒介研究
  • 简介:一、为大众艺术辩解析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或者说文艺学和美学的“生活论”转向,其相关的西方资源,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舒特曼2002年被译成中文的《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一书,不容忽视。舒特曼1949年生于费城一个犹太人家庭,16岁赴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攻渎英语和哲学,然后又获哲学硕士学位。

  • 标签: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实用主义美学 舒斯特曼 当代中国 热情 大众艺术
  • 简介:运用伦理学术语"芬克因子"分析,《洛丽塔》的悲剧正是小说人物身上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相互冲突,并被兽性因子控制而导致恋童癖、乱伦等的一步步堕落,最后以奎尔蒂被杀,洛丽塔逃跑、嫁人、死亡,亨伯特被抓而后猝死而不得不终止的伦理悲剧。博科夫以"死亡"来安排主要人物的结局说明,如果兽性因子同人性因子分离开来,自由意志不能自控也不能他控,即使人性因子最终逐渐回归,小说人物也改变不了被毁灭的命运,小说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作者的道德伪饰也得以体现。

  • 标签: 斯芬克斯因子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理性意志 自由意志
  • 简介:  有人拥有两盏灯,一盏灯,一盏银灯,都是货真价实的,亮得晃眼.……

  • 标签: 金灯银灯
  • 简介:《金瓶梅》脱胎《水浒》情节,却也承继《三国》余諸。《金瓶梅》以《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开篇,正如《三国》以《桃园豪杰三结义》开锣。结义这事,在《三国》,在《水浒》,在《金瓶梅》里,都有。《三国》与《金瓶梅》的仪式感是蛮对应的,《水浒》结义甚多,正儿八经的结义不多,往往是头便拜哥哥,确定日期,安排仪式,却少,《水浒》后头有个大场面,108条好汉聚义堂里排排坐,那是官场排座次,与兄弟结义之意甚远。

  • 标签: 《金瓶梅》 《水浒》 《三国》 仪式感 西门庆 兄弟
  • 简介:〔译者按〕:在《马留与贾奈特》这部剧本中,作者描绘了一对中年的人的再婚经历。他们各自相异的生活经历使彼此感到急于了解对方。盖迪固安以独特的形式表现了这段了解过程,表现了社会生活与法国普通人的生活真相,富于生活气息,使人感到清新而丰富。影片于1997...

  • 标签: 水泥厂 蛋黄酱 足球运动员 国民阵线 电视节目 男子
  • 简介:赫尔墨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觉得自己如果现出原形他们不免会对自己好话连篇,太虚伪。于是,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雕像者一看,来了一个顾客,连忙热情接待。赫尔墨看见宙斯的雕像,心想:看看众神之首宙斯值几个钱。便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圆。”

  • 标签: 赫尔墨斯雕像
  • 简介:本文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出发,重新审视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在精神分析学中,"纯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因此本文将围绕"纯真"这个概念,重新审视小说《洛丽塔》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悲剧命运。

  • 标签: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 纯真欲望 精神分析
  • 简介:<正>侯镜同志一生不苟言笑,相识15年,我只见他笑过一次。1956年,我在鼓楼东大街文学讲习所第四期学习,第一节课便是听侯镜讲授果戈里的《死魂灵》。他讲得十分透辟、严谨,丝丝入扣,鞭辟入里,表情也十分严肃,在高度近视眼镜后面,双眉紧蹙,眉宇间几道深深的竖纹,说明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我的印象,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者,一个学者型的领导干部。(那次讲稿如果整理出来,便是一篇精彩的论文)1964年,去山东曲阜参加四清,在“万人四清工作团”中,侯镜是一个公社管理区的工作队长;我则在下属一个村做工作队员。经过扎根串连,群众揭发,按照万人工作团团部的指示,几乎所有村子的大队、小队干部都被打成“四不清干部”。有一个村的会计想不通,竟在深夜用斧子将自己劈死。“二十三条”下达后,形势有了扭转,所有的村干部又都官复原职,真正贪污的也不作退赔。回到北京后,镜同志曾分析那次曲阜四清,认为是前期

  • 标签: 二十三条 领导干部 学者型 高度近视 扎根串连 四不
  • 简介:论文总结了莱辛中国研究现状,概括了莱辛国内研究的几个特点,认为莱辛研究在国内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深度,提出可以进一步开拓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以期为莱辛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多丽斯·莱辛 研究现状 研究特点 研究展望
  • 简介:特林堡的作品。很难对这位大师的创作得出某种分明的印象。仿佛一切都是不确定性的。芜杂的。朦胧的。所有的小说、戏剧、和书信。所有的,对女人一如既往的爱和恨。因为特林堡先生本身就是博大而庞杂的。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加之特林堡先生又是一位极率性抑或被称作为极感性的作家,就如同他总是此起彼伏的激情生活。于是他对他事他物的看法,便也伴随着其生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你大可不必和特林堡先生较真,更不必对他在女性问题上的激进或者保守斤斤计较。

  • 标签: 斯特林堡 先生 辩护 生活态度 不同时期 女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