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教学采用典型的灌输式,无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道德教育也同样以这种方式对待学生,然而新时期的道德理念却处在转型中,作为社会规范的道德一方面成为人类追求的普世伦理,一方面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成为人塑造自身的一部分,当传统教学和新道德理念发生碰撞,我们势必要呼吁一种新的尊重学生的道德教育.

  • 标签: 传统教学观 道德理念 道德教育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核心价值现状,讨论并归纳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构建,旨在让高校教育工作者明晰如何引导并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标签: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 简介:摘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属性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文明当代的优秀代表,因而它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也要赋予中国传统价值以现代文明的特征,在现代文明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因而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去激活中国传统价值里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也是传统价值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一种再生和创新。

  • 标签: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摘要人生有有禁欲主义的、享乐主义的、厌世主义的、乐观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等。人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高中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的最好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树立正确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高中生在树立人生过程中存在着个人利益至上、贪图享乐、悲观厌世等问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弱化。因此,应该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树立正确人生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 标签: 人生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科学人生观 德育教学
  • 简介:摘要为响应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要求,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课堂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尤其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由于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联系密切,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如何有效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渗透教学,本文笔者将从自身的高中政治教学经历出发,分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积极作用,然后探讨其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政治课堂 渗透分析
  •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教师德性的解释,对于今天我们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授知识,教育为人,是教育工作者始终继承的课题,如何丰富当代教师的德性内涵,并应用到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 标签: 传统文化 教师德性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传统的西方学术界,关于知识的探讨一直是西方哲学流派争论的焦点,同时各方对知识的不同解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探讨康德对于人类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分析以及对教育过程中个体主体性的认识,并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为例来审视康德教育的价值,如此研讨和辨析,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考。

  • 标签: 教育观 知识观 康德 个体主体性 北京市十一学校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标志,更是其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它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继承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利用它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服务,俨然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鉴于此,文章阐述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并在借鉴前人的经验基础上融入新的途径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路径
  • 简介:一、2002年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设计思想(一)命题指导思想1.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二十年;进入21世纪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更

  • 标签: 高考 政治试卷 命题 设计思想 试卷评价 试题分析
  • 简介:1.试题结构基本稳定2005年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在题型结构上,总体上仍遵照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保持主客观题型的合理比例。第一卷选择题共35题不变,政治科为12小题,第二卷大题题量减少为4大题19小题,政治科单科题试题为1大题(38题)4小题,

  • 标签: 2005年 高考 福建卷 文科 课程改革 质量分析
  • 简介:2001年是高考“3+X”改革幅度较大的一年,全国实行“3+X”的省、市、自治区达到18个,其中大多数采用“3+X文综/理综”形式。“3+X”高考改革的重点在内容改革,内容改革的核心是高考命题要“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依旧实行高考“3+2”方案的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政治单科命题,也要渗透“3+X”高考在内容改革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3+2”方案政治单科高考与含有政治科目的综合能力测试,只是命题形式的不同,考核的学科范围有大小之别,而非命题指导思想的不同。2001年政治单科的高考和含有政治科目的综合能力测试的高考命题趋向是一致的。

  • 标签: “3+X”高考 政治 “3+2” 高考命题 内容改革 科目
  • 简介:报应性惩罚与功利性惩罚分别把公正性、功利性作为教育中惩罚合理性的首要根据,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二者都没有把违纪学生的身心发展当作最终目的。教育惩罚将教育性作为惩罚的中轴,这要求惩罚以一定的情感为基础,指向违纪学生,在道德层次上消减违规动机,保护学生的探索本性。公正性、功利性围绕着教育性这一中轴,惩罚才不会远离学生的发展。

  • 标签: 惩罚 公正性 功利性 教育性
  • 简介: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语文教学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在西藏,汉语是第二语言,加上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汉语文教学更有难度,更需要教师耐心,耐心期待学生逐步提高,绝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高中汉语文教师,最好跟班式教学,从一而终,这样既有利于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更有利于长远计划,细处入手,逐步提高。

  • 标签: 西藏 汉语文 统筹规划 辅导策略
  • 简介:我们在学习了诸如《卫风·氓》,《邶风·静女》,舒婷《致橡树》,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等古今中外爱情诗歌后,在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清新优美的文字韵路时,不禁对于古今的爱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更进一步了解从古至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如何变化的过程。

  • 标签: 爱情观 中学 语文 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 古诗
  • 简介:商代处于中国古代早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物质丰足的渴望强烈,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以牛羊成群、五谷丰登、交易获利为最大财富,形成了崇富恶贫的财富,刺激了人们努力耕作、创造财富,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 标签: 商代 财富观 崇富恶贫
  • 简介:自2003年我校引进异步教学以来,迄今已有5个年头了,5年来,在思想观念上,我走过了从不理解到主动参与、积极倡导的漫漫长途。在教育教学上,我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比较顺利的变化过程。

  • 标签: 异步教学 教学观 思想观念 主动参与 教育教学 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