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中国有两亿多儿童,儿歌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对儿童情智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新一代的儿童歌曲留住新一代孩子的童年,成为社会关注和焦虑的问题。实际研究发现,"贝瓦儿歌"中有言之无文之词、有不适当的英文歌曲、有成人情爱歌曲等被收入制作的现象,要针对新时代儿歌的这些创作现象进行分析、评价,以促使业界对儿歌加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儿歌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

  • 标签: 儿童流行歌曲 贝瓦儿歌 新时代儿歌 现状 创作
  • 简介:一教育的过程乃是师生共同建构、以儿童生命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健全成长的过程。教育过程原本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话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 标签: 儿童本位 儿童发展 人本位 可能性 引导学生 教育过程
  • 简介:一、前言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错误信念的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主要标志。所谓错误信念是指他人或自己的一些与现实不一致的信念。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在4岁时才能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

  • 标签: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心理状态 因果性 他人
  • 简介:当前,人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受其影响,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以表扬为主"。但教师常用表扬不但会导致表扬失去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教师常用表扬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正确对待挫折,易使学生对道德行为失去兴趣,作出虚假的道德行为,甚至还可能使他们作出不道德的行为来。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慎用表扬,应采取合作、对话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去欣赏他不得不做的事情的内在价值,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足感,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和道德品质。

  • 标签: 赏识教育 表扬 道德品质
  • 作者: 张贤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8-18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8期
  • 机构:摘要:“给力”一词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生动形象、涵义丰富、好用好懂,有现代汉语词汇的典型特点,因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助力而成为2010年、2011年的流行词语。文章解释了“给力”一词的含义和用法,说明了它的来源和爆红过程,分析了它流行的原因,试图使大家对“给力”一词有全面的认识。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135名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与支持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能力偏低,行为问题偏多,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其中多动、社交退缩是不同性别6~11岁儿童表现较为突出的行为问题;(2)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支持体系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解释男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7.23%~32.05%的变异,能解释女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6.15%~31.08%的变异;(3)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男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实际支持行为、教师支持总分、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女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期望、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社会能力 行为问题 功能模式 支持性体系
  • 简介: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子女教育责任的过程,在国外也称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School,Family,andCommunityPartnerships)。儿童成长既不只取决于学校,也不只取决于家庭,而是取决于家庭与学校之间持续的、高质量的互动与合作。家校合作能显著减少家庭环境差异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影响,对弱势家庭意义重大;制度化的家校合作还能促进和谐家校关系的建立,提升学校教学与管理水平;更在宏观意义上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 标签: 家校合作 儿童成长 制度化 相关性 家庭与学校 教育改革与发展
  • 简介:在教育教学中,儿童理解透彻的内容常是和他们熟悉的、当下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地方,教育发生的基点在和儿童的生活接触处。儿童对教育中符号化的知识可能是无知的,但是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这些符号化的知识又恰恰来源于人们的第一的生活。正是由于人类符号化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它们在儿童身上发生过程的一致,即这些生活中的内容往往恰好是教育中儿童的规定学习的要害处或关键处,使得符号化的教育和儿童切身的生活有着内在的一致,因而探讨儿童的第一的生活具有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教育基础 教育发生 儿童生活 第一性的生活 第二性的生活
  • 简介: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主旋律,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许多教育家认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 标签: 游戏教学 小学 低年级 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学音乐课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对接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探讨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对接途径。

  • 标签: 〔〕中学音乐课流行音乐传 统音乐
  • 简介:〕在中国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一面。这些本应在父母关爱中成长的孩子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他们被称之为———留守儿童……

  • 标签: 〔〕关爱留守儿童农村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流行音乐成为全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而如今的中职学生,多为90后,因此,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是每一个位中职音乐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

  • 标签: 〔〕流行音乐中职教育音乐教学
  • 简介:“讽诵”是我国古代汉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它广泛而长期的流传和应用,除受读物条件限制和封建统治者的“奖”、“禁”外,主要还是因为它在汉语文教学上的适用、高效,而适用、高效则源于汉语的非形态和汉字的表意。它是数千年来汉语文教学经验的结晶,是教学汉语文规律的反映。今天,我们教的、学的仍是汉语文,“讽诵”仍然应该是它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讽诵,是违背汉语文教学规律的。

  • 标签: 讽诵 汉语文教学 汉语汉字特点
  • 简介:珠心算是借助算盘模式拨珠的一种先进的心算方法,其计算速度的快、计算结果的准,令世人惊叹,其启迪智力的奇效,令世人瞩目。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成立大会于2002年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把发展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提高素质、造福人类,作为联合会的主要任务。而这种“脑中打算盘”在低幼儿童中能否进行教学,怎样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历经几年的实验,我们认为,只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低幼儿童进行珠心算教学是完全可能的。

  • 标签: 低幼儿童 珠心算教学 心理特征 幼儿园 抽象逻辑思维
  • 简介:阅读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与观察、计算、书写、表达等共同成为学习的五把刀子。毕淑敏说:阅读是心灵的旅行,它比双脚的旅行具有更辽阔渺远的背景。简言之,阅读应该是获取学习、工作、生活所需要的营养资料的手段和途径,是文明人精神生命的支柱!

  • 标签: 儿童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精神生命 毕淑敏 文明人 学习
  • 简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平时如果能以恰当的方式经常与儿童交谈,从中聆听他们具有新奇、富有洞察力而又携带着天真和真诚的语言,以获取他们的心理信息,引导他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就会起到对儿童心理访谈的作用。同时,倾心的交谈会让儿童感到老师和他们之间没有隔阂,能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 标签: 儿童心理 交谈 小学教师 心理障碍 洞察力 老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纪律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规则。纪律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用明确的文字以条文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以口头形式让大家周知的,还有一些则是以传统、习惯或约定俗成的惯例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尽管纪律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被认为是广义上的纪律,因为它们都有着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是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的,虽然要求的方式和强度可能不同;对它们的违犯都会受到惩罚,虽然惩罚的方式可能会有行为上,舆论上甚至内心的自责等各种不同;同时它们对于社会生活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纪律对于成人是如此,对于儿童也是如此。纪律对于学龄儿童的作用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 标签: 学龄儿童 纪律 社会生活 学习活动 受到惩罚 约定俗成
  • 作者: 郭飞月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儿童声乐教学是重要的声乐基础教学课程,担负着为更好地培养声乐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现实中,要不断加强对儿童声乐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儿童声乐教学的实际需要。